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动力机制与对策建议

2022-12-13 15:00夏永红XIAYonghong
价值工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高端产业链装备

夏永红XIA Yong-hong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徐州 221116)

0 引言

2019年8 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这是中央从长远战略角度对我国产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自2016年国家围绕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国家共计审核通过(第一、二、三批)或公示(第四、五、六批)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55家,江苏拥有59家,占全国的13%。但是省内制造产业链仍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产业链两端在外、省内呈现“南强北弱”的区域不均衡发展等问题,产业链的创新性、高效性和自主可控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加快推进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对促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产业链现代化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盛朝迅(2019)在吴金明和邵昶(2006)提出的四维产业链概念基础上,认为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是“过程论”“价值论”“组织论”的统一[1]。刘志彪(2019;2020)认为产业链现代化主要包括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控制力增强、治理能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更加数字化、产业更加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链接等方面[2-3]。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趋势、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国际环境下,全球产业链的竞争已从成本竞争力转向风险竞争力,提高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柔韧性至关重要,中国应在全国和各区域范围内不断加强固链、补链、优链和强链[4-5]。关于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的相对较少,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21)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四个驱动力,即终端需求、要素供给、区域产业布局和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6]。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江苏高端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 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长且非常复杂,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其上游产业包括化学产品、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器机械和器材,以及专用设备等产业,下游产业主要包括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设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等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和工业发展水平,产业链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的有机整体,当前产业竞争已经不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产业发展经历了从产业分散到产业集聚,再到产业链集聚的发展历程,从强调生产企业内部经济到关注获取外部经济,不断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继而推动国家或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外部经济视角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引领机制、知识溢出共享机制、产业关联竞合机制,以及数据驱动协同机制四个方面。

2.1 科技创新引领机制

高端装备制造业依靠技术不断创新,处在价值链的高端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特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全球、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高端装备制造业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高端发展,为上游产业带来高端市场,为下游产业带来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进一步促进下游产业的高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发展,又进一步带动区域、国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继而进一步增强区域和国家竞争优势。

2.2 知识溢出共享机制

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如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集成电器、海工装备和新型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这些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存在大量的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下游产业,这些产业之间存在大量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地方公共平台和行业协会,企业之间能够比较容易地共享先进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企业之间容易形成集群内“你追我赶”的良好创新氛围,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内的技术溢出和知识共享。

2.3 产业关联竞合机制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纵向技术经济关系,同时,也存在生产同类型产品的相互竞争企业关系,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存在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竞争使得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相关企业不断降低成本、加强创新力度,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或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促使企业之间能够进行管理经验交流和联合产品开发,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2.4 数据驱动协同机制

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资源,为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供了新工具。大数据提高了劳动、资本、土地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激发了产业链的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改变了产业关联关系,即产品和技术的供需关系,利用大数据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供需波动的影响,增强产业链的快速响应能力[7]。

3 推动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提升江苏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即产业链的创新性、高效性、协同集聚性和自主可控性对提升江苏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区域协同发展

江苏省存在“南强北弱”的区域不均衡发展问题,需要加强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统筹规划,将产业顶层设计的思路从完善区域产业一体化到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8]。江苏13个地市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聚焦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形成国际和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群,推动省内不同类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例如,南京重点发展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集群、徐州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装备产业链集群,以及南通、盐城、连云港市协同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集群等。通过产业分工在不同区域集聚形成垂直整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区域内企业经营能够获取低运费、低运时、低风险和高效率的“三低一高”区域优势。由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内部的细分产业存在较高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不同类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因此,联动苏南、苏中和苏北,发挥各自区位和资源比较优势,合理引导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布局,对江苏经济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江苏省在“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点战略发展的背景下,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跨省协同发展。与上海、浙江、安徽和其他沿江经济带省份展开协同合作,依据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找准特色定位,发展江苏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邻省错位发展,或专注产业链上不同的上、下游环节,共同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避免不同省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省份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应该加强高度协作,从省内和省际区域进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顶层设计,优化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布局,使其成为世界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进而提升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3.2 强化创新驱动,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系统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协同各种创新要素,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节点企业为中心,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主体相互结合的协同创新系统[9]。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系统中,省政府和各地市级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提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智慧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技术交流平台,夯实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为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前提条件。装备制造产业链节点企业是产业链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一方面产业链“链主”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同时,产业链“链主”企业还应与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进行协同合作,以客户需求拉动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与制造,装备制造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同时也要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建立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攻克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问题,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产业链上的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国家鼓励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的资金保障。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协同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家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知识整合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因此,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的主导、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共同参与、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中介服务的架桥,共同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系统,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3 协同要素资源,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治理能力

协同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资本、人力、物力和数据等生产要素资源,不断提高要素利用率。产业链利润率的提高会进一步吸引资本的流入,一方面,资本流入会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制造,另一方面,也会加大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产业链的有效治理需要掌握多种技能的“T”型人才,一方面要求管理者要在某一专业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另一方面要求具备广泛的相关商业领域的知识,产业链的“T”型人才具有较强的“横向”思维和管理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如何做到信息共享,十分关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生产方式通常是个性化小批量生产,为了高效、低成本协同运作整个产业链,需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资金流、物料流、技术流、信息流高度一致,快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映。因此,协同产业链要素资源,提高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治理能力,有利于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3.4 做精做强链上企业,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生态网络系统

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企业,包括研发设计、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生产制造和市场应用等环节的协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通常也是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七寸”企业[10],为了增强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引导企业立足创新,发挥企业家精神,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节点企业中形成“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集聚高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节点企业之间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一方面,由于竞争关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从而促使节点企业不断创新、降低成本,节点企业通过优胜劣汰不断增强其竞争优势,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节点企业做精做强,成为每一个分支领域的佼佼者和领先者,不断铸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另一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也存在着高度的协同合作关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基于客户需求,以“链主”为中心,带动整个产业链节点企业协同运作,促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能够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同时,也能够对市场冲击做出快速调整,由于产业链具有柔韧性和弹性,极大增强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保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安全可靠性。通过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快速响应性、可靠性和弹性,不断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生态网络系统,从而促进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高端产业链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高端油品怎么卖
港警新装备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防晒装备折起来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何故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