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五熟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2022-12-14 07:51卞晓春刘陈玮徐仁超吴春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多菌灵鲜食轮作

王 凡 卞晓春 刘陈玮 徐仁超 吴春芳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541)

连作障碍是指一年或连续几年在同一土地上重复种植相同作物,导致后期作物品质变差,产量下降。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土壤营养和生态环境改变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以及植物的自毒作用[1]。针对连作障碍,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科学合理施肥,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与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二是采用抗病品种和嫁接技术;三是合理套作、间作和轮作;四是进行土壤处理,如高温闷棚和土壤消毒,利用降雨或灌溉手段中和土壤中的盐分,采用生物防治等[1-3]。

轮作是缓解连作障碍的一种有效措施,要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生长习性差别较大的作物进行轮作,注意一定要科间轮作,且需要足够的轮作年限[3]。水旱轮作,是指利用水生、旱生作物进行轮作。黄建华等[4]提出了水稻—西瓜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既有效地克服了西瓜的连作障碍,又较好地实现了结构调整,提高了单位面积效益;吴娟娟等[5]提出了水稻与元胡水旱轮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带动中药材元胡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程湘虹等[6]提出了设施西瓜—麦苗—鲜食大豆—直播晚稻—麦苗两年五熟水旱轮作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了鲜食蚕豆—早熟水稻—鲜食豌豆—早熟水稻—厚皮甜瓜三年五熟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下,鲜食蚕豆的鲜荚产量11.25~22.50 t/hm2,鲜荚价格 6~20元/kg,平均价格10元/kg,效益11.25万~22.50万元/hm2;早熟水稻产量5 250~6 000 kg/hm2,出米率70%,优质米价格20元/kg,效益7.5万元/hm2;鲜食豌豆鲜荚产量11.25~15.00 t/hm2,鲜荚价格 10~20 元/kg,平均价格14元/kg,效益为15.75万~21.00万元/hm2;再一季早熟水稻产量5 250~6 000 kg/hm2,出米率70%,优质米价格20元/kg,效益7.5万元/hm2;甜瓜产量75 t/hm2,价格2~4元/kg,效益为15万~30万元/hm2。三年五熟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同时,由于实行水旱轮作、秸秆还田,实施无公害栽培,该模式对改良土壤、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鲜食蚕豆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选择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等大粒、优质、高产的鲜食蚕豆品种。

1.2 播种育苗和春化处理

将蚕豆种子浸泡在含有多菌灵的水溶液中6~10 h,以种子吸足水分为准,捞出后再用多菌灵悬浮液拌种。将处理过的种子播于装有基质的穴盘中,将基质覆盖至看不见穴盘边缘,用滴灌法均匀浇水。芽苗露出3 cm时起苗,剔除弱小苗后,装入规格为56 cm×28 cm×21 cm的周转框内膜袋,每框1 500株。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芽苗温度和时间的组合处理,使其提前通过春化。

1.3 移栽管理

接设施瓜、茄果类蔬菜茬口,于7月底至8月底清茬后,9月上中旬直接移栽蚕豆芽幼苗。移栽密度2.25万~3.00万株/hm2,大小行栽培,大行距为130 cm,小行距为90 cm。设施鲜食蚕豆所用肥料是接茬的瓜或茄果类蔬菜过剩肥料。

1.4 棚内温湿度调控

蚕豆苗期至分枝期温度为12~15℃,现蕾开花期温度为15~18℃,开花结荚期温度18~22℃;棚内相对湿度为50%~70%。高温段调控温度低于30℃,苗期温度高于30℃时,移栽后在钢架棚上架遮阳网(上午 8:00 盖好,16:00 打开),或采用滴灌(早上1次,晚上1次);低温段调控温度高于0℃,-2℃以下架二棚膜夜间保温。立秋—霜降,7~10 d滴灌1次;霜降(10月23日)—立春,不需要滴灌;立春—立夏(2月底至3月底)10~15 d滴灌1次,3月底以后7~10 d滴灌1次。

1.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设施春化蚕豆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可用50%异菌脲1 000~1 500倍液喷施防治,5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白粉病用乙嘧酚醚菌酯300~450 mL/hm2加水225 kg/hm2喷施,7 d用药1次,用药2~3次。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喷施20%啶虫脒水剂2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1 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或50%丁醚脲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

1.6 采收

荚果鲜绿色,籽粒饱满,用手捏荚籽粒不移动即可采收。元旦开始采摘,4月底采摘结束。

2 早熟水稻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日本水稻爱知96、月光等优质、早熟的品种种植。

2.2 播种育秧

3月中下旬小弓棚加大棚育秧苗,水育秧净秧板播种量为450 kg/hm2,旱育秧净秧板播种量为600 kg/hm2。播种后,盖上无纺布保湿,三叶期揭开棚膜炼苗。

2.3 移栽管理

5月初移栽,普遍栽插30万穴/hm2,保证基本苗120万株/hm2,有效穗300万穗/hm2以上。棚膜通风口揭开最大,底部群膜回收备用,同时覆盖防虫网。早熟优质有机水稻所用肥料是已收获鲜食蚕豆后的蚕豆秸秆还田。

2.4 病虫害防治

水稻栽培中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和稻瘟病,防治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3 kg/hm2兑水600 kg/hm2喷雾,防治稻瘟病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37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常见的虫害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用5%锐劲特600 mL/hm2或31%三拂微乳剂1 050 mL/hm2等喷雾可防治稻纵卷叶螟,用25%吡蚜酮450 g/hm2或25%扑虱灵750 g/hm2等兑水喷雾可防治稻飞虱。

2.5 收获

于9月中旬水稻成熟时及时收获。

3 鲜食豌豆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中豌6号等产量高、口感好的鲜食豌豆品种种植。

3.2 播种育苗和春化处理

选择饱满、大小一致的豌豆种子,用多菌灵浸种和拌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放置在装有基质的72孔穴盘中,每穴3粒,加盖基质直至看不到穴盘边缘,均匀滴灌喷足水分。种子发芽出土后,长出2~3片真叶时起苗,剔除弱小苗后,装入周转框内膜袋。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芽苗温度和时间的组合处理,使其提前通过春化。

3.3 移栽管理

9月下旬移栽豌豆,栽植密度2.55万株/hm2,大小行栽植,大行距为110 cm,小行距为60 cm。设施鲜食豌豆根部空间覆盖已收获早熟有机水稻的秸秆,以达到保温、保湿、除草、最终腐烂为肥料的目的。

3.4 棚内温湿度调控

发芽适宜温度为16~18℃,茎叶生长适宜温度12~16℃,开花结荚期适宜温度17~19℃,嫩荚成熟期适宜温度20~22℃;中等湿度,土壤湿度是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空气相对湿度为60%,不耐涝。

3.5 病虫害防治

结合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时,要科学用药。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等喷施防治蚜虫;可用24.5%绿维虫螨乳油750 mL/hm2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潜叶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根腐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 k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白粉病。

3.6 采收

豆荚肥大饱满呈圆形,荚皮尚未变老、豆粒幼嫩时为最佳采收期。元旦开始采摘,4月底采摘结束。

4 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择海蜜2号、海蜜5号等早熟、高产、抗病性强的厚皮甜瓜品种种植。

4.2 培育壮苗

3月中旬播种,在大棚内采用营养钵进行育苗。苗床宽1.2 m,沟深15 cm,长度依苗量而定。床底铺3~5 cm厚的稻草,上面铺电热线,接控温仪,最后撒一层细土。播前2~3 d制钵,钵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消毒。每钵播1粒种子,边播边盖土,盖土厚0.8~1.0 cm。播后盖地膜,搭小棚。出苗80%时揭地膜,逐步通风炼苗。每隔5~7 d喷1次药防病。晴天小棚早揭早盖,确保暖床过夜。

4.3 移栽管理

10—12月清茬、整地育苗,翌年4月中旬移栽。每个大棚栽5行甜瓜,行距1.2 m,株距35~40 cm,栽植密度为2.1万~2.4万株/hm2,吊蔓栽培。设施甜瓜所处的环境是已经过两熟豆科、两熟禾本科及两熟旱作、两熟水作轮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其生长且能达到高产。

4.4 温度调控

定植后2~3 d保温保湿,促进成活。活棵后棚温控制为25~30℃。

4.5 整枝授粉

单蔓整枝,主蔓30~40 cm时吊蔓上架,主蔓18~20节时摘心,13~15节上生出的子蔓留2叶摘心作为结果枝,除保留顶部2条子蔓,其余节位的子蔓去除,每株留果1个。人工授粉或采用坐瓜灵处理。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疏果。

4.6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霜霉病、蔓枯病,采用杀毒矾、克露防治。害虫有瓜螟、红蜘蛛等,在通风口安装防虫网,用菜喜或抑太保防治。

4.7 采收

适时采收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一般根据市场和运输距离确定采收期。若在当地销售,成熟度达到9成以上采收;若长途运销,成熟度在8成时采收。采收时留3~4 cm长的果柄,利于储存和运输。7月上旬开始采收,7月底采收结束。

猜你喜欢
多菌灵鲜食轮作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