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4 14:44吕玉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个性化满意度

于 淮,吕玉珍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促使了全媒体环境的形成。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进步密不可分。教育的深化需要先进教育技术的有力支持,而媒体技术的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革新使在线教育不断深化发展。在线教育凸显了教育的跨时空性,可以确保教育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引起了其学习行为自主化、师生交流交互化、教学形式多元化、教育工具数字化等诸多变化,实现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巨大变革。随着在线学习的不断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逐渐成为衡量其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四全媒体”视域下在线学习之新特点

(一)全程媒体视域下的在线学习:时空泛在化

全程媒体,指媒体在播报一则消息或事件的过程中,从事件的开始到最后的结果,媒体都对其进行跟进,使得事件的每一步进展消息都能及时对公众进行发布。媒体播报具有全程性的特点,在线学习同样也具有全程性的特点,这种全程性体现在在线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泛在化。在线学习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各种学习平台、移动终端、学习设备进行学习,在线学习的课程类型也十分丰富。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在线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开放和自由。时间上的泛在性体现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需求来制定和调整课程以及学习计划,每一次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自由调节。此外,有效的学习时间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中,其他时间也可以被利用起来进行碎片化地学习。将课堂学习以及课下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协调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时间,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线学习空间上的泛在性体现在,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拘泥于学校和教室这样的固定场所,教学空间被大大拓展。图书馆、博物馆、家庭及其他公共场所都可以为在线学习提供良好空间。在各种移动终端的支持下,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开展在线教学及学习活动。此外,学习空间的泛在性还体现在在线学习平台的多样性。总之,大数据、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1],在线学习方式使得学习不断向泛在化发展。

(二)全员媒体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参与全体化

全员媒体指在信息传播渠道十分便捷的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人人都持有对事件的话语权。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中的一个重要要求便是全员育人。“育人”,不仅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在线学习模式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特性。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第一,施教主体全体化。在线教育中,学习者不仅可以从课堂中收获知识,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学习资料,互联网上的广泛学习资源可以来自于各方人士的编撰,包括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科研人员,甚至学习者本人。因此,在线学习中,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实施教育的主体变得更为宽泛。第二,受教主体全体化。在线学习的泛在性决定了任何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不仅仅是在校学生,人人都可以成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只不过每个人接受教育的种类和层次不同而已。

(三)全息媒体视域下的在线学习:手段多元化

全息媒体,指信息传播的形式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图文,AR、H5、音视频等新鲜形式更能为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能够对新闻信息进行立体的展现,同时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万物皆可为媒介”的发展趋势随之愈加明显。《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全息技术的介入与成长实现了教育业的伟大变革。新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环境随之改变,作用于教育系统之上,把有关的新技术吸收并有机整合到现行的教育系统之中,可以使技术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得到扩充,变得更加多元化[2]。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师主要借助教材、黑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线学习环境下,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字,师生还可以通过图片、语音、录播、直播等方式进行教学或学习。全息技术也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为教学提供更为便捷而先进的设备环境,促进教育方式的智能化、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实现学习方式向智慧型转变。

(四)全效媒体视域下的在线学习:效果全面化

全效媒体指多种媒体载体、技术的丰富应用,媒体给受众更广泛的体验认识和释放更强大的效能,以实现信息立体化、感受直观化、效果全面化,使媒体受众更有获得感、体验感。在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方位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解读。首先,要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化就要注重个性化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效果。自从“个别化教学”的概念出现以来,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等观点逐渐受到教育者及学者的关注。个性化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其个体发展需求。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进步更需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基础。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构建网格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深入应用,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建设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优质教育资源……[3]。而在线学习正是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也必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个性化教学,需从教学环境、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个性化,以形成全面、完整、系统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其次,人才培养是检验教学效果全面化的最终标准。要达到教学效果的全面化,就要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智慧型的人才。

二、全媒时代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研究之重要性

(一)在线学习满意度是了解学生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

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都重在体验。大学学习过程纵向上包括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横向上包括道德学习、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4]。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通过个性化和适当的学习方式取得一定的学习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在道德上有所成长,知识上有所建树,技能上有所提升,收获全方位的体验。体验感丰富了其学习的内涵及意义,有了体验,知识学习便可以从基本的理性、认知范围的学习,延伸到情感、人格、道德等方向的领悟。使得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知识增长,更获得了身心与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新课程观指出,课程应该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满意度源自于其对在线学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的来源则是学习者对在线学习的先验认知。随后,学生通过参与在线学习形成真实体验,并将之前的期望与之后的实际感知进行对比,从而生成对在线学习的心理状态,通过判断生成满意度。

(二)在线学习满意度是高校在线教育质量的反馈窗口

在线学习满意度是反映在线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窗口。学生对在线教育的感受和自身体验最终通过学习满意度来体现,并依据个人感知做出判定。因为学习满意度能够折射出大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之后对学习结果的态度,具有很高的反馈价值。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乃至决策者都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满意度信息,直观判定出在线教育的成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满足感,整个学习过程是否满足其预先的期望,是否对知识建构及其身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对其学习质量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可以了解在线教学现状并对其形成评价。这种评价进而可以作为改进教学行为的依据,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并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可以说,学习满意度促成了学习过程与学习质量的内在统一,即依据学习满意度情况,改善教学和学习过程,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研究可以引起对大学在线教育的思考,为高校在线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反馈,同时也能够折射出高等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从而引发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反思。

(三)在线学习满意度研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中指出:要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见,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和必然趋势,而教育信息化则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利武器。姚志敏指出:“教育工作必须抢占教育信息化的制高点,抓住历史机遇,把握教育方向,积极开展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的探索及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理论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5]”教育信息化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包括环境虚拟化、资源共享化,教学多样化、学习自主化、手段多元化、管理智能化等特征。而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在线学习模式则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它涵盖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种种特征。可以说,在线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开展在线教育夯实了基础,而在线教育则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手段。

(四)在线学习满意度是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着眼点

首先,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会给学校内的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的相关部门是学习满意度调研的参与者,是学习满意度结果的知情者。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有利于促进决策部门对学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入反思,并采取调整措施,为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化其学习动机,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及规则。其次,在线学习满意度的研究,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状况,也可以此为依据,进行重新考量、制定决策,进行改革与发展。最后,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也会给学校外的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各地区、省市、乃至国家的教育相关部门。

三、“四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提升路径

(一)时空维度:打造全时空教育

打造全时空教育是提升学习者满意度的基础。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指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也不受年龄的制约,而逐步实现全民学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6]。在线教育使学习者不受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的制约,拓展了其学习的时空维度,使学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为了实现在线教育的全时空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时间层面上,高校需要推进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关系。在线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学习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及时长。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对于不同的时间段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其次,在空间层面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空间不断扩展,教育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及课堂范围内,开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教育单位走向社会机构,从国内走向世界,形成了信息与外界输入和输出的双向交流[7]。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引领了传播工具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影响力。新技术手段在知识和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工具及技术支持。教师及学生应广泛利用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和各种智能终端。应用这些技术支持工具随时随地进行人机互动,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也可以跨越空间进行无障碍的人际互动。同时,鼓励集体创作、大众参与、多人合作等学习模式。

(二)主体维度:提升全员参与度

首先,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开拓视野、提升素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打造全方位育人的运行机制,实现以院系为主体,其他部门和单位协同管理的队伍机制。因为教育者的知识、理念、涵养,对学习者起着重要的影响。在线教育视野下,教师更应当采取寓教于学的方式,合理利用在线教育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兼顾学生身心特征和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同时,注重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以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其次,要关注家庭教育形式。教育的全员性决定了它是一项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元综合性的工程。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密不可分的合力,以促进教育的有序运行。在线教育模式下,很多学习者的学习是在家庭环境下完成的,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当建立沟通互动的平台,以便加深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实现双方共同教育、共同引导、共同督促的目的。最后,要加强社会协同化教育生态。在线教育视野下,需要建设开放教育服务的生态体系。创建社会化协同教育服务空间,该系统以云、网、端一体化为基础。实现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三方知识与人际关系的无缝对接,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泛在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的身份属性变得开放,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固定的学生,任何有学习需求的个体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构成变得更加宽泛,专职教师、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可以成为施教者。这些人可以组成教育团队,实现个性化、精细化的教学分工。

(三)技术维度:优化数字化手段

优化数字化手段是提升学习满意度的保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效、有序的在线教育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便为教育提供智能、优越的教学环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提出,教师应当将大数据、云计算、虚拟显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2020年9月发布的《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应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中深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引领“互联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数字化是在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数字化程度能从多方面反映在线教育的层次与质量。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要提升在线教育质量,需要从多方面优化数字化手段。第一,要深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变革。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教”与“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各种数字资源层出不穷,但是这些资源良莠不齐,有好有坏,这便要求教师要把好学习资源关,推送并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有益的、科学的学习资源。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因为呈现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显得不够生动自然。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把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甚至模拟仿真等高新技术应用到教学和学习当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合理利用数字化载体,以更好地实现课程与数字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教学的思想束缚,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平台。第二,要优化数字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学校应当完善信息管理平台,除了将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呈现在平台之外,教师的备课过程、科研经历、甚至指导学生的流程都应该体现在此平台。同时,学校信息的传递也应更加公开透明。允许教师、行政人员、督导人员、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甚至社会人士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管理平台中来,以各抒己见、交流沟通。在数字化测评平台的支持下,融合前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机制,合理规划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第三,完善数字化的教育服务机制。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为教育活动对象提供服务。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习者。学校职能部门应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其能够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服务的另一个对象是教育者。学校需要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建设好教学录播和共享平台,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分析和科研活动的数字化教研管理平台。同时,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此外,学校还应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学生网上个人成长空间,建立终身教育的数字化平台,使广大群众都可以从中学习受益。

(四)效能维度:实现效果全面化

实现教学效果全面化是提升学习满意度的核心。所谓的“全效课堂”,是一种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准备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流程是有效的,训练检测是有效的,课堂、课外辅导是有效的[8]。徐万山指出全效课堂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课堂,是具有全面育人效果的课堂[9]。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很大收获;针对学生的各个学习方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注重个性化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学习的可持续性、终身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提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首先,实行个性化育人。高校要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优势,鼓励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在线教育为个性化育人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网络和教师展开一对一的咨询和交流。其次,转变教师角色。在线教育视野下,教师的身份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具备了“导学教师”的特征。在线“导学教师”指所有支持、帮助、促进学习者有效在线学习的人员。在线学习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技术支持的提升,使得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值不断提高,在线教师集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协调者、合作者、评判者等多种角色为一身,以便保质保量地完成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最后,高校要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效课堂需要教育者采取多样、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结合智能化在线教学手段,建构一个智慧的、生动的在线课堂。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化发展,在线教育俨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作为教育的主体,学习者在接受在线教育前已经形成了期望,并通过体验生成感知,然后在感知和期望之间形成基于满意度的评价和判定。同时,在线学习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学习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对学习满意度的研究已然成为在线教育研究的热点。它对优化在线课程资源、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在线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满意程度,进而保持其学习忠诚度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四全媒体”的“全程、全员、全息、全效”四个特性对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提供了启示,使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学习者个性化满意度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