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4 14:44孙晓燕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孙晓燕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不仅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同时,我国急需既能熟练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沟通、又懂专业技能、进行熟练操作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主阵地,在技术技能型人才输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任。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顺应英语课程改革的趋势

为贯彻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21年3月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该课程标准不仅对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构建、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而且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英语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能够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通过英语教师认真钻研高职英语教学规律,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创造性地探索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切实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能够使其既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既能在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将英语教学目标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又能在职场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加强对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既能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又能在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和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

(一)师资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年龄在30~45岁之间,他们的学历基本都是大学本科,职称结构比例偏低,英语知识水平较高,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认真,但是习惯于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很多英语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充满活力,有激情,思维活跃,信息化应用水平高,但是缺乏英语教学经验,无法快速适应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英语师资结构的不平衡和不合理,导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二)知识水平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他们所学的专业为通用英语。虽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英语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其英语知识面不宽,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很多英语教师对专业知识不太了解,不能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脱离专业发展趋势,无法完成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行业英语课程,授课任务也是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授课过程中会出现“教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的现象,最终导致行业英语课程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

(三)能力水平

在教学方面,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都能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但是,对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很多高职英语教师缺乏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还固守着“一口一本一笔教英语”的传统思想。在实践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没有走进企业,也不真正了解行业发展态势,教给学生的大多是浅显简单的书本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科研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平时授课任务重,忙于备课、上课,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教法研究,导致教科研能力较弱。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学校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收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英语是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有的教师超负荷教学,有的教师上课之余还要承担大赛指导工作、班主任工作,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和专业提升。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对公共课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投入较少。同时,英语教师受专业和学科限制,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即使进入企业锻炼,也只是给企业的员工进行英语和礼仪培训,无法给企业创造较大的效益,最终导致学校不愿安排、企业不愿接纳的后果。

(二)教师的能力发展不足

1.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才质量的好坏。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不强,又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重,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不全面、不系统,习惯用老办法思考问题,对于符合教学规律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些排斥,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2.缺乏发展规划。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明显较差,英语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缺少教学成就感,久而久之,很多英语教师出现语言磨蚀、职业倦怠情况,不仅英语语言水平下降,而且教学带来的焦虑感、挫败感也让英语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导致对英语教学工作安于现状、不愿进取,更无法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学校加大支持力度

1.强化专业知识结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外,还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了解最新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按照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英语知识传授与专业内容讲解融合起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熟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求,让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专业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2.提升教科研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面对面讲授英语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能够满足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需求。高职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积极进行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提升科研能力。

3.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每天坚持阅读英文原著或新闻,观看英语视频,练习听力和口语,还可以多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确保英语语言能力不退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增加师资培训投入。高职院校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投入力度,定期组织英语教师参加英语培训,或聘请知名专家进校进行专题讲座,为英语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高职院校还应鼓励英语教师提升学历,或到国外访学,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创新教研竞赛形式。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高职院校应创新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小组讨论、团建活动和集体研讨等,让英语教师多参与,多交流,在活动中有所获。另外,高职院校应组织校内比赛活动,除了常规的教学比赛外,可以增设一些动手性、操作性强的技能竞赛,邀请企业专家或校外同行进行现场点评,全方位考察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以此激励英语教师不断进步。

3.增强校企融合发展。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与企业间的项目合作,选拔优秀英语教师组成团队,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拓宽专业知识,锻炼英语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五、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关乎英语教学改革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做好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英语教学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