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微项目”,呈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样态

2022-12-14 21:58曹芸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小学生

曹芸

目前,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看似重视却缺乏专业的引领,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晦涩,教学方式又过于陈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改对小学教育影响的不断深化,微项目化教学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因为其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也逐渐被教师认可,微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原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某一个课题设立一个完整的“微项目”,学生在“微项目”进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究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微项目化学习在各科应用广泛,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同样可以加以利用,改变小学阶段上述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呈现“课堂新样态”。 笔者对“微项目活动”设计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微项目活动”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精准定位教学主题,巧妙设计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思维方式也相对简单,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进行“微项目”和“微项目活动”设计时,需要教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好基础。笔者发现,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主题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并结合相应的课题来明确好“微项目”主题,给学生的学习确定好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茫然,以明确的主题为活动方向,可以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微项目活动”主题的趣味性,确保能对小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参与度,进而保证教学效果。

举例来说,在学习“大自然,谢谢您”这一道德课程时,应该确定教学目标,即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礼物,所以我们应该热爱自然并保护自然。在明确这一主题后,小学生可以思考实际生活中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馈赠,并这些内容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进而能提高其环保意识,并能在生活中做到保护环境,这样一来,可以使小学生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深化学生实践体验

对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显得既枯燥又晦涩,所以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小学生很难产生代入感,对学习内容不仅不感兴趣,甚至会觉得难以理解,所以主题“微项目”的开展过程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并促进其积极表现。从教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新课改章程下,情境教学融入小學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地把枯燥难懂的道德法治内容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实际表演性活动教学,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把小学课程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也能使学生在进行“微项目活动”设计时有更强的代入感,更能利用其与生活内容的联系,加深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比如,在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制作成小视频进行播放,或者邀请几个学生表演生活中违反公共秩序的情境,利用这种方式,引出教学主题,并且分别设置“微项目”,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讨论自己遇到的违反公共秩序的现象。其次,让学生讨论良好的公共秩序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最后,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合理性、创造性的建议。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维护公共秩序的思考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代入感,更能保证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又如,在学习“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远,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利用动画、音频的形式,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而且通过影片的播放,能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使学生的代入感更强,能更好地体会爱国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集思广益,列举出对我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以及相关事迹,并让学生对这些英雄以及相关事迹展开讨论,讨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和品格,一方面为学生树立优秀人格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强的促进作用。

(三)“微项目”活动分组合作,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在进行“微项目”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结合“微项目”内容,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来确定分组人数,选出一名组长进行管理,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由教师指定。组内学生要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内容,如,搜集素材、整理资料、探究相关问题等,要有不同的学生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

举例来说,在学习“互联网 新世界”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微项目”主题设计为“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让观察力强、活泼好动的学生对生活中互联网应用的实例进行搜集,让逻辑思维能力强、性格稳重的学生负责素材的整理,而语言表达能力讲的学生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分析生活因互联网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会接触到互联网,并引导学生探知互联网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树立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互联网的意识。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见到或者家里具备的电子产品,以及主要功能是什么,为家庭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最后,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微项目”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微项目”教学的整体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让更多的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加强锻炼,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关注活动展示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自信

在各小组完成探究活动之后,要对整个“微项目”进行回顾,让学生检查“微项目”过程中是否有遗漏问题和出现错误之处,如有没有逻辑上和结论上的错误等,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另外,在“微项目”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难点需要学生进行统一的汇总整理,并跟教师一同探讨解决问题、提高“微项目”探究效率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总结为“微项目活动”设计探究学习的经验,并为下一次“微项目”活动做准备。在检查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微项目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并将活动过程进行各组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展示自己平台的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这一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信心,有助于健全小学生的人格。

举例来说,在开展“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时教学时,这一课时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非常强,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哪些生活习惯属于浪费,那些生活习惯又属于节约,并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浪费和节约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并改正对浪费和节约的错误认知,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并為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基础。

(五)重视活动整体评价,优化“微项目活动”设计方案

这里所说的评价是包含较多方面的,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评价,即小组内的成员对本组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并指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其次是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各个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集思广益,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结论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各小组“微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各小组之间的共性问题和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学生更能从教师评价中不断地升华自己,进而实现“微项目”教学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进行“家乡的喜与忧”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探讨“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微项目”重点,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和材料的汇总和整理,并且让小组成员评价内容是否完善,结论是否合理,之后,在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并交换相关意见,教师可以对较为优秀的“微项目”成果和结论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并且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开展“微项目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切入强调“微”,注重过程真实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在活动中研究。这样的活动,需要基于真实情景,教师要善于挖掘当下需要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易于操作的,能接受的,真实开展的“微项目”,比如,在教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六个“微项目”活动,分六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为学校设计中华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在设计这项活动时结合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网络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德育处正在开展的中华文化宣传周活动,这样一来,一个真实的跨学科“微项目活动”,让学生既有了活动的时间,又有了研究的方法,还有了展示的平台。

(二)项目设计面要“广”,关注学生差异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逐渐凸显的时期,所以教师在进行“微项目”设计时,应该充分并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分工,或者对“微项目”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来让“微项目活动”的具体分工适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来“微项目活动”主题需要进行的工作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综合能力,避免超出其能力范围内而打击其学习的信心,也要尽量保证能对学生有提升的作用,这样才能走真正实现“微项目活动”教学的真正意义。

举例来说,在学习“读懂彼此的心”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合作,假如小组成员共有四人,那么这四个人之中就需要一个学习能力比较突出且能帮助其他组员提升的学生,还需要一个性格特点比较外向活泼的,调动小组的活跃气氛以及其他成员积极参与的意愿,另外还需要一个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小组进行管理和组织,保证小组活动能正常开展等。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设计“微项目”主题问题,利用“微项目”主题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以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项目开展形式“丰”,注意活动安全性

结合近几年小学开展微项目化教学的“微项目活动”设计探究,部分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保证“微项目”开展的浓厚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微项目活动”中,“所谓实践出真知”,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探索,有助于保证“微项目”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等,都是社会实践中对学生安全威胁非常大的隐患,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防范,以保证学生的安全性。举例来说,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课时内容时,部分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扶老人过马路”等,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交通安全。

三、结语

简而言之,由于小学生的学习阶段较为特殊,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一定难度,利用“微项目”主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道德与法治科目相对枯燥晦涩的情况,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利用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不断发展和进行反思,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小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我是小学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