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2022-12-15 13:42邱爽李刚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2期
关键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家庭作业

邱爽 李刚

[摘要] “双减”政策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研究依据“双减”政策对家庭作业提出的细致化、规范化要求,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初拟了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专家共识,构建了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作业设计、作业态度、作业指导等在内的三个一级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完成了指标权重的确定。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家庭作业评价标准的参考体系,而且为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的评价与诊断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和工具。

[关键词] “双减”政策;家庭作业;评价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一、研究背景

家庭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教育焦虑和内卷的不断攀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备受公众关注,作业负担作为学生课业“破卷”的关键,是减负的突破口。但减负呼声不断,政策层出不穷,效果不彰。随着最强减负令“双减”政策的颁布,家庭作业成为撬动“双减”政策的杠杆,作业改革呈现出一番新格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时长不超过90分钟等意见。

实现家庭作业的减量、提质、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学校和教师进行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科学探索与创新;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學化、具体化的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开展家庭作业评价,了解“双减”政策的实施程度,及时为教师开展作业优化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当前,关于家庭作业评价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家庭作业评价标准,不能满足“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于家庭作业实施情况的评价研究,难以了解“双减”政策针对家庭作业减负要求的落实程度。因此,本研究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结合现有家庭作业评价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的需要,构建具有重要操作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双减”政策背景下进行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的评价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对小学3-6年级学生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文本分析法主要针对现有政策及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双减”政策的相关规定及该领域研究进展。德尔菲法主要根据专家对指标的认同程度及意见,通过对指标进行剔除、修改、合并或增加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主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比较一级、二级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使权重计算科学合理。专家排序法主要通过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程度做出的排序,得到数目最多的三级指标的权重。

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指标体系初步建构阶段。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查阅大量文献及各省市出台的实施细则,对评价要素进行分类与整合,初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评价指标体系。(2)指标体系修订阶段。采用德尔菲法,历经两轮专家咨询,充分考虑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讨论和修改,力求提升各级指标划分的科学性和文本阐释的准确性。(3)指标权重计算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排序法计算三级指标的权重,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一、二级指标的确定

为了分析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基于“双减”政策的文本分析,结合家庭作业评价的文献梳理,深入挖掘指标的划分依据及内涵。表1列出了“双减”政策的具体意见及提炼出的指标,表2列出了近年来我国该领域的部分代表性研究。

“双减”政策文本中,对于家庭作业提出的要求具有高度指向性,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筑牢了根基。例如,政策指出“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确保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标”“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些要求直指学生作业总量过重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宏观层面对作业设计的总量、难度、类型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维护家庭作业的良好生态。

文献梳理结果显示,多数学者在构建家庭作业评价指标时,关注到了作业数量、作业类型、作业难度、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与反馈、家校合作,与“双减”政策蕴含的指标划分及内涵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部分学者着眼于学生的家庭作业观、态度和认识等指标,涵盖学生做家庭作业的目的及态度,为本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基于此,笔者将家庭作业的评价进一步归纳为8个基本维度:作业总量、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作业内容、作业态度、作业动机、教师指导、家长指导。

作业总量、作业难度、作业类型和作业内容均指向作业本身,是教师依据一定的目标进行作业设计的外显特征,故其隶属于作业设计。作业态度和作业动机侧重于学生亲身经历家庭作业过程的主观感受和认知,故归为作业体验。教师指导和家长指导是两个重要主体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全过程中的参与和帮助,考查的是外界对家庭作业的影响,归为作业指导。由此,本研究确立了三个一级指标:作业设计、作业体验、作业指导。将基于政策与文献分析得出的8个基本维度作为二级指标,归类到这三个一级指标项下,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作业设计指标下包括作业总量、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作业内容的维度,作业体验指标下包括作业态度、作业动机的维度,作业指导指标下包括教师指导、家长指导的维度。

这三个一级指标具有系统性,包括家庭作业从布置到实施再到指导的三个环节。作业设计考查教师能否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通过选择重组或自主创编等方式,为学生设计并安排相应的基础性、综合性、分层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家庭作业,主要涵盖作业总量、作业难度、作业类型和作业内容四个方面。作业体验考查学生能否受“双减”政策的影响,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乐观、向上的主观感受和认知,主要包括作业态度和作业动机两个方面。作业指导考查家长和教师能否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对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提供有效的督促、帮助和反馈,提升作业完成效能,并增进师生及亲子关系,主要涉及教师指导和家长指导两个方面。

(二)三级指标及观测点的确定

在得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二级指标后,需要更加全面地反映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的本质和特征并且利于实施,故本研究将二级指标细化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或行为方式,得到三级指标;继续细化成若干可操作的要点,形成观测点。

鉴于每项二级指标在细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高度一致,此处以“作业总量”为例进行分析。文献研究显示,作业总量的测量包含教师布置作业的频率和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长两个维度。由此,三级指标确定为学生完成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学生各科作业的布置频率。结合“双减”政策及各省出台的具体实施细则,将该二级指标的观测点拟定为学生书面作业的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以同样的方法对其他二级指标细化后,共获得21个三级指标,并就每个二级指标配有2-4个观测点,初步确定了家庭作业评价指标集。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

为检验本研究拟定的评价指标,笔者使用德尔菲法,通过线下征询问卷的方式咨询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合理修订。为此,笔者编制了专家咨询问卷,让专家针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参与本次调查的专家主要是高校专家学者和优秀一线教师,分别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角度帮助本研究修订该评价指标体系。本次调查最终邀请了6位一线教师和10位专家学者,共计16位专家填写问卷,且调查共计两轮。问卷中针对指标重要性打分的部分选用李克特量表五点计分的方法,从对指标的认同程度入手,设置“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五个级别,专家结合自身理解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判断。除此之外,还设有独立文本框,以便专家能及时对每级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

本研究过程中,在专家填写问卷前,有必要向其简要解释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价值等基本情况,并提醒其关注以下五点内容:指标项的存在是否具备价值;指标项的文本表述是否恰当;指标项间是否有交叉重合;是否有关键的评价要点被忽略;指标体系整体上是否科学合理。

(一)第一轮修订

根据第一轮专家打分数据,得出每项指标重要程度的数值,以此分析专家对各指标的认可程度。由统计结果可知,对于指标项A、B、C、A1、A2、A3、A4等24项指标,超过80%的专家认为其非常重要或者重要,说明专家普遍认同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对于指标项 A1.2、A3.1、C2.1、C2.5,70%至80%的专家认为其非常重要或重要,说明专家基本认同这4项指标的重要性,但存在一些分歧。对于指标项B2、A4.4、B2.2、C2.3,仅有不到70%的专家认为其非常重要或重要,说明这些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有待商榷,并且需要深入分析其具体原因。

本研究将70%和80%两个数据作为临界值,若该指标被认为非常重要或重要所占比例之和达到80%,便不做修订;介于70%至80%之间,便需结合专家意见进行适度修订;低于70%便需剔除或结合专家意见进行大幅修订。

本轮调整了2处指标的划分范围:如考虑到专家Z认为B1和B2内涵不清,存在交叉;专家D认为B和B2存在交叉;专家L认为B1可直接作为一级指标,经大量的文献查阅,本研究将作业态度直接作为一级指标,并结合态度的ABC理论,将作业认知、作业情感和作业行为倾向设为作业态度的二级指标。本轮对指标进行了4处删减:如A4.4的专家认同度较低,采纳专家L认为A4.1与A4.4重复及专家Z认为A4.4不具备调查的必要性这两条具体建议,本研究将该指标项删去。本轮调整了一处评价指标的表述:A3.1的认同度较低,采纳专家L认为A3.1的表述不准确的建议,本研究将其修改为作业布置的形式。

(二)第二轮修订

第二轮专家咨询的方法与步骤和第一轮相同,将经过一轮修订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呈现给之前的16位专家,继续征求其专业意见。第二轮专家调查的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被认为非常重要或者重要,表明专家对于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认同度高,指标项设置合理。

第二轮专家调查仅有少量建议,专家D指出A4.3应该删除、专家Z认为C1.2和C1.3重复。查阅文献,我们得出作业内容具有难度层次的区分: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这些是一线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充分考虑的方面,也是衡量家庭作业是否优质的重要指标;C1.2和C1.3的侧重点不同,分别指向学生完成作业时及完成作业后教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故我们不对指标项进行修改。

经过以上两轮修订,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构成,具体如表3所示。

同时,该指标体系对于每一个二级指标进行了重要观测点的说明:

1.作业总量: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是30分钟以内、30分钟至1小时、超过1小时;学生平均每天完成所有作业的时间是30分钟以内、30分钟至1小时、超过1小时。

2.作业难度: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付出努力仍很难独立完成、经过思考可以独立完成、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能独立完成。

3.作业类型:作业分为练习任务型、整合实践型、创作制品型、探究发现型。

4.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与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为非常密切、比较密切、不太密切、几乎没有联系;作业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为非常密切、比较密切、不太密切、几乎没有联系;作业内容按照难度层次区分为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

5.作业认知:学生认为家庭作业的价值是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6.作业情感:学生完成作业时的情感表现是快乐、平静、焦虑、轻蔑、厌恶。

7.作業行为倾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独立完成、寻求他人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总是认真完成、经常认真完成、偶尔认真完成、从不认真完成。

8.教师指导:教师在课后服务时的作业辅导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比较大、不太大、几乎没有;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是教师全批全改、教师部分批改、同学互批、学生自己批改、家长批改;教师反馈作业的方式是只判对错、写分数、打等级、文字或口头评语、讲评;教师向家长反映作业情况的频率是每次都反映、每周反映三四次、每周反映一两次、从来不反映。

9.家长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家长的参与方式是常规监督、直接解答、参与互动、传授方法;家长注重培养的作业习惯是时间管理能力、自主性、意志力、自信心。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在以上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个指标的重要性都有所不同,需要对指标权重进行配置。为了增加权重赋值的科学性,减少主观偏移,本研究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排序法确定三级指标的权重,以此将各专家的意见通过模型实现数量化的表达。为了收集专家对各级指标权重的意见,本研究编制了《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使用专家咨询的方式,向10位高校专家学者发放问卷,并回收10份有效问卷。

(一)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通过因素两两之间比较赋分(1-9)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其标度含义如表4所示,以此对一级指标中三个维度间的各因素进行相对比较。

为得到指标的权重值,需要首先列出各专家的赋值矩阵表,然后对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权重向量,接着采用一致性检验,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可用。将10位专家编码为Q1、Q2、Q3……Q10,整理10份问卷结果,得到10个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构建矩阵后,首先根据公式,对元素一般项进行转化;根据公式,对每一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的特征向量,最后根据公式,得到各一级指标的权重。

而各指标的权重值只有在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原则时才有效,故需要根据各指标间的关联,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比率CR。当CR<0.10时,认为专家赋值一致性良好,权重分配合理。检验公式为CR=CI/RI,其中CI为一般一致性,计算公式为CI,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RI为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利用上述方法,可计算出10位专家对于一级指标的随机一致性比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随机一致性比率大于0.10的数据应剔除。在计算中发现,专家Q3赋分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大于0.10,予以剔除;其余专家的赋分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良好,可进行下一步计算。通过计算平均值可得出作业设计、作业态度、作业指导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二)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9个二级指标。针对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以下两种方式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第一,当一级指标下存在两个以上二级指标(如本研究中一级指标“作业设计”“作业态度”),利用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的方法,将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建构判断矩阵,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在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剔除权重分配不合理的问卷数据,计算各专家所赋权重的平均值,得出部分二级指标权重结果。第二,当一级指标下只存在两个二级指标(如本研究中的“作业指导”),则将同一层级的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照两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给定比值,以此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三)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该评价体系中共有15个三级指标。针对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专家对重要性做出的排序,分别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赋予相应的分值。若只有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则排序在前赋2分,在后赋1分;若有三项指标进行比较,则分别按其排序从前到后分别赋3、2、1分,以此类推。依据同样方法得出,二级指标C1所包含的三级指标权重为C1.1(0.21)、C1.2(0.28)、C1.3(0.35)、C1.4(0.16);二级指标C2所包含的三级指标权重为C2.1(0.33)、C2.2(0.67)。综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得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具体如表5所示。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双减背景下小学3-6年级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以C市为例”(项目编号:2022102000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11-2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任宝贵.我国五省中小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49-56.

[4]王小明,文剑冰,董辉,等.初中生眼中的家庭作业的调查[J].全球教育展望, 2016,45(10):21-28.

[5]陈国明.三省市初中生家庭作业负担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6):100-115.

[6]湯子煣.小学中高段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9(26):57-59.

[7]伍术.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8]车晓丹.哈里斯·库珀家庭作业思想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家庭作业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