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四对思维关系

2022-12-16 10:06许俊红沈扬杨硕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2期
关键词:抗震育人思政

许俊红,沈扬,杨硕

(1.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河海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理念方法,已在全国高校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向广度和深度建设加速发展的局面。现阶段,课程思政的工作重点是响应时代要求,充分结合高校、专业的育人目标,并基于OBE理念(即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课程思政已经进入到2.0时代,但目前土木类课程思政建设只注重课堂效果,缺乏整体模式的构建,亦缺乏高阶性提升。因此,基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课程思政新阶段需贯彻的四对关系,即专业思维与课程思维、显性思维与隐性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治病思维与健体思维。

一、专业思维与课程思维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多数聚焦在单门课程建设上,尚未形成课程体系的合力。而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整体的专业思政设计与建设显得愈发必要。应该说,从专业层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充分挖掘专业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环境、实践活动等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高校已有专业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例如笔者设计的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在江苏省率先构建专业层面的育教融合课程思政新体系,该专业科学借鉴OBE理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高校专业传统育人功能,系统构建围绕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二十条的课程思政矩阵[2],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映射关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须通过育人目标体现支撑相应培养目标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设计方法。同时在专业整体设计下,开展多主体协同教学,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同时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保障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如今该专业的课程思政设计体系已成为构建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参考模板,建设经验和成效辐射全国300多所高校。

课程发力与专业发力,一个是短板效应,一个是合力效应。为避免思维只停留在表层,则需要做到深层思考。如果不能聚焦发力,那么就容易造成短板,而且从专业课程来说,专业负责人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明晰课程发力点。国家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的课程目标定位,以及各类一流课程申报书的课程目标定位中均关注到这点,例如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申报书中,教育部明确要求须描述如何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3]。没有多个渠,只有一个总渠,只是分工不同,所以一线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课程建设时,一定要见木也见林。

二、显性思维与隐性思维

从某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来看,显性思维是较为直观的,例如,激扬的文字在课程中能够体现正气。但是,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或者其表现,不可能始终是显性的,这与课程形式有关,也与课程所期待学生养成的能力素质有关。在当今社会,要给学生更深刻的启示启发,就要把课程思政中隐性的一面也挖掘出来。比如大国工程背后的故事是需要学生了解的,这并不一定就是显性的。科学本身仍然可以具有相当隐性的成分,这种科学内蕴的魅力和思辨精神,构成了隐性思维。

比如,笔者在南京林业大学讲述“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等课程时,讲到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悠久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佛光寺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建造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在长达11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佛光寺东大殿经历过8次5级以上地震而不倒,这是因为大殿的前一半台基是垫起来的,非常坚固,后一半台基就坐在岩石上,这使得潮气不容易上升,里边的塑像没有腐蚀现象,保留了极强的文物完整性和艺术价值。佛光寺体现了我国古建筑中高超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思路,对其进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如果能对梁思成先生发掘佛光寺的故事有更进一步的分析,则会启发学生更多思考。抗日战争期间,梁思成、林徽因带领营造学社团队,走遍全国十五个省,近200个县,历尽艰辛寻找唐代木结构建筑。之所以这么急迫,是为了研究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并赶在侵华日军进入中原之前,绘制出所有的古建筑图,在这些古建筑遭到炮火破坏前给世人留下珍贵资料。这深刻体现出了隐性思维的一面。

梁林夫妇凭法国人伯希和绘制的《敦煌石窟图录》中的第61号石窟中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绘有“大佛光寺”这一线索,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佛光寺。在他们的考证下,证实大佛光寺的重建时间为公元857年。佛光寺当时被梁林夫妇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实际上这其中蕴含坚持不懈的精神。建筑是一种载体,承载的是历史的印迹,而坚持不懈的精神能让更多的瑰宝展示在世人面前。

再比如在笔者负责的南京林业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中,一方面通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强震的大量现场图片让学生感性了解地震给建筑结构造成的巨大损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劣质建筑结构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等,增强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介绍我国标志性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辉煌成就,结合我国建设的超级工程,如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电涡流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在抗风抗震中的应用,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兴趣。结合混凝土结构震害和抗震设计规范,使学生在震害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框架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整体概念和内容,注重工程安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显性的范畴。另一方面,结合土力学知识,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掌握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设计、场地液化及判别准则,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对唐山地震、海城地震等大量地基震害的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地基液化判别与震害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实践出发的科学精神。在课程中注意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相结合,比如“一带一路”倡议途经的东南亚国家(如缅甸)、波斯湾国家(如伊朗)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均处于地震带。为此,本课程除了介绍国内的地震灾害之外,也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震灾害,将抗震设防视作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和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抗震设计的核心理念;通过本课程推荐的课后资料,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抗震设计方法,例如欧洲规范。通过不同规范的对比,了解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和使用前提,促进自身对结构抗震设计的深刻理解,并从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是以“一带一路”土木工程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育人目标和使命担当责任的实现。

三、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除了反映建筑工程及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案例,课程思政也会剖析其中的反面案例。这些问题需要以更全面的视角辩证看待,不仅要引导到正向的理解上,同时,也要直面问题。比如一些工程失事的案例,并不只是让学生认识到重大事故的严重性,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正面事例昭示着国家的强大,学生会为高超的技术感到自豪,比如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涌现众多专利和自主设计施工技术。同时要提到“工程师之戒”,除了基本的工程责任、不能偷工减料这种基本法律底线以外,还应该融合科学常识和业务修养在内的工程伦理。

比如2009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一在建楼盘工地发生楼体倒覆事件,在楼房底部原本应深入地下的数十根PHC桩被整齐地折断,裸露在外。事故调查组认定其为重大责任事故,此次恶性工程事故遭网友抨击为“楼倒倒”事件。2009年7月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房屋倾倒的调查报告,报告称,紧贴倒塌大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以致桩体折断、房屋倾倒。由于楼房的地基部分看不到钢筋,不具有相关知识和工程经验的人们提出了“豆腐渣工程”的质疑,但专业人士却根据具体工程状况分析,找到了导致事故的真实原因:事故发生前该楼南侧正在开挖深达4.6 m的地下车库基坑,同时该楼北侧在短期内堆积约高10 m、长80 m、宽10 m的土方。即,地下车库开挖和短时堆土的同时作用,导致地基中土单元体的大小主应力差增大(此即调查报告中所说的“土压力差”),使得土体趋于极限状态,同时还引发地基土体位移,二者的耦合作用最终使得土体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导致土体破坏,由此产生过大的位移使楼房的桩体被挤压破坏,进而发生楼房倒塌事故。如果教学工作者只是对学生显性地传递责任意识,而没有深挖根源问题,难免不会导致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治病思维与健体思维

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观念,所以要从这些问题讲起,引申为“治病”,即学生要形成自己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长远来说,学生并不是生活在温室里,要能经受风吹雨打,从这方面要给学生以启发。

健体思维是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掌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目前的课程体系来说亦是如此。比如在笔者教授的河海大学“土木类创新拓展训练”课程中,关于育人目标,目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导向和调查研究。结构设计竞赛是具有明确问题导向的创新性活动。首先针对现有实际结构和以往比赛作品进行调查研究,分类总结,着重归纳出模型结构的传力体系,使学生了解每类结构传力体系模块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再通过和学生研讨交流,让学生体会并辨识实际结构和以往作品含有的结构传力体系模块。以此让学生感受到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一定要聚焦其核心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建立与问题相关的基本认知,进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在课程中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这也是培养健体思维的主要途径。在河海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的初级阶段,学生均是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结构设计,出现了很多受力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反映出学生在设计阶段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为此,“土木类创新拓展训练”课程应运而生。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模型结构设计和制作。通过课程研讨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本质是具有改革性的课程,通过授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结构受力体系“模块化”的方法,并将其作为正确方法论之一,指导自己的结构设计竞赛[4]。

又比如笔者在讲述河海大学“土力学”课程的地基承载力公式推演中,为避免学生产生“新方法总是要优于旧方法”的想法,会着重体现各个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新方法对旧方法的继承性,通过对比表,给学生以深层次启发[5]。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岩土专业先贤们在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对前人的成果既有肯定又有质疑、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使得承载力公式的构建呈现迂回循环、螺旋式上升,这才让各类方法有更有针对性的应用空间。

结语

从四对关系视角,系统开展了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体系设计和表现方法,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推动课程之间形成合力,并在实践路径上能有效起到发人思考、提升学生高阶思辨能力的作用,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实现育人效果。而目标实现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专业和课程团队能否及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深度结合各自专业内涵特点和不同课程表现形式,在关注课堂效果的同时,更注重体系构筑,形成育人合力。后续还将继续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强化方法的有效性检验和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抗震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古建抗震有绝招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