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16 14:04李文静赤峰市群众艺术馆
艺术评鉴 2022年19期
关键词:群众音乐活动

李文静 赤峰市群众艺术馆

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相对提升,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相继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最为广泛的形式之一。但是在音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效果,对此,有必要认真分析原因,把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一、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意义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使其参与到群众文化生活之中,有效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文化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活动主办方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结合,从而使得音乐文化活动更具有地方特色,实现了对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合和传承,有利于打造地方特色,形成地方文化品牌特色,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实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

通过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在音乐的海洋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化解冲突矛盾,使得人们对彼此都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主办方大多为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文化部门,因此,通过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亲密度,实现鱼水情深,而且可以使得当地党员干部在生活上了解群众、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中靠近群众,真实了解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问题分析

(一)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脱离群众生活

在当前许多地方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之中,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当地的退休干部、教师和电视台文艺工作者,真正一线群众的参与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在音乐文化活动之中,主办方选择的音乐节目大多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理解,而且需要较为充足的休闲时间,这就导致普通上班族和一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众无法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音乐活动的参与者之中,青少年学生和其他劳动者的占比也较少,因此,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活动存在较为明显的脱离群众的情况,没有使得人民群众彻底参与进来。

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群众对于同样的文化作品和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对于一些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群众而言,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有限,如果不对其进行讲解,他们很难切身体会音乐作品背后的情感,而且这部分群众更加倾向于喜欢流行音乐,更加注重音乐作品的形式,并非内容。如果音乐文化活动的主办单位在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就极其容易忽视这一部分群众的需求,群众也不愿意深入参与到音乐文化活动之中。

此外,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稀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极低,更需要通过类似的活动为当地人民带去精神食粮,但是目前的音乐文化活动大多集中于城市地区,没有延伸到农村,即便部分音乐活动进入农村,节目内容与农民的生活也是格格不入的,完全脱离了农村的实际情况。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民朋友们也不太关心精神文明生活,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根基较为薄弱,音乐文化活动的推行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要想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就必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鼓励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同时鼓励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对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自主编排,从而实现自行组织、自行表演、自行观赏,切实通过音乐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也可以体现音乐的重要价值,而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且内容并未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大多数群众也只能在节假日参与,活动的内容、形式、频率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无法发动各阶层的群众,导致音乐活动效果不理想。

此外,部分主办单位在开办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时候过于主观,没有深入群众,了解哪些是群众喜欢的、哪些是群众感兴趣的、哪些是群众想要的,而只是凭借单位自身的一厢情愿去决定活动形式、内容和活动组织方式,导致群众的参与度较低。此外,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群众的欣赏能力是不同的,而单一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没有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

(三)音乐文化资源开发有待加强

在许多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之中,主办方只是组织演员或者艺术家进行唱歌、跳舞或者小品表演,而没有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没有融入民族文化,例如,在山东鲁西南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可以加入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使得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既能够与当地实际联系起来,又能够实现对红色精神的传承。而在沿海地区,则可以加入渔业生产相关的文化因素,但就目前大多数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而言,都没有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忽视了对地方文化元素的挖掘。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举办还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可以在音乐文化活动之中融入一些时代元素,例如:扶贫、抗击疫情的光辉事迹等等。也可以加入与党史有关的内容,这些在当前的音乐文化活动之中大多数是欠缺的。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主办单位缺乏编排音乐节目的能力,也缺乏对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无法对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特色文化进行充分利用,也无法将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与时代发展进行联系。

简而言之,这背后反映的是各地政府缺乏专业的人员来举办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现象,没有形成一支致力于服务群众文化生活,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人才队伍。

(四)音乐文化活动缺乏统筹协调

音乐文化活动的举办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相一致,这就需要党政部门的正确引导,帮助群众了解音乐文化活动。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正确认识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实际意义,导致音乐活动本身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实际脱节。甚至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却举办了大量的音乐文化活动,颠倒了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此外,在某些地区,地区内部的音乐活动资源不平衡,缺乏统筹协调,音乐资源配置不标准,没有做好组织活动,无法实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预期效果。

三、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优化开展对策

(一)全面认识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要推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对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认知和把握。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属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我国多种类型的文化事业之中,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最为广泛、活动类型最为多样、服务对象最为庞大,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当对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提高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政治站位,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得群众真正成为包括音乐文化活动在内的各种文娱活动的主力。

针对上文提到的音乐文化活动脱离群众、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活动开办期间,地方政府要统筹协调,做好领导作用。积极对接人民群众生活,加强各项活动的资源投入,深入农民群体、社区居民,了解群众喜欢的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做好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互动,分析人民群众需求。以“按需定产”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其喜闻乐见的大众节目,以通俗的方式将其表演给群众。需要注意的是,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等于低俗,相较于阳春白雪,群众更喜欢下里巴人。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构建当地的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参与或者支持音乐活动的举办,形成以地区文化单位为枢纽、基层文化活动场所为节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文化服务活动机制,并且加强文化场地的建设,打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推动现阶段文化活动之中各类问题的持续解决。

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以及当地单位可以通过多途径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例如借助网络问卷、微信公众号、本地宝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举办建议的征集,对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建言献策。鼓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编排的全流程,并且融入群众生活之中,使得音乐文化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主办方要切记,人民群众才是主体,才是主要服务对象,要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音乐文化活动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所服务。

(二)加强投资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对于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而言,政府需要发挥主动作用。群众是活动的主体,但是此类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的举办中。在音乐活动举办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因此,当地管理部门和物业可以引导企业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通过招商引资、招投标工作来确定具备良好资质的企业,进行场地建设,同时为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经费支持,而文化活动则为企业起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通过双方的互利共赢来助推文化活动的举办。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范围广,这就导致了音乐文化活动的受众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绝佳的宣传时机,而且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属于公益性文化活动,企业的支持可以当作是对公益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形象。

从现阶段的文化音乐活动举办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的地方政府,虽然做到了统筹全局协调活动的开展,但是并没有协调好区域内的各方资源、各方力量,对此,政府方面要努力拓宽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民间力量参与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举办,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的互利共赢局面。除了要争取企业力量的投资和支持之外,也应当寻求企业的专业帮助。许多企业内部都具有大量的专业音乐人才,他们的音乐素养较高,音乐水平精湛,能够将音乐活动与当地文化特色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这些音乐人才大多数生于本土、长于本土,对于当地的情况较为了解,这也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之中的音乐节目、音乐内容的创编提供了充足的支撑。

此外,在音乐活动的开展之中,必然少不了影音室、排练教室、音响设备等专业的基础设施,这些也都需要企业进行提供。为了推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地方政府必须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通过对企业力量的引导和利用,为群众提供精彩的音乐节目。

(三)做好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发现,在现阶段的音乐文化活动举办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人才队伍短缺的问题,这导致了音乐节目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新颖、内涵不够深刻,也导致了音乐节目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对此,为了做好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就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笔者通过调研和走访得知,当前参与音乐文化活动的主要人员大多数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他们的业余时间较为丰富,且文化素养较高,能够对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他们毕竟只是群众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群众。因此,更好的方法还是让群众能够通过音乐文化活动进行 “自娱自乐”,政府组织、企业参与、退休干部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鼓励群众形成属于基层、服务基层的艺术团队、音乐团队,鼓励政府内的艺术表演团体与基层艺术团队通过“结对子、育骨干”活动,以“搭台子、指路子、给梯子”的方式,推动民间艺术团体、音乐团体的发展,为基层人才的培养进行传帮带,打造一支属于人民群众自身的音乐文化队伍。

除了打造来自于基层、服务于基层的音乐文化队伍之外,还要重视地方政府内部的人才储备,有力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进步,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政府各级部门应当大力宣传音乐文化活动,使得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深入到全体人民心中去,提高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知名度,让群众正确认识这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对于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支撑作用,当地文化部门、事业单位、高校组织应当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研发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输出自身的音乐人才。例如,在文化部门内部输出擅长音乐、舞蹈、戏曲的艺术人才,事业单位之中一些有艺术爱好的工作人员(如学校音乐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而高校则可以派遣自身的艺术专业学生进入基层、进入一线,为当地百姓提供音乐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不同的音乐比赛或者演唱大会方式,在公园、社区广场等地区让群众自行进行比赛、自行组织活动,发掘出群众内部的音乐人才,并与文化部门、事业单位、高校学生一道投入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之中。

(四)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提升互动吸引力

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以及观众主体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以老年退休干部为主。这就导致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单一化,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在接下来的活动期间,为了鼓励年轻人的参与,有必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对传统的音乐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进行创新。例如,在某地政府开展的戏曲音乐活动之中,戏曲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戏曲只能吸引老年人的参与,而当地的文化部门加入了现代戏、花鼓小戏,年轻人很快被“圈粉”。当地负责人说道:“音乐文化活动应当根据基层演出市场的情况进行排练和设计,群众需求不同,我们作为文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加入现代元素、创新元素”。在当地政府开展的戏曲音乐活动之中,当地的戏曲队伍还精心编排了许多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农民生活的节目,包括《鹅匠》《山头的小红花》《五朵村花》等等,不仅吸引了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与此同时,在上述案例之中,该地政府在开展音乐文化活动之前,都会向观众讲解音乐文化活动背后的故事和内涵,包括活动内容、作者、演员、创作背景等等。既能够让群众观赏到精彩绝伦的音乐节目或者戏曲节目,又能够让群众接触背后的音乐文化知识。

从上述案例之中可以看出,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也应当重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以此推动群众音乐活动模式的完善,提升音乐活动质量。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作用,融入各阶层的参与主体,使得不同阶层的群众都能够感受到文化活动的价值,都能够认可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各级部门也应当积极重视文化活动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升音乐文化活动的质量。

(五)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加强文化资源开发

音乐活动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主体都是人民群众,音乐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中创造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想要提升音乐活动,尤其是音乐节目的质量,就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顺应时代背景的发展,植根于本土的群众生活,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及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的惠及到了广大基层群众。在此过程中,地方各级部门要积极发挥其引导作用,统筹协调,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来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活动。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积极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民俗节庆,结合地方民间风俗和节日文化开展音乐演出,使其深受群众喜爱。群众音乐活动要做到雅俗共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音乐观赏需求,也可以在音乐文化活动之中穿插一些具备地方特色的小活动、小游戏,提升音乐文化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音乐节目的表演不再是表演者对观众的单方面输出,而是演员、歌手与群众的双向互动,更好地激发群众热情。此外,要做到音乐文化活动与其他文化活动的结合,例如,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话剧的结合,实现音乐资源与舞蹈资源、话剧资源的融会贯通,扩展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源库,使得主办方能够具备创作高品质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源支撑。

四、结语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价值,其可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目前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之中,由于理念、资源、人才、活动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笔者结合问题原因,从理念认识、社会力量参与、人才队伍建设、内容形式与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如何开展好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使得群众音乐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猜你喜欢
群众音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