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实验课实战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理化检验为例

2022-12-16 17:23赵志东张显强石晓玲
科教导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物证公安院校实验课

赵志东,孟 娇,张显强,石晓玲*

(贵州警察学院实验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5)

刑事技术课程包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图像检验、法医学、理化检验等,是公安院校对刑事侦查、刑事技术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必修课,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验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根据对国内部分公安院校和贵州省公安机关的调研结果,本文以“理化检验”课程为例,结合各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构建了刑事技术实验课实战化实验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教学观念落后

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理论课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主要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被过分放大。在这种理论主导的教学观念驱使下,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实验教师往往不被重视,实验室沦为接受上级领导检查的“面子工程”[2],学院和理论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及实验教师的不尊重。此外,公安院校的实验室条件相对较差,加之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本应为公安实战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验教学未能真正发挥作用,反之,非公安院校的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则成为公安机关理化实验室的主要力量来源,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公安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

1.2 实验内容陈旧

实验方法老旧,内容脱离实战。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国内公安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国内各省级公安院校大多由职业学院升为本科,但部分学校仍以之前职业教育时期的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来进行本科教学,对学生没有系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教学形式老旧,实验内容单薄、僵化,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早已无法满足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公安实战需要,实验教学与公安实战严重脱节。例如,在公安机关普遍使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酒精浓度的情况下,部分院校仍使用直接进样法分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色谱—质谱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学生实验仍为化学显色法分析爆炸物;在薄层色谱已经不能满足公安机关检验需要的情况下,学生仍使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安眠镇静药物,等等。由于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滞后性,实验教学本身特有的广度和深度严重缺乏,实验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结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

1.3 实验教学项目单一

目前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体,因此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思维的培养。上课模式单一,教师负责准备实验耗材并进行实验演示,学生在课上听教师的讲解,然后观摩教师的操作演示,最后对教师的操作演示进行模仿,得到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课成了“模仿课”,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完全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学生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压抑了其积极性,更遑论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发挥。这也导致学生产生轻视与厌恶情绪,最终丧失实验兴趣。

1.4 考核方式片面

实验教学的考核仅仅停留在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上。对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原始记录、课后总结的忽视间接性造成学生对实验课的轻视。没有课前预习,学生连基本的实验内容和原理都不甚理解;不重视实验操作,导致学生操作实验程序、步骤不规范,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对原始记录的不重视使学生错、漏实验结果,甚至有的学生为得高分,伪造实验数据;对课后总结的忽视更是助长学生的惰性思想,把整个实验课程当作是玩乐;此外,实验课考核分数相对理论课要求较低,更使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 实战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公安院校的刑事技术专业以为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培养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公安实战工作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牢靠的操作水平、对问题分析与解决具有敏锐的思维、勇于创新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在公安刑事技术人才专业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起重要作用[3]。鉴于此,公安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在制度管理上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支持,除充分肯定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外,还应鼓励实验教师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从而构建能够衔接学生课程与实际工作的实战化实验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克服教学改革惰性,充分发挥自身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实验兴趣方面做到有效引导与激发,对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实验等不同的实验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从公安实际工作出发,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是评估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要对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与增设。要大胆删减过于陈旧、落后或与公安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的实验项目,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进行合并。以全省公安机关理化检验部门近五年来受理案件中出现的各类物证的比例及检验要求为参照来设置实验内容,减少不常见物证如泥土、玻璃、纸张等的实验内容,增加常见物证如血液、尿液、胃内容及涂料、纤维、炸药及其爆炸残留物等;按检验要求减少发案率较少的生物碱、强酸、强碱等目标物的分析,增加发案率较高的有机磷农药、安眠镇静药物及毒品如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甲卡西酮等的检验,以及对新精神活性药物质的探索分析。实验内容的调整,使课程设置更能贴近公安实战需求,在有限的实验课程时间内使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4]。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理化检验技术也应随之变化发展。教师也要在实验教学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新的技术方法和新型仪器设备要积极探索并加以应用,实验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

2.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实验教学项目

根据新形势要求与学生特色修订原有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项目表,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指导书,除满足必要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外,可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5]。

对于实验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课程的目的在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内容、方法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课程中应尽量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在学习和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掌握。验证性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物证的发现、提取、包装以及保存方法,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对物证进行外观形态检验,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能谱法等对物证进行形貌与成分分析,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对体内外毒物或毒品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

对于综合性实验项目,课程的目的在于学生对物证、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充分理解和应用。在实验课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对物证进行分析,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对物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以求得到较为全面的物证性质及特征。此外,在课程中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结合不同的物证分析技术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判,以借此实现对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训练。例如,要求对某案件现场提取到的纤维检材进行检验,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方法中选择几种方法(生物显微镜观察形貌、偏光显微镜观察纤维种类、红外光谱法对纤维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液相色谱法对纤维染料的分析等)对纤维物证进行综合检验、分析、评判,从而得到全面、可靠的结果。

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基础才能完成,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解决的思路,并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课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加以应用,针对不同的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自主完成实验并完成完整的实验报告或论文。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公安机关实际遇到的疑难案件作为实验内容,以案件中的检材作为实验样品,实验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对案件进行讨论分析后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标准或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4 实验课程考核的改革

实验课程考核注重衡量实验创新与实践能力。结合公安院校理化检验实验课教学实际,对课程考核采取分项计分的方式,着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预习、实验方案的实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原始记录的整理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研判与反思,可适当放宽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考核。同时,提高实验课程成绩在本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5 鼓励学生主动申请学校大学生项目和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公安院校毕业生往往是忠诚与担当的代名词,但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往往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安工作要求民警知识面广泛、实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要提高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各公安院校大学生项目即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可尝试由教师根据一些真实案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项目,由学生自己申请获得学校的资助,并参照科研项目管理的模式,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自信心。

教师的科研项目反映了现阶段最新的学术研讨内容,能够充分体现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与科学性,鉴于此,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能获得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探索未涉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6]。与此同时,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探索,从查阅文献到预实验,再到实验的实施和实验方案的调整优化,以及最后科研项目的完成,实验中发现问题并一步步地解决,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又锻炼了其实验技能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按照研究过程拆分为几个独立子项目,将相对独立的研究成果或子项目编辑整理形成适合学生研究的探索性实验项目。通过这种类型的实验活动学生能了解理化检验专业的新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以拓宽他们的思维。

猜你喜欢
物证公安院校实验课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如何防范火灾调查中的物证损坏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有趣的实验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