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分析

2022-12-16 23:02郑俊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砌体钢筋主体

郑俊升

广东泰升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 516032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产生越来越常见,因此,为了避免问题出现,许多工程中开始运用质量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描述。

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顺利施工,需要对主体结构开展相应的质量检测工作,把控主体结构质量也能够提高工程的效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能够促进工程效率的提高,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具体的检测实践对象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以及砌体结构等,这些部分出现质量问题都需进行返工处理,不仅拖延工期也会增加工程成本,因此,适时开展质量检测能避免出现大规模返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二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检测会设定规范化标准,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获得检测结果,能够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结构有一个基础了解,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结构需针对性处理,有利于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质量检测对工程管理也有着强化作用,检测结果能够指引之后施工的管理方向,从而保证后续施工质量的达标;三是能够增强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通过开展合理、规范且科学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能够及时规避工程的各项风险问题,以免出现风险后而造成工程经济损失;四是能够提升建筑企业形象,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这也是企业开展项目的核心工作内容,而质量检测工作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帮助建筑企业对外树立良好信誉形象,获得更多的合作项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地位,未来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应用的问题

尽管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多价值,但随着该类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人员素质偏低,许多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在检测时不够严谨且认真,同时,许多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未完全掌握,再加上部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忽视了相应的检测标准,直接导致检测工作质量不佳,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第二,应用的检测技术较落后,许多传统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技术都需要对结构造成损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而现阶段出现了许多无损检测技术,但很多项目工作中没有积极推广这类技术。第三,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良好的质量监管,也会影响到检测工作的规范执行,导致无法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达标[2]。

3 建筑工程各项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技术应用

3.1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当中,混凝土结构直接决定了其承载水平,因此,质量检测工作也必然会围绕混凝土结构进行,若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佳,那么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也一定是不合格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决定了建筑物的耐久性、使用寿命、抗冻性能以及抗渗性能等等,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特征,目前针对其开展质量检测的技术方法颇多,比如说回弹法检测、钻芯法检测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此外还有射击法检测、压痕法检测以及拔出法检测等手段。以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质量为例,对混凝土结构以及相应构件的抗压强度检测过程中,需使用到回弹仪,具体质量检测原理中利用了混凝土结构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性,基于硬度来获得抗压强度,进而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水平,混凝土结构利用回弹法检测的测区布置图为图1,这种质量检测方法的优点包括操作便捷、速度较快以及不会给结构造成任何损害,因此应用较广泛,结合图1布置情况可知,回弹法实施的检测点都是在混凝土结构的表层位置,针对表面硬度开展检测,进而判断强度情况,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的存在,导致回弹法质量检测的结果缺乏整体性,与钻芯法相比,其准确度偏低,再加上混凝土结构内部也具有一定复杂性,导致回弹法的使用更加受到局限,误差的产生难以避免,因此,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还可能使用一些结构微创技术进行结果修正。

3.2 钢筋保护层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

所谓钢筋保护层结构,顾名思义,主要是保护建筑物内部的钢筋,避免钢筋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发挥出钢筋的支撑作用。有关建筑工程结构的规定中,也对钢筋保护层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厚度方面,厚度会直接影响到保护钢筋的效果,若是厚度不足,很容易导致出现渗漏、钢筋生锈以及露筋现象,直接导致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性能下降。因此,目前针对钢筋保护层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也多是厚度检测技术,常用的技术方法包括两种,其一是混凝土雷达探测仪法,其二是磁感应测厚仪法,这两种方法都不会给被检测的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同时都具有便捷性和快速性的优势。雷达探测仪的检测方法原理是,利用探测仪来发送并接受相应电磁波,从而通过分析电磁波获得钢筋保护层厚度参数,这种方法还能够同时检测结构体当中的钢筋具体位置、钢筋实际直径参数,其检测的电磁波为毫微秒级,信号的穿透力极强,能够探测到很深位置的钢筋结构,也不会直接接触检测对象,效率较高且具有动态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也可以调整探测频率的波长参数与宽度参数,应对不同的检测需求。磁感应测厚仪法检测主要是利用传感器类装置,传感器在进行钢筋结构检测时可以产生一定磁场,这种磁场一旦与金属介质遇见,就会生成感生电场,进而向测厚仪发送信号,再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对钢筋保护层厚度、位置以及钢筋直径的有效检测。在钢筋保护层结构的相应检测工作中,不过是采用哪种技术方法来开展检测,混凝土的原料和周围钢筋都会对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干扰,因而其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偏差,需要在局部采用钻孔方法来进行修正或是验证[3]。

3.3 建筑砌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技术

建筑物的砌体结构也是重要主体结构,其质量检测重点是检测抗压强度。当前,检测建筑砌体结构的方法主要是包括回弹法、贯入法、砂浆片剪切法、筒压法、点荷法以及原位轴压法等,当前运用率最高的两项方法为回弹法和贯入法。例如,使用回弹法开展砌体结构强度检测时,其检测的速度比加快,检测面较广泛,且实施检测基本不会对砌体结构造成损害,属于典型的无损检测,在砌体的传统强度检测方法中,往往是建成之后在现场直接取样,采用压力测试手段来获得抗压强度的参数,不过这会对结构本身造成破坏,且砌体结构的性能也会出现变化,而回弹法刚好弥补了传统检测的缺陷,其检测程序比较简单,准确性相较于传统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若是在砌体结构强度检测中采用贯入法,则其使用的工具包括增力杠杆、贯入深度检测仪、砂浆贯入器以及测钉等等,具体实施检测的原理是借助增力杠杆的作用,让砂浆贯入器当中的贯入杆从前拉到后面,达到要求位置后,将其挂在扳机的挂钩上,同时,待检测的砌体位置还有将设备固定好,然后扣动扳机,让测钉就此打进到砌体结构当中,对其贯入的深度使用检测仪加以测量,就可通过测量结果来判断建筑砌体的抗压强度。此外,还可运用原位轴压法来检测建筑砌体结构质量,主要是在检测的墙体上使用原位压力机取一部分砌体来进行抗压测试,快速且直观地了解砌体强度情况,确认砌体结构的质量是否良好,不过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颇为复杂,同时也会给砌体本身造成损坏[4]。

3.4 装配式构件的质量检测技术

当前的建筑工程趋向于现代化发展,因而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受欢迎,其相应的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一般是在工厂当中先加工好混凝土预制构件,随后将构件运送到工程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较高,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其会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性能良好发挥,因此需要开展质量检测,主要是围绕着构件的结构性能来检测。目前的装配式构件检测项目当中,检测的内容主要是尺寸偏差、钢筋结构以及混凝土强度,其采用的检测技术方法与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方法相似,都是包括钻芯法、回弹法、勘查尺量法以及磁感应法等。

3.5 后置埋件的质量检测技术

后置埋件主要是在利用后锚固技术的建筑工程中常常被应用,后置埋件的施工较为简单,也具有灵活性和成本低的特点。一开始的后锚固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的结构加固以及改造中运用,由于效果较好后续得到了推广式应用。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后锚固的主要形式包括化学锚固、机械锚固以及植筋等,其应用的领域包括幕墙结构、砌体结构、构造柱以及圈梁部分,能够促进构件的性能提高,而后置埋件则是锚固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锚固效果,因而要开展检测,主要是围绕力学性能来检测构件。由于这类构件使用数量较多,因此现场一般采用抽样检测方法,选择检测的锚固构件对象可以相同品种、规格以及强度,应尽可能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来检测,若是采用破坏性的质量检测技术,则应当尽可能选择容易补种修复的位置。

4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应用的有效对策

4.1 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

当前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检测效果,因此要保证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达标,避免检测工作开展出现随意性和低效性。与此同时,目前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检测设备也不断更新,检测人员要保证检测工作顺利推进,还需掌握这些新技术与新设备的运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通过实践训练来累积检测经验,为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奠定基础。对此,相关机构应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人员开展培训及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也可定期举办检测新知识的专题讲座、研讨会,提高人员素养,若是有条件的机构也可安排人员外出学习,保证检测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4.2 积极运用检测新技术

上述也提到,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新的检测技术开始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要求日益提高,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日益更新,而一些传统的检测技术、方法以及相应检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检测需求,其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偏差较大,还有一些技术方法流程复杂,耗费较多时间,因此,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也需注重积极运用新技术,比如说运用一些信息化技术来开展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还有利于让检测人员将相应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整合分析,在检测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整检测程序,提升技术应用成效,制定出合适的规范标准,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让建筑工程行业更为健康地发展。

4.3 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说是其生命所在,质量不仅影响到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交工,也会影响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未来生存及发展。当下的建筑工程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建筑相关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地位,必须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管理的改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这一体系也能够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效进行。在完善体系的过程中,重点是找到不足之处,再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改进,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升相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向上出发,要深度挖掘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可靠、有参考价值。此外,质量管理体系中也需明确指出检测工作要做到合理、规范以及科学,保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让建筑物处于可控状态,确保检测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因此,为了保证主体结构质量符合要求,需严格开展对应的质量检测工作。由本文分析可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主要是围绕着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结构、建筑砌体结构、装配式构件以及后置埋件来进行。

猜你喜欢
砌体钢筋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砌体结构历史建筑保护在抗震改造工程中的难点分析
论碳审计主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技术分析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分析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何谓“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