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思路探析

2022-12-16 23:05邓高锋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传媒媒体融合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体间的高度融合,业界人才需求悄然变化,这对高校传统的传媒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脱胎于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大众传播时代,因此不能充分满足当下传媒生态对高校传媒教育的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加速推进新文科体系建设步伐,提出“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高校传媒类教育而言,唯有创新课程体系,才能走好课程改革之路。文章以地方高校传媒类核心课程纪录片创作为例,阐述纪录片的发展与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发展,剖析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结合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的几项新思路。文章旨在为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纪录片创作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传媒;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05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传媒专业基于校内媒体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Y006;湖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金课建设的跨界融合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JY005

一、纪录片创作课程现状

(一)纪录片的发展

19世纪90年代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故事为主,注重构建戏剧矛盾冲突,因类型多样、影像奇观、情节丰富深受观众喜爱;另外一类以纪实为主,注重真情实感,记录生活本身,相较于故事片而言,缺乏紧张的剧情、离奇的故事,因此受众面窄、发展较慢。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中单个镜头的生活纪实镜头,可以看作纪录片的雏形,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的出现确定了纪录片的纪实基调和呈现方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化,纪录片创作手法不断创新,从加入“情景再现”到强调故事化叙事,从“画面+声音”的格里尔逊式专题到后期特效介入的CG影像,从观察式的客观纪录到“非虚构”式的主观介入,纪录片创作在世界电影史上的表现可谓形式多样、精彩纷呈[1]。

近些年,在国内纪录片领域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大热作品:《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打造美食文化热点,让更多的人通过纪录片了解中国美食文化;《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故宫文物修复匠人的日常工作,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故宫文物修复的点滴细节;《四个春天》被搬上大荧幕,导演通过记录四个春节期间的家庭故事影像,展示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戳中无数人的泪点……5G技术的运用,新媒体的迅猛崛起,影像拍摄设备的快速更迭,逐渐使纪录片这种影像的创作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下国内纪录片的创作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二)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发展

纪录片创作引入大学课程教育并成为传媒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传媒市场供给侧的需求结果,它是一门理论复杂并且知识密度较高的课程。其包含了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代表人物、观点理论、代表作等,还包含实操性很强的专业技能知识。除专业知识外,纪录片创作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观察、情感共鸣、人生感悟的综合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非常态化和个体差异,具备较强的影像表达能力,才能通过纪录片的展示表达其创作主题。

纪录片创作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需要综合掌握并熟练运用多项知识点,如选题、声音、采访、剪辑、摄像、解说词等,综合调度这些知识点,将其运用到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

在快节奏的时代,学生纪录片作品中普遍存在内容表达浅薄化、碎片化,情感不充沛,表达主题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这与当下的课程发展历史以及课程运行构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顺应时代要求革新课程思路,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中的学习掌握相关技能,结合自身的认知素养进行创作,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高校的纪录片创作课程体系基本上脱胎于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大众传播时代,教学基本以“理论+实践”的条块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理论部分主要讲述纪录片发展史、创作理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等,实践方面则是由学生分组完成纪录片作品创作,包括选题策划、采访调研、拍摄与剪辑等。课程的最终成绩通过“考试成绩+作品实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2]。纪录片创作作为当下内容需求正盛的影像创作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师指导、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的创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很难适应社会需求。以武陵山地方高校湖北民族大学为例,笔者认为该课程运行存在以下不足。

(一)纪录片史教学与时代发展要求脱节

纪录片史是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是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必备内容。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电影以来,每一个时代都对纪录片创作有不同的理解,开创了不同的纪录片类型和创作流派。发展至今,纪录片史中的大量经典作品仍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但由于文化背景、时代语境的变迁,传统纪录片如《北方的纳努克》《持摄影机的人》等作品已经难以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在纪录片创作教学过程中,单纯看影像、分析纪录片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时间安排亟待优化

纪录片创作作为传媒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纪录片有独特的创作属性,与短视频、微电影不同的是,其创作时间跨度一般较长,需要学生不间断地进行社会调研与拍摄等,与其他课程时间相冲突成为常态,创作时间不连续与不足,通常带来的结果是“拍摄的内容不需要,需要的内容没拍到”,在对学生造成困扰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不便。课程需要将创作特性与实践平台的搭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形成更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

(三)老师指导学生创作难度大,参与度较低

学生创作的作品选题不尽相同,题材、地域、方式等也各有差异,因此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全方位地参与到作品创作过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调研、拍摄后的汇报进行指导,缺乏一手观察信息,指导质量不高,难以产生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想要打破“一對多”指导的局面,需要综合高校传媒专业资源与社会同行资源,拓展师资力量。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课程考核机制亟待革新

从课程内容来看,纪录片既包括丰富的史论内容,又包含综合性极强的创作实践。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兼顾两者,然而学生很难在一个学期内既完成好作品创作,又考出好的理论成绩。大多数90后、00后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纯理论讲授难以真正吸引他们,而老师也很难把握学生在创作实践过程中运用的理论知识,即便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组队、选题策划、前期调研等进行创作,也很难解决在创作中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理论过多则实践少,难以产出高质量纪录片,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空中楼阁,缺乏根基。课程考核如何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正确、真实、客观地评价小组创作中的团队、个人能力,既是一个复杂的评价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三、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新思路

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传媒业形态不断强化,对高校传媒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2020年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指出,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合,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新文科提出“创新、改革”是根本动力,具体到课程上来讲,如何改革、怎么创新才是高校文科教育应该重点回答的核心问题[3]。

笔者认为,打破原有的课程运行方式需要从课程设计、课时分配、考核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革新。

(一)压缩史论部分讲授时间,缓解实践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

纪录片史论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占据课时数长,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缩减。一方面可以利用当下丰富的幕课(MOOC)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线上学习。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经典作品与当下纪录片创作潮流和理念存在巨大差异,所以课堂讲授部分需要注重教学效果的高阶性,可利用翻转课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分组讲授、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互动式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纪录片史论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简言之,就是将传统课上的理论讲授活动放到课下完成,包括史论知识点的讲授、经典纪录片的观摩、纪录片的反思等环节。在课上则解决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优化教学效果。

(二)课程时间设置上引入“小学期制”

打破原有的在一学期内理论和实践双考核制度,引入“小学期制”。所谓“小学期制”是指将学生在学时间分为大学期与小学期,春秋学期为大学期,而之间的寒暑假则为小学期,这是一种动态教学管理机制,在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施行。将“小学期制”应用在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将纪录片创作的时间集中在暑假小学期,学生在春季学期内需完成纪录片选题和前期调研任务,确定好主体人物和故事,拍摄与后期剪辑则集中在小学期内完成,在下学期开学提交作品后综合评定最终作品成绩。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可以避免课程创作时间“撞车”,而且可以使学生拥有较长、较完整的创作时间持续拍摄创作,便于追踪和把握主体人物,提高作品的创作质量。

(三)施行“全导师”指导制与项目分解制

纪录片创作指导教师通常就是课程任课教师一人,其需要同时推进与指导数十个作品的创作,这种情况下老师由于自身精力有限,很难深度参与到作品创作中,作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想要打破这种“一对多”的指导局面,就必须施行“全导师”制,号召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参与其中,组成课程指导教师团队。有条件、有资源的高校,还可以引入社会行业资源,设置行业导师,全方位进行分组跟踪指导。项目分解就是按制作流程,把纪录片创作过程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项目,针对每个小项目实施阶段性节点式的管理。纪录片制作一般流程为选题—调研与采访—拍摄—剪辑(音乐)—补拍—成片,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老师们根据自己指导的选题,全面参与到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观察一手信息,进行判断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过程指导与讲解,全程把关作品创作质量,甚至作为编导直接参与到作品创作中,与学生共同完成纪录片创作。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一对多”指导的窘境,同时还能投入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打磨优秀纪录片作品,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将得到不断锻炼与提升。

(四)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

纪录片创作因为其特殊的创作方式,可将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考核,理论部分设置为课程考试,主要考察史论部分,实践部分在春季学期需设计两个大的实验项目——纪录片选题策划、纪录片调研,为后面“小学期制”实训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实践创作部分设置为专业实训课程,课程安排在秋季学期,学生组团创作的时间集中在暑假小学期,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暑假集中时间进行创作。

平时成绩考核部分增加“学生拉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翻转课堂,学生组团研究学习纪录片理论部分,比如“真理电影与直接电影比较”,学生可以自行学习该内容,整理制作PPT,然后进行课堂汇报与交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点评。

作品考核部分增加作品展映与业界考核,在秋季学期进行作品展映,可作为大一新生相关专业的“入学礼”,营造专业创作氛围,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与成就感,同时邀请业界导师参与作品打分,设置一定的权重,最终综合确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五)以学生为中心,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

纪录片作为思辨性、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课程设计需要非常重视思政元素的加入,课程因涉及大量的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在案例库搭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一方面可以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另一方面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因为处于武陵山少数民族聚居地,“非遗”项目特别多,在进行选题策划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方向引导,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够发掘中国文化,记录中国故事,为进入业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六)内连外引,构建综合性教学平台

纪录片创作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应围绕其打造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成立课程小组,持续提高课程产生的社会效益。课程负责人应积极争取学校政策及资金支持,把该课程与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相关课程打造成优质课程群,面向学校及社会开放,同时积极与其他高校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打造共享平台,搭建并持续更新纪录片创作教学案例库,将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嵌入高校教学,从而实现高校间课程资源的互动,增加教学平台的包容性,使纪录片创作不仅是一个课程,更是一个资源丰富又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

四、结语

纪录片创作作为传媒类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检测站,是大学教育重要专业核心课,其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课程团队持续不断努力,对课程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整体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等都需要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改革,力争将其打造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一流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传媒人才,以满足当下社会对专业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5-37.

[2] 党丽霞.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今传媒,2016(8):147-148.

[3] 杨颖.“纪录片创作”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J].文教资料,2018(11):30.

作者簡介 邓高锋,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纪录片。

猜你喜欢
传媒媒体融合课程改革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