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棚对虾养殖技术及其在广西钦州应用的前景

2022-12-17 18:46陈主器王天艺
养殖与饲料 2022年8期
关键词:钦州对虾水温

陈主器,王天艺

1.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035;2.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013

冬棚养殖能充分错开对虾养殖高峰期,可以有效避免对虾集中上市的市场混乱现象,利润空间巨大。采用该种养殖方式养殖对虾的规模在我国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逐渐加大,广西为了提高对虾养殖经济效益,在北海、合浦、钦州和防城港等地进行集中培育,让“从事对虾冬棚养殖不是梦”。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钦州钦南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小冬棚对虾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其他养殖人员提供借鉴。

1 冬棚对虾养殖的利与弊

钦州市虾塘主要集中在钦南区,该地区位于广西钦州湾,太阳辐射强,季风环流明显,湾内水较浅,一般水深2~17 m,最大水深29 m,养分丰富,水温适宜,因此浮游生物多,并且冬季海水的pH 值在8.2~8.3,适于各种鱼类和其他海产的繁殖与生长。在钦南地区,养殖方式一般为“虾塘养殖”[1],养殖面积高达5 600 hm2,但是产量参差不齐,该地区在2020 年底引进江苏小冬棚养殖技术,进行对虾养殖,以粗养型土塘为主,据统计,至2021 年底,已改造成小冬棚并进行对虾养殖的面积超过66.67 hm2,产量达1 400 kg/667 m2,效益可观。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冬棚养殖法有利有弊[2]。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①单个小冬棚约0.04 hm2,可以赢取最大利润空间,能进行反季节养殖,通过错峰投苗、错峰上市,出售价格高,可以降低养殖风险系数;②病害少,病菌繁殖相对较慢,成活率高,产量高,并且冬天水温低,细菌性疾病相较夏天少;③水质稳定,微生物活跃度低,受气候影响小,因此水体藻相稳定,同时也更加方便管理;④冬棚内环境相对密封,对虾不易受应激,发病率降低,养殖环境稳定,技术流程操作简单,容易上手;⑤本地区养殖尾水处理压力较大,在将普通养殖池改造成小冬棚养殖的过程中,重新规划好尾水排放处理设施,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满足海水养殖的水排放要求。经过钦州市相关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推广和宣传,该地区小冬棚养殖基本都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动了一波土塘改造小冬棚的热潮,目前,一大批小冬棚正在建设中。

但是冬棚养殖也存在一定的弊端:①水自净能力差。冬季水温低,微生物活跃度降低,水产环境更加稳定的同时,氨氮和亚盐等易超标,有机物易积累。②光合作用差。冬季养殖要在小冬棚上方盖一层薄膜,膜内易产生雾气,对藻类生长不佳,新陈代谢及光合作用较弱。③气温回升时易产生水粘,水体对流效果不佳。④虾体免疫系统等功能相对较差,对虾容易出现应激性疾病。

2 小冬棚对虾养殖技术

2.1 冬棚搭建

首先,彻底洗塘。彻底清除池塘底部的污物,引进水深20 cm 后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消毒,也可以全池泼洒“爱水5601”200 g/m3消毒。其次,搭建冬棚。时间在10 月或11 月上旬完成[3]。搭建时注意棚高的控制,太高抗风能力差,太低不利于养殖操作。用专用膜搭建,结合处要牢固严密,确保养殖环境透明度高,采光强,池型和大棚均设计成南北走向为宜,以提升采暖效果。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冬棚破损,要避免棚顶的雨水回流进池塘,必要时可以挖雨水导流沟。冬棚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保持虾池水温相对稳定,水温过高,可能出现应激红体,还容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必须加强通风,促进藻类生长,提高水体藻类光合作用,当冬棚内水温超过23 ℃时,可适当掀起薄膜加大通风透气流动量,使温度不高于28 ℃,防止棚内气温与水温相差过大。

2.2 改良水质

水质调控是冬棚养殖对虾的一大关键[4],对对虾吃料及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养殖户要及时补充水体碳源,做好水质调控,控制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维持水体菌相藻相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根据池水各项水质检测指标,可使用碳酸氢钠稳定水体环境;也可利用“肥水培藻”的方法,将水位加到最高,提高蓄水量,提升对虾生存空间,更利于保持水质稳定,将养殖水位控制在2 m 左右效果最好;也可以施加氨基酸培藻精,施加量为0.20~0.33 hm2/桶,待水色稳定1~2 d 后使用生物酵素肥667 m2/包,注意藻相的变化;还可以使用氨基酸培藻精0.33 hm2/桶,肥水补钙素1 000 g/667 m2,确保对虾有充足的天然饵料;也可以投放微生物制剂或者底生氧,施加量分别维持在0.13 hm2/袋和0.2 hm2/袋[5],以及时分解池底有机物,改良底质的同时,预防对虾疾病的发生;冬棚里的溶解氧往往比外界偏低,为了确保溶氧充足,可以通过底部打氧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底部增氧和水面增氧可以结合,水面可以通过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或叶轮式增氧机搅拌增氧,水底安装底部增氧设备,水面和水底相互配合实现立体式增氧,以营造一个优良的冬棚养殖环境。

2.3 放苗和投饵喂料

要想提升对虾养殖效益,养殖户必须选用优质虾苗。从外部形态上看,好的虾苗第一触角应该并拢,体色透明,体节明显,眼睛及尾扇高度张开,肠道笔直,无发炎发红现象,肌肠比大于4∶1,并且具有较强的附底性,如果出现结团,说明虾苗质量较差,不应放苗。冬天水温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对虾生长放缓,为了避免败坏水质,应减少投喂量,且在天气温暖时补充新水,进行科学投喂,每天投喂2~3 次为宜,每次拌喂“富虾康+乳酸菌+对虾多维”,以增强对虾免疫力,提高对虾饲料转化及利用率;同时添加菌酶酵颗粒,以提高对对虾的诱食力和促进其肠道消化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对虾的排泄物及残饵对水体的污染;及时主动控料,尤其是水温低于18 ℃时要预防投料过剩对水质的污染,从而提升对虾养殖成功率。

2.4 注意事项

第一,冬棚养虾可能出现较大的应激,尤其在揭棚前1 个月和盖棚后1 个月,为了避免对虾出现应激现象,在盖棚揭棚前后,给对虾内服产酶益生素、肝舒,或者向虾塘泼洒低聚糖863,以减少对虾应激情况的发生。

第二,冬棚养殖是在全封闭环境下进行的,有利于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容易出现缺氧问题,并滋生大量有害菌。为此,养殖户要定期使用活菌制剂改良池底,通过拌料让对虾内服产酶益生素,保健对虾肠道,提高对虾免疫力;把“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工作重点,防止养殖环境突变,把健康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及时检查对虾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尤其要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C 和微量元素,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从而避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如果水体过肥,可以利用压菌的方式,改善水质[6]。在前30 d,利用芽孢250 g/棚+光合2.5 kg/棚+乳酸/EM 菌2.5 kg/棚,5 d 一个循环;在30~60 d,利用芽孢400 g/棚+光合4 kg/棚+乳酸/EM 菌4 kg/棚,5 d 一个循环;在60 d 后一直到卖虾期,利用芽孢0.5 kg/棚+光合5 kg/棚+乳酸/EM 菌5 kg/棚,5 d 一个循环。

第四,如果水体过瘦,可以利用蜜糖粉进行补肥,在池水接近浑浊时,向虾塘撒蜜糖粉4 kg/池,后期撒5~6 kg/池,每6 d 1 次。

第五,如果池水亚盐高,应该补糖蜜,每6 d 1次,前30 d 补糖蜜2.5 kg/棚,中30 d 补糖蜜4 kg/棚,后30 d 补糖蜜6.0~7.5 kg/棚,如果水花打不开,应该及时补果酸。

第六,在尾水处理过程中,养殖户应该遵循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对水体的pH 值、氮含量、磷含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数量进行测定。

3 钦州地区小冬棚对虾养殖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对虾高价格吸引下,广西钦州地区棚面积较去年大幅增加,养殖冬棚虾再度掀起高潮,有条件搭棚的虾塘都搭了棚。广西作为传统的对虾养殖大省,推广对虾冬棚养殖已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殖面积将近2.67 万hm2,并且在相关部门的带动下,养殖户手头资金逐渐宽裕,提高了对虾养殖环境的建设水平,改善了广西池塘塘基较狭窄且不太坚固的弊端,塘基建得宽阔和结实。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冬棚养殖对虾的技术水平和成功率逐渐提升,一些养殖基地起了示范作用,提高了本地活虾的消费量,随着冷链加工和绿色运输技术的加持,商品流通更为便利,为养殖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使钦州地区小冬棚对虾养殖的前景更加广阔。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广西钦南地区,冬季在“虾塘养殖”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冬棚的方式,反季节养殖对虾,提升了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小冬棚对虾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要采用精细化抚育措施,科学搭建冬棚,投放微生物制剂,利用“肥水培藻”的方法,投放养分和饵料,及时检查对虾的生长情况和虾塘水质的变化情况,避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把健康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中,使钦州地区小冬棚对虾养殖逐步走向规模化。

猜你喜欢
钦州对虾水温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应避免在低于10℃水温条件下给温水性鱼类接种疫苗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陶艺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