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士争当乡镇公务员

2022-12-17 09:44王丽娜周缦卿
中外文摘 2022年19期
关键词:杨华县乡名校

□ 王丽娜 周缦卿

4 月中旬,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显示,报考者大多数都为名校毕业的硕士。毕业于一所“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生章茗(化名),放弃了大城市金融机构的offer(录用信),选择在黄河下游地区做一名选调生。目前,章茗在乡镇挂职。

名校毕业之后,选择到县乡做公务员和选调生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多。这是“考公热”持续升温的一个缩影,背后凸显就业形势的变化。

权衡后的就业选择

章茗对记者称,在基层工作期间,选调生需要对驻村的基本情况、村内主要产业等有详细了解,之后还要形成调研报告。在她的观察里,当地不少领导是80 后、90 后,他们大多数学历都不错,镇上一名主要负责人也毕业于名校。

同样在东部地区一个县城做选调生的凌浩(化名)也表示,在他工作的地区,这几年每年招录的县乡机关选调生都是省市机关选调生人数的两三倍,招录标准比一般公务员高,明确要求选调高校为国内几十所“双一流”高校和省内重点院校。近年来他所在的县还推进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每年都招录一批硕博人才。

每个人的就业选择,往往会糅合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和在中央部委做公务员的同学比起来,凌浩偶尔会有一些落差感,不过在县乡做选调生是他反复权衡后的选择。

凌浩在2021 年夏季毕业,当时就业形势严峻。“惊讶地发现我的专业就业前景比较渺茫,在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考虑体制内的工作了,因为体制内有一部分岗位不限专业。”凌浩选择的东部县城,距离周边城市,如杭州、上海、南京都很近,交通极为方便,这符合他理想中的工作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区域的公务员薪资待遇也不错。凌浩称,如果从事他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即便是在北京谋到上市公司里的职位,税后到手工资大约9000 元,买房只能靠自己和父母,仍然有压力。

章茗也思考过,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人愿意考公考编(事业编),愿意去基层?她认为是择业观发生了变化,“之前大家对体制内的工作,会有一些刻板的印象”,但现在网络发达,一些在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会发文字或视频让大家直观了解体制内的工作和生活。“原来这个工作不是以前想象的那样,甚至觉得,如果我也参与到体制内的工作,会不会(让社会)变得更好?”

基层的流动和吸引力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杨华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县乡治理,他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考公务员有多个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不断得到优化,公务员系统流动和晋升路径相对清晰。另一个因素是,县乡基层干部在年龄结构上出现断层,这给年轻人留下空间。

发达地区县市基层公务员职位对一些年轻人尤其有吸引力。杨华在调研中了解到,2018 年至2019 年,在江浙和广东等地区,乡镇刚入职公务员年收入(打卡工资)普遍达到12 万元左右,副科级干部的年收入在15 万~20 万元间,正科级干部的年收入可以达到25 万元左右,县市公务员则比乡镇公务员少一项“乡镇补贴”——每年约一两万元。

杨华称,越来越多的选调生选择到乡镇锻炼。作为新人,他们一般是先被分在乡镇党政综合办或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写材料、上下协调等工作,以熟悉基层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后,这些年轻的公务员会被调至乡镇其他站办工作,或是担任驻村片区负责人,有些则会被选派到县级主要党政部门,表现优秀的则会被提拔为基层后备干部。

在对基层年轻公务员调研后,杨华发现有诸多可喜变化,其中之一是不少人对于晋升的认识——“努力就会有机会”。在杨华调研的一个乡镇,大部分管理班子成员都是80 后。杨华还观察到,他接触的年轻干部有思想、有经验、有活力、有抱负。“他们普遍有知识的焦虑感,积极学习各项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关注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其他地方的创新做法。”

猜你喜欢
杨华县乡名校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poxy-amine: Cross-linker type and degree of conversion effects
Generation of mid-infrared supercontinuum by designing circular photonic crystal fiber
名校介绍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杨华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