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导致学生自伤的心因分析

2022-12-21 18:37陶新华苏州大学苏州21503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冷暴力女儿家长

陶新华(苏州大学,苏州 215031)

一、选择自伤的学生

小H(一位初中女生)最近割腕流血了,爸妈带她来到咨询室,她慢慢叙述最近两年的遭遇,让人揪心。父母第一次详细听到这样的故事,在一旁潸然泪下,后悔莫及。

小H 说:“我用美工刀深深地割下去,一道又一道的伤痕,我看着血从伤口中慢慢渗出,我没有疼的感觉,只觉得血流出来心中轻松了一点。”事后她自己有些害怕,就把这事告诉了一个同学。小H 割自己太狠了,双臂和手背上伤痕累累,已经无法遮盖了,成了同学议论和围观的对象。有位老师发现后询问情况,小H 不敢说是割腕了,只好说:“我自己抓破了。”老师安慰说:“自己小心点,别再抓了。”小H 实在忍受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在疫情管控中心工作的妈妈视频,展示了自己的伤口,才震惊到妈妈和爸爸,回家就把她带到了我的咨询室。细聊之后,我愤怒了,禁不住责问小H 父母:“这女儿是你们亲生的吗,为什么不能好好爱她保护她?”小H 父母痛哭、内疚,觉得对不起女儿。当然,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二、学生遭遇冷暴力的经历

小H 遭遇冷暴力,要从遇到一位严厉的“好老师”A 说起。小H 说,在初一时,同学Y 和她一起被人举报,说考试抄袭了。Y 接受老师教育后,回教室大哭。小H 也很紧张,不知缘由,但她坚持说:“我没有抄袭,而且那条题目我是错的,分数被全扣了,我肯定没有抄袭。”但是老师说她的说法与Y 说的不一致,说她不诚实,不服管教,顶撞老师。从此老师不理她了,她被老师冷落,痛苦就从此开始了。初一第二学期,有一位与小H 交往比较多的男生告诉小H 说,他见到班上几位女同学时,心生喜欢,会有性冲动的生理反应,他还告诉了小H 是哪几位女同学。小H 担心他们会出问题,在微信群里告诉那几位女同学,并把与这位男同学的聊天记录截屏发给了这几位同学,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要与这个男生保持距离。结果大家议论开了,被老师知道了,男同学和小H 都被叫到办公室接受教育。男同学被说了几句就回教室了,小H 被当成最大的违纪者接受教训。老师说:“你是在传播不良信息,导致校园秩序不稳定。如果报告到公安局,警察会来抓你坐牢的。”这只是一个生理卫生的科普问题,结果接受这样严厉的教育,小H 觉得非常冤枉,也很害怕,她只是提醒女同学注意安全,难道错了吗?老师要求小H 当众检讨,并与家长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后,觉得女儿没有错,不同意检讨。老师就此事撤销了小H 的班委职务和某课的课代表,这让小H 大为受伤。

因为小H 在老师眼中已经成了坏学生,即使成绩好也不被表扬,更有甚者,老师开始在学习成绩上打压小H。这位班主任也是某课的任课老师,一学期中,小H 无论是平时测验还是期中、期末考试从来没有不及格,而学期末该课成绩不及格。小H说:“这学期,这门课目最差的一次是66 分,肯定没有不及格过。”小H 还说,这学期(今年上半年)数学考得最糟糕的一次考了54 分,班主任找她谈话,告诉她:“你没有学习的天分,不适合学习,要认清事实。”小H 那个星期特别崩溃,每天哭,然后每天自己加油学习。妈妈也陪着她,每晚一直学到12 点多,后来,下一次数学考试就考到了七十多分。

面对这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办呢?小H 的爸妈显然做错了,他们了解情况后,与女儿谈心,要女儿隐忍求太平,不能得罪学校和老师,因为“家中弟弟也在这个学校读书,我们家住这里,教区别无选择”。小H很听爸妈的话,于是隐忍一年多,其间多次努力与老师改善关系,老师还是不理不睬。学习成绩考好了,老师也视而不见。最近几个月,小H 妈妈因在疫情管控中心工作,闭环管理,长期不能回家,爸爸工作忙,也没有时间与女儿交流,小H 的压力没有办法释放,焦虑、抑郁等情绪堆积,就开始了自伤。幸好很快被家长和学校了解,做了及时的辅导和关怀,才没有酿成更大的危机。

三、小心校园伤害

当我们看到小H 的割腕照片和现场展示双臂的累累伤痕时,没有人不心疼和难受。我们不禁想到,今天像小H 这样的学生怎么那么多呢?那么多未成年人不仅自伤,而且有选择结束生命的,他们内心的痛苦远远大于对身体自伤的痛苦,内心的绝望远远超过了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郁闷。未成年人需要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支持,他们需要保护和鼓励,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他们也需要这些关心。我们做父母和老师的,不能因为孩子有错就不爱他了,不能因为要纠错就下狠手,更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酿成悲剧就来不及了。

作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是必须的,这一点谁都懂。但是在学生表现调皮的时候,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在学生与教师关系出现对立的时候,才是检验教师对学生是否真的有爱心的时候。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的惯例都要求教师、家长要做到无条件爱学生,接纳学生,保护学生。未成年孩子需要保护,现在我们很多人这个意识太差了。犯错误是未成年人的特权,因为只有在勇于试错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大胆自信的年轻人。如果因为纠错,因为教育方法不当,让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甚至对未来绝望,这样的教育无论是发生在家庭还是教室里,都是对青少年的迫害。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条文,对相关教育者的伤害行为追究法律责任,而在我国,这方面的法律还太落后。

小H 的老师是否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实施冷暴力,只凭来访者的一面之词就能判定吗?我难以细说,但是如果老师用警察吓唬未成年人,用不及格来惩罚初中生,随意撤销其为班级服务的职位,并且告诉学生“你没有学习的天分,不适合学习”,我认为以上情形出现一个,就得重新考量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当老师。连续这样做,导致学生自伤流血,这样长时间持续的冷暴力行为已经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典》相关侵权条例,后果严重的还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师有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今天当教师一定越来越难,因为面对新生命的成长,面对新生命的保护,要求教师不能犯错。学生犯错误,可以原谅无数次;老师犯严重错误,一次都不能原谅,这几乎是国际惯例了。

考试成绩是当今评定学生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不能被过度使用。欧洲有国家法律规定,不要轻易给中小学生判不及格,因为未成年的孩子容易以分数高低来评判自己的人格特点和个人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教育者谨慎评定考试分数,而且不能过度解释分数的意义,在解释分数时,一定要把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与学生本人的评价分开,不能以分数来评判人的存在价值。而小H 的老师却告知学生不及格,还告知学生,考试分数低说明她“没有学习的天分”,这已经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故意伤害学生,在校园中这种现象一定是杜绝的。

四、父母如何避免对孩子二次伤害

父母如何配合老师教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管理部门三番五次发文,要求教师不得过度支配家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完成作业。家长配合教育是必需的,但是如何配合、如何教育非常讲究。孩子只有一对父母,父母的功能在孩子一生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可以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能因为学校或老师的要求而失去父母的功能,成为学校老师的助教或帮凶。小H 的父母与女儿交谈、教育的结果是,要求女儿隐忍老师给她的不公平待遇,隐忍老师的冷暴力,这本身就是父母在给孩子二次伤害,不仅没有帮助支持孩子,还使孩子对这个世界更加绝望。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理解自己的痛苦,也不保护自己,那么她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法活了;或者隐忍痛苦,屈辱地活着,或者只有死掉,才能超脱。

面对未成年子女,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1)无条件爱孩子,接纳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要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爱。但是也不溺爱孩子,对错需要讲清楚,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即使暂时没有改正,同意改正,不断努力,也是好孩子。(2)理解和共情孩子,重视孩子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感觉。当父母说要孩子忍忍的时候,真的没有理解孩子的痛苦、烦恼与无助。当老师告诉学生“没有学习的天分”时,真的没有理解这句话给学生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对孩子伤害有多深。(3)帮助学生的时候不能替代学生,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很重要,哪里跌倒自己在哪里站起来很重要,父母可以陪着、护着、等着,不能替代,更加不能讽刺挖苦,随意批评指责,帮助和支持、肯定和鼓励都要落到细节。这样效果才会比较好。

猜你喜欢
冷暴力女儿家长
家庭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遭遇冷暴力,如何“有效”应对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你的冷暴力会耗尽我所有的爱
遭遇配偶冷暴力,你会依法维权吗?(一)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