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社恐”到虚拟“社牛”: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分析

2022-12-21 09:39谢蝶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社交焦虑社恐新媒体

摘要:文章从新媒体出发,结合西方经典媒介理论,通过网络民族志与访谈的方法探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突破过往研究对社交恐惧的病理学定义,即医学、心理学领域的定义,以及过往社交恐惧研究常用的量化方法,即依靠量表进行研究的方法,从传播学视角切入,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对27名有社交恐惧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新媒体的诸多特性对大学生的社交恐惧产生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亦有消极影响。无论是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还是新媒体为大学生带来的创新的社交模式,都对大学生的社交恐惧产生了影响。研究重新定义普遍意义上的社交恐惧,并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提出新媒体语境下缓解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交恐惧;社交焦虑

中图分类号:G206;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19-03

一、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近年来,“社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状态,中国青年报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87.7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社恐”[1]。社交恐惧 (Social Phobia) ,亦称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2],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极度恐惧,如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在可能被他人审视的情境中展现自己(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社交焦虑症导致大学生的线下社交活动受限,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发展和维系亲密的社交关系。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为这些现实中的“社交透明人”创造了新的社交空间,越来越多的“社恐”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随着媒介形态的更替,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涉入“社恐”大学生的生活,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满足了“社恐”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从而对社交焦虑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10.51亿,其中10~19岁网民规模达1.42亿[3],而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之一便是进行社会交往。在此背景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交恐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指出,有12.4%的中学生认为互联网使他们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减少了,长期参与网络社交,必然导致未成年人与现实生活相疏离,带来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4]。

在已有研究当中,关于社交恐惧的研究多集中在医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且大多关注生物学、心理、遗传、家庭社会等疾病成因及相关诊断评估与治疗,少有研究在传播视域下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问题。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交恐惧之影响既是媒介效果领域的核心延伸,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拟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和社会信息处理等理论,采用深度访谈法探究大学生为何以及如何使用新媒体进行社交,新媒体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线下社交恐惧与线上社交恐惧。

二、研究方法

过往对社交恐惧的研究多采用量化方法,基于既定量表,缺乏传播学视角下对“社恐”心理的深描。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社交恐惧的表征与原因,以及新媒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与影响。研究者于2022年6月在我国华东地区某重点大学选取随机访谈对象,最终参与深度访谈的共 27 人。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事先准备了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受访者对社交恐惧的认知和理解、对自我的社交恐惧程度的判断、感到社交恐惧的原因与表现等。

三、研究发现

(一)此“社恐”非彼“社恐”

社交恐惧(Social Phobia)指与他人见面或交流时、被他人观察或盯着看时感到焦虑和恐惧,具体表现为害怕与陌生人相处,包括在他人面前吃喝、写字、签名、使用公共厕所、工作和行走,或只是被他人盯着看,同时也担心被他人看出自己的焦虑、奇怪、脸红、发抖等状况。

不同于医学、心理学所定义的病理学上的社交恐惧,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社恐”程度普遍较低,极少有流汗、发抖等症状,主要是在一定场合中,如公开场合或社交场合,面对特定的人,如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而产生的言语和行为拘束,如不敢看别人、害怕被别人看,以及产生焦虑、不知所措的心理感受。

关于社交恐惧的成因,已有研究提出了生物学视角、行为视角、认知视角和人际关系视角的解读[5]。从自我表现理论看,在社交前或社交过程中,当人们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但怀疑能否给人留下期望的印象时,就会感到社交焦虑。

因为来自他人的印象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被评价和被对待有很大影响,人们想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避免留下其他印象。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希望自己的形象是积极的、是社会上所希望的,但在某些方面,人们希望以其他方式对待。

该理论预测,无论人们希望呈现怎样的形象,都积极地想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不確定自己能否做到,因此社交焦虑的可能性和强度也会提高。自我表现理论解释了社交焦虑的环境和性格因素——既包括引起焦虑的人际环境,也包括个人对社交焦虑倾向的差异。

从人际模式的角度看,解释社交恐惧成因的人际模式主要是无力和防御的顺从模式,包括保持距离、避免摩擦、隐藏自我、普通且顺从等。大学生的社交恐惧,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自我保护,免受社会伤害,如不被尊重、被羞辱等。

从社交恐惧的定义到成因,本研究的发现基于已有研究,又不局限于已有研究。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程度普遍低于病理式的社交恐惧,伴随着尴尬、焦虑等感受,“社恐”成因涉及神经、行为、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本研究探究疫情背景下,新媒体对社交恐惧的影响情况。

(二)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与“社恐”

消息、媒介、受众是媒体的三要素,在新媒体中,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与受众不再被严格区分,而是统称为“信息节点”[6]。从媒介和受众两方面入手,可对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作如下区分:基于信息发出时是否限定接收信息的目标,可分为封闭式传播与开放式传播;基于信息节点发布的不同信息类型以及对传播的权限控制,可分为树状式传播与网状式传播。大学生群体最常使用的及时通信工具,如微信、QQ等便是最典型的封闭式网络传播新媒体。微博是典型的开放式网状媒体,浏览量虽受粉丝数限制,但实际上可通过热门话题、搜索等方式使节点传播信息目标范围无限化,甚至可使信息爆发式传播。可见,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关系密切的是封闭式网络传播新媒体与开放式网状媒体。除了微信、微博、抖音等带有强烈留痕特点的社交关系,匿名社交软件在大学生社交中,也承担起了沟通与交流功能,如近年来兴起的陌陌、探探等软件,可视为开放式传播。

在不同的新媒体传播形式下,大学生的社交恐惧有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非恐惧与他人交往,而是恐惧面对面与他人交往,因此线上社交成了逃避线下社交的一大渠道。有数据显示,43.6%的受访大学生并非完全恐惧社交,而是倾向于社交软件的非接触交流方式[7]。线下社交范围较小,且受限于熟人朋友的眼光和看法,线上社交空间广阔,相对自由轻松。新媒体的封闭式传播形式,在这方面给了大学生群体更大的个人空间,无须面对实在的交往对象,无须公开传达信息,看似限定了接收信息的目标,实则仍有一层媒介在中间,这足以给“社恐”的大学生以心理缓冲和安全感。

不少大学生表示,在匿名社交软件中,不必担心被熟人发现,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这使社交变得简单,使社交压力有所减轻。匿名社交软件不限定信息接收目标的开放式传播,也缓解了大学生面对具体的信息接收目标时的压迫感、自卑感和恐慌感。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大学生除了上网课,日常生活也几乎泡在互联网上。作为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群人,他们沉浸于电子产品,深陷新媒体传播形式,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建立的关注度降低,这加剧了其社交恐惧。

(三)社交模式创新与“社恐”

新媒体扩展了时空观念,即便身体缺位,体验与经验仍可到位[8]。

新媒体将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人聚集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中,让处在不同时间点的人汇合在同一个虚拟场景中。新媒体带来的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衍生,深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同样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两个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叠。受疫情影响,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普遍,跨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新媒体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线上社交包括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就是从百分之百的熟人社交向部分陌生人社交过渡。

现实生活中的陌生人社交对“社恐”的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而网络社会中的陌生人社交则相对简单一些,由于陌生产生的距离感,能够帮助大学生放下过多的担忧与焦虑。大学生可以躲在屏幕后,摆脱现实生活中原有身份的束缚。

研究发现,不少大学生选择在网络上寻找同好,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起来的一群陌生人,会逐渐形成稳定的朋友圈。在固定的朋友圈中,由于新媒体带来的话语权的分散和用户自主地位的提升,“社恐”的大学生借助新媒体表达自己,也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这对缓解大学生的社交恐惧可产生积极影响。

新媒体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交往模式,快节奏、高效率的网络社交,不仅加快了生活节奏,还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交态度。对适应了网络空間中快节奏社交的大学生而言,再次回到现实生活的社交,可能无法适应。

如果将网络中的社交方式平移至现实社交中,不仅会将现实社交带入奇怪的模式,而且会加剧大学生对社交的焦虑与恐惧。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其话语方式呈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对大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不仅会对传统社交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会让日常交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而是在新媒体平台上,自由地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

手机、电脑成了网络社交的主要工具,不少大学生表示,能够通过网络社交,看清自己的生活和自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面对面社交的焦虑和恐惧,在自由自在的线上社交中接触新的社交模式,能对面对面社交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长期看来,依赖线上社交会使面对面社交边缘化,整体而言,不利于缓解大学生的“社恐”情况。

(四)缓解大学生“社恐”的对策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势不可挡,网络社交工具的日常化与普遍化也无法改变,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针对大学生的社交恐惧情况,我们应当正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大学生的社交恐惧。

1.基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制定媒介政策

在媒介政策的制定上,要基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引导大学生参与更多的现实社会交往。在认识层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的关系与作用;在行为层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现实社交活动,勇敢参与面对面社交;在心理层面,要帮助大学生减少对新媒体社交的心理依赖,全面告知新媒体对社交的利弊影响。

2.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在使用和依赖新媒体、改变社交模式的同时,社交恐惧进一步加剧。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焦虑和恐惧问题[9],从认识和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到从行为实践上融洽与他人的关系,再从心理素质层面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学校亦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减轻个人内耗,消除恐惧心理。

四、结语

“社恐”是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状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越来越深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大量研究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考察了大学生的社交恐惧情况,包括成因、评估与治疗等方面,也有少量研究以量化的方法探究了互联网的问题化使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本文则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探究当下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现象,探讨的问题不再是大环境对“社恐”大学生的影响,而是聚焦新媒体的各种特性对“社恐”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旨在推动对新媒体与社交恐惧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思,毕若旭.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N].中国青年报,2021-12-09(01).

[2] 刘兴华,钱铭怡.社交恐惧症的评估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179-181,215.

[3]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2-08-31.

[4] 季为民,沈杰,杨斌艳,等.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350-351.

[5] 刘东台,李小健.社交焦虑障碍发展成因探讨(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5):376-381.

[6] 李兴衡.新媒体的定义及传播形式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2(13):7-10,16.

[7] 黄丹玮,王帝.超四成青年自称“社恐”社交软件成拓圈首选[N].中国青年报,2020-12-21(04).

[8] 陈力丹.新媒体对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J].新闻前哨,2012(6):8.

[9] 徐伟悦.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网络社交焦虑研究[J].大众文艺,2018(12):194-195.

作者简介 谢蝶,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

猜你喜欢
社交焦虑社恐新媒体
我,社恐……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团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新生社交焦虑的实验研究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