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角色的转变及能力提升

2022-12-21 17:24汪锡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媒体融合能力

摘要:文章基于媒体融合背景探讨编辑角色的转变及能力提升。首先从媒体融合的概念、必要性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编辑的基本特征;其次采用问题分析法,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工作面临的信息把关能力较弱、技术对技能的冲击、和作者之间的界限不清楚等问题,提出从单纯产品把关转为新媒体产品深度参与、从单纯连接作者转为对用户的深度分析、从单纯媒体编辑转为全方位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对策,旨在提高编辑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此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媒体融合;编辑;角色转变;能力;新媒体编辑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67-03

一、前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信息获取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对编辑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编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受众的基本需求。对此,编辑人员要及时改变自身理念,实现角色的转变,同时不断创新编辑技术与编辑方法,掌握新媒体产品生产传播的核心技能,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电视新闻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媒体融合概述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

媒体融合指的是各类媒介和内容的融合,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联网时代,90后、00后已成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信息传播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融合发展,借鉴彼此的长处,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互联网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借助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融合传统媒体的细节和宽度,整合现有信息,编辑有社会价值的新闻传递给大众[1]。

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在媒体融合时代立足,编辑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媒体指的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具备一定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媒体。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方便的信息接收手段。基于传统媒体成长起来的新媒体,拓展了大众的信息来源渠道,同时给传统媒体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其自身也存在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融合顺势产生。特别是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媒体行业建立高效完整的信息网络,媒体融合是在此需求下出现的,是推动媒体行业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的基本特征

(一)传播媒介及内容形式多元化

1.传播媒介多元化

媒体融合是传播媒介的整合,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完美结合,采用优势互补的手段,实现统一发展,在不同维度下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要求编辑善于适应不同媒介形式,熟练使用不同网络平台,掌握新技术,合理完成编辑工作[2]。不仅如此,编辑要了解不同信息传播平台的特征及受众对象,为需要传播的新闻信息找到合适的网络平台。

2.内容形式多样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信息的收集从专业记者朝着社会大众过渡。在信息传播形式上,从过去的纯图文形式朝着不同承载形式共同发展的状态过渡。也就是说,编辑要把握采编深度,才能制作出有价值的新闻。

(二)信息丰富化和个性化

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效发展和智能移动设备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符合媒体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具备丰富化、个性化的特点。传统媒体时代,由记者收集信息、编辑信息、发布信息。但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利用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信息,大众也具备发布、传播信息的权力,这增加了信息量,增加了信息的真伪检验和价值分辨难度。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越来越多元,层次、类型更丰富,新闻信息逐渐摆脱传统新闻的束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编辑工作面临更大挑战,编辑要紧跟媒体融合发展脚步,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善于变革,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如此才能做好新媒体编辑工作。

(三)编辑互动性更强

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在实际工作期间,编辑要不断增强自身互动能力。和传统媒体时代的区别是,编辑工作以自身为中心,缺少和社会大众间的互动,受众群体被动接收信息。媒体融合时代,因为平台和技术具备较强便捷性,编辑和受众群体互动的手段越来越丰富[3]。

因此,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编辑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受众群体进行良性互动,以增强受众黏性,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实现角色的转变。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把关能力较弱

传统媒体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更强,归根结底,是因为采编管理和审核工作比较严苛,信息内容会经过反反复复检验,因此其信息的真实程度更高。而新媒体信息的时效性更强,但也产生了不小的弊端。

網络平台的信息承载量巨大,由于新媒体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编辑工作负担加大,每篇稿件的处理时间被压缩,导致部分新媒体编辑无奈之下降低信息把关要求,因此错字错词、虚假信息等问题司空见惯。

此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方式和主体具有多样性,同时追热点成为全部媒体的共识。大部分新媒体编辑为了抢热点话题,会发布一些没有经过核实的信息,从而出现错报、漏报等问题。

而信息把关意识的淡薄和抢占热点话题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媒体不再关注信息内容的打磨,而是盲目制造热点话题,削弱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技术对技能的冲击

在媒体融合时代来临之际,编辑的重点工作是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精准性,并以此为根本,做好标题和版面,将主要精力放在内容的审核和文字校准方面。因此,编辑要学会文字处理和页面排版技能。但是媒体融合时代下,不同网络平台出现,图片、文字、视频、H5等传播形式屡见不鲜。编辑要对文字进行精加工,熟练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实现信息的精准传播[4]。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时代对信息的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也就是说,编辑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新闻敏感度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熟练使用新媒体平台,完成信息的整合和发布,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但事实上,部分编辑没有意识到增强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还是采用传统的媒体思维,不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技能,在内容制作方面比较落后,其技术水准也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和作者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同一信息会通过不同形式发表在不同网络平台上,这就要求编辑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在不同媒介上传播,比如党刊理论文章。

传统模式下的文章是在纸质刊物上发表的,编辑活动到此结束。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比如在微博上发布篇幅较短的观点性内容;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语言通俗易懂的版本;结合文章内容拍摄视频,并发布在抖音、快手等APP上。

媒体融合要求编辑以作者文本稿件为核心,整合内容、调整结构、转换语言,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全方位传播。也就是说,编辑的二次加工是优化、是创作,这很容易导致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一旦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就会影响编辑二次加工的动力。

五、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的编辑角色转变路径

(一)采访

不论是传统媒体记者,还是新媒体记者,采访是其基本工作。传统媒体时代,优秀记者的高质量采访报道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编辑的采访功能日益衰退,部分记者采访能力较低,甚至不会采访。

而在媒体融合时代,这样的编辑注定被淘汰,特别是新型主流媒体的编辑,缺少采编、采访技能将对媒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培养新媒体编辑时,要不断提升采访能力。经过反复实践后,确保编辑掌握采访技能,并积极发扬传统媒体的美好品质,为社会大众传播更丰富的信息。

(二)写作

写作是编辑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和传统媒体存在显著差异,新媒体对稿件的时效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不仅如实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还要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跟踪报道。时效性更强的稿件会让受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因此,编辑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度和快速写作能力,高质量地完成稿件,增强媒体的曝光率[5]。

例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及地方两会,各主流媒体都会派记者到现场进行报道。会议过程中,编辑的基本工作是及时出稿,占据舆论高地,为人们提供最新报道。

(三)编排

媒体融合时代,人们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新媒体让信息接收更方便,同时,新媒体成为谣言的重灾区。近些年来,自媒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对此,专业人员要进行信息导向,减少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作为新型主流媒体的编辑,要增强自身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二次编辑时,要竭力规避文字、信息差错等低等错误,做好信息传播的把控工作,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信息。

六、基于媒体融合背景提升编辑能力的对策

(一)提升专业能力,从单纯产品把关转为新媒体产品深度参与

编辑是否需要具备专业工作能力,是需要对某一领域有深度认知的专家型编辑,还是如实了解不同知识的业务型编辑,自古很难定论。事实上,编辑的专业性比较难以超越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实践人员、民间爱好者,但是编辑不具备专业能力,则难以和作者交流,不能觉察对话中存在价值的选题以及稿件中出现差错的地方。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编辑来选择刊发何种类型的信息,把控和主导信息产品的生产。而新媒体时代,普通群众可以使用微信、短视频平台、网站等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编辑作为把关人的功能日益衰退。因此,编辑要想影响信息产品生产、引导社会舆论、拓展产品链条,深度参与产品策划、生产、传播等环节的工作,[6]就要不断增强自身在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还要具备对话题的敏感度、对碎片信息的整合能力及新技术的使用能力,成为具备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型编辑。

(二)增强整合能力,从单纯连接作者转为对用户的深度分析

编辑和读者、作者一起组建编辑活动场地。在传统媒体中,编辑是整个生产传播工作的根基。编辑提出选题,作者完成稿本,用户虽不能直接参与生产,但可以阅读到相关内容。

然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具备连接性,降低了信息产品的生产门槛,激发社会大众的参与热情。读者不仅是信息产品的使用者,还是生产者。换句话说,编辑、读者、作者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更明显,编辑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不断被削弱。在此情况下,编辑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为读者精准画像、研究读者媒介行为、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选题策划。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互动性。在社交媒体中,整个媒介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过去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已经建立起“交往即生产、生产即传播、传播即交往”的信息产品生产模式。所以,编辑要增进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和读者互动时,分析读者实际需求,挖掘有一定价值的信息,以读者的个人喜好为基础,调整文本内容、价值导向,并对其进行二次加工。

(三)提升策划能力,从单纯媒体编辑转为全方位信息服务提供者

媒体融合突破过去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所有媒体均能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传统党媒,以纸质刊物为主。在媒体融合期间,党媒将自身内容拓展至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对于编辑来说,不同媒介信息产品生成指的是要评价内容本身价值,分析如何在不同平台上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对内容进行角度、语言、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基于此,编辑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不能被束缚在文稿修改工作上,而是要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和信息策划能力,整合当前信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全媒体产品。

七、结语

媒体融合给编辑带来不小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编辑的本职工作还是和过去一样,对相关素材进行二次加工。但区别在于,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出现,新闻信息内容及受众群体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新闻信息内容更加多元化,形式多变,信息来源渠道更多元,信息的真伪也有待进一步验证。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编辑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惠玲.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学术编辑角色转变:以《教育研究与评论》期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9):212-213.

[2] 黄健芳.媒体融合下的新媒体编辑必备素养及角色转变路径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1(12):253-256.

[3] 张益嘉,姜楠.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编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辽宁省期刊编辑知识竞赛”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1):84-86.

[4] 雪莱提·艾提库尔.浅谈融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提升[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16):188-189.

[5] 刘尹明励.浅谈电视台编辑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角色定位及其转变[J].新闻研究导刊,2020(3):394-395.

[6] 巩庆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策略:以县级融媒体编辑工作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1(8):265-266.

作者简介 汪锡平,专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采编。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媒体融合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