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思考

2022-12-24 20:05许海鲸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污染

许海鲸

(上饶市横峰生态环境局,江西 上饶 334300)

当大气中的某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安全标准,达到有害程度的时候,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与展造成影响,甚至于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这就是大气污染的结果。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超标越多,污染也愈加严重。

1 大气污染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所谓大气污染,一般是指在大气中的污染物指标是否超出安全标准,其浓度超过安全标准越高,大气污染就愈加严重,其产生的危害性后果也更为严重。而污染物在大气当中的浓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且不同高度的排放源、不同的气象环境与具体地形环境也会导致区域污染物的浓度的差异。

1.1 气象与气流条件

当气流速度快、风力强劲的时候,大气当中的区域内污染物会更快地扩散以及稀释,从而达到安全标准内的浓度。与之相反,则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很难稀释,出现大气污染现象;并且当气流速度缓慢,此时出现逆温层的时候,会加剧区域内污染物浓度的提高,这也是一些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与事件产生的原因与形成条件。即便区域内的降水会对大气内污染物浓度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是污染物本身却不会消失,而是伴随着降雨或者降雪归于大地,造成土壤污染以及水污染。

1.2 地域与地形条件

一些地形或者地域复杂的环境会形成区域性的热力环流,例如当下我国一些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又比如一些山区中的山谷风现象,以及沿海城市会出现的海陆风现象,这些都是热力环流因为特殊地形而出现,从而导致的现象与具体表现,加剧了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区域内污染物浓度无法产生有效地被稀释与扩散,进一步加重了区域内污染物浓度的增高[1]。

常见的烟气污染是由于烟气的运行经过地势较高的山丘或者地形时,在迎面风的作用下出现下沉作用,从而导致该区域内的区域性污染。并且烟气的运行经过地势较高的山丘或者地形时遇到背面风,容易形成涡流,从而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出现聚集现象,加剧区域内的污染。对于山谷或者盆地地区而言,因为其特殊的地形与地势,导致大气污染物无法产生有效扩散与稀释,例如烟气等一般会在谷底与坡地产生回旋现象;尤其在背风坡面,气流是呈现螺旋状运动的,导致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无法扩散,并且出现聚集,加剧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浓度的提高。并且,山谷与盆地的夜间会出现冷气下降、热气上升,形成逆温现象,从而导致区域内污染物在逆温层的作用下无法稀释与扩散,形成更加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现象。

而对于沿海城市或者临近河、湖、江的城市而言,区域内大气污染物容易受到海风或者湖风影响,在区域内形成污染带。大气污染最开始容易发生在一些工业区以及城市的局部地区,呈现出短时间内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激增,造成人民群众以及动植物受到伤害[2]。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积极采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减少排放源、加速污染物扩散稀释等途径,有效地减轻了大气污染现象。

1.3 排放源的高度条件

现阶段一些工业区或者污染源的排放会使用高烟囱进行排放,目的是有效降低排放的污染物的近地浓度,以及加速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但由于排放源的连续排放,也更容易造成区域更为广泛的大气污染。例如火山喷发会直接形成火山灰大量进入大气,形成大面积的污染,更可能造成全球性范围的大气污染。

2 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

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大气污染源的产生与排放导致的,而这些都是大气污染产生的最大成因。

2.1 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

一般来讲,大气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业活动所导致的。由于工业排放物质种类繁多,并且各种物质的性质都相对复杂,例如烟尘、硫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等,是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之一。

2.2 生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城市居民生活当中需要炉灶制作食物,需要采暖锅炉来实现供暖,这其实就是煤炭以及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从而产生大气污染,这种污染也是持续性并且大量产生的,特别在冬季供暖时,一些严重的城市甚至出现烟雾弥漫,导致城市居民出现咳嗽等症状。

2.3 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

人类活动离不开闪通工具,例如汽车、飞机、轮船等,其作为动力来源的燃料就是煤或者石油产物,尾气的排放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尤其在城市当中,汽车的数量较为庞大,并且相对集中,导致城市内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甚至直接侵害城市居民的呼吸气管,这也是现阶段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3]。

3 大气污染所导致的危害

3.1 就个人而言

科学数据表明,一个成年健康的人类每天需要呼吸的空气质量可达十几公斤,是其每天所需要的食物与水质量总和的几倍之多。当人体呼吸受到污染的空气时,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会直接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以及神经等系统的病变,发生相关疾病。并且当处于污染物无法有效稀释以及扩散的环境当中生活时,人体会更容易患病甚至出现死亡,尤其对于幼儿和老人而言,情况更为严重。当人体长期处于大气污染中,会让污染物长期侵害人体,造成体质下降以及慢性疾病的诱发,危害生命安全[4]。

3.2 就动物与植物而言

对动物而言,当大气受到严重污染,或者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动物直接呼吸污染物,发生中毒,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情况下,当动物处于大气污染的区域当中时,会由于食用了带有污染物的食物或者水源,导致身体产生病变与疾病。而对于植物而言,大气污染会导致植物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出现细胞性死亡,并且是短时间内会表现出细胞性死亡的特征,并且还会导致植物的遗传系统出现问题,出现区域内植物数量降低现象。并且大气污染对于植物的慢性污染还会导致食用植物的动物与人类受到二次污染,出现体内毒素淤积现象。

3.3 就材料而言

现阶段,城市内经济的损失一部分原因是大气污染导致的,其作用形式不一,例如金属的腐蚀、建筑材料的腐蚀、橡胶类物品变得脆裂、艺术品的损害、有色材料的褪色等现象。除此之外,当大气当中的颗粒状污染物由于浓度过高会出现沉积现象,对输电线或者一些电子元件造成损害,尤其当空气当中湿度较高的时候,容易出现短路现象与火灾事故[5]。大气污染物会对材料直接造成磨损损害,或直接、间接的化学冲击,并且时常伴随着电化学侵蚀,导致其受到空气湿度、温度、阳光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3.4 就大气本身而言

当污染物进入大气当中,会直接改变大气本身的性质以及区域内的气候。例如二氧化碳的超标排放会导致区域内出现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颗粒物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降雨降雪增加,出现雾天的概率变高,并且大气污染还会改变大气本身的化学性质,例如酸雨的形成,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是难以恢复的。

4 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加强化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在政策联合实施、信息共享、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监视预警和应急管理联动工作等方面,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地方政府已建立并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对预案,环境监测、气象管理等机构及时根据重点污染物的气象信息报告工作需要,上报有关信息。建立完善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控与质量管理系统,建立自动监测站,强化管理保护,实现每天及时报告环境安全监测资料,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客观、正确。加强指导推进农产品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做好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科技的应用宣传;政府部门还要和各乡镇签订工作责任书,环保部门加大日夜巡逻,加大对城市垃圾秸秆禁烧工作督查督办力度。在当地的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主要新闻媒体,每天及时公布行政区域内城空气质量情况;通过电子政府中心实时发布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质量相关数据、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治污设备使用数据等环境污染源监控数据。有效实现大气污染预防和应急体系化建设[6]。

4.2 优化产业结构,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前,应通过重新调节改善国民经济内部结构,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实施整顿,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总量。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环境污染程度较大的企业,可采取重组兼并的方式,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同时,也兼顾行业的需要。调整城市都市产业布局,并实现都市产业布局合理的发展,已成为分析城市大气环境空间状况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针对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自然特征和条件,综合分析出大中城市的各类污染源数量、污染物形成原因、总量及其变化趋势等,并根据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来源复杂的现状,分析城市内工业煤烟气、民用煤烟气、钢铁产业粉尘、汽车燃油飞灰、飞机扬尘、中国大陆地区扬尘、海洋生物粉尘和海风烟尘等的污染排放来源及数量,以及基于城市大气环境自净机制(稀释扩散、降水洗涤、氧化、还原等)。通过对以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核算,政府部门能够有效掌握城市大气定量(总量)、定点(地点)、定形(范围)、定时(时间)的总排放与污染数量,以数据为支撑提出有关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并提供城市规划大气环境设计对策,明确城市规划的大气环境功能区。政府部门根据城市各功能区的大气环境特征,确保城市大气环境有一个宽松的空间。

4.3 宣传绿色消费

要想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那么国家必须要做好绿色消费宣传,做好对生态环境主管干部、生态环境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技术培训,以增强该企业环保意识,减少企业生产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坏。同时,进行全民环境科普宣传,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打击污染违法活动,使得城市发展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4.4 加强污染源的集中治理,大力削减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环保项目的监管力度,对高能耗、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依法进行关、停、改,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强制执行环境污染防控政策,使其排污量能够在国家排污规定范围之内。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环保工作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地开展生产工艺的创新,利用科技创新技术降低污染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应当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实施环保生产,并针对污染企业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消除污染企业偷排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总量和影响范围。要科学推进城市化建设,以保持对城市土地和机动车资源的合理开发。

4.5 促进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

相关管理部门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对一些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不好的工业项目,需要进行工艺改造并将成果能够有效的投入到企业当中,将创新技术投入到污染企业当中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能够有效使得企业在排放污染能源中符合国家规定等级的污染指标。工业企业还应站在维护生态平衡角度上,根据自身企业特点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落实,对对产生的污染物实现回收处理,综合利用,针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必须采用封闭式生产,并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将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解,达到国家制定的污染排放标准进行气体排放,才能防止污染物排放至大气中。

4.6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城市发展规模

要想有效地控制闪通污染源,那么就必须确定好城市的范围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还需要限制机动车总量,特别是将燃油机动车总量限制在合理水平,不应该任其发展。更要对汽车燃料进行改造[7]。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在大气污染物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所以控制闪通污染源已经成为了目前控制大气污染的必要手段。

5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必须贯彻节能减排政策,塑造新时期的城市产业化新格局。应针对性地开展大气污染排放源控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约束相关企业与个人,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从而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物污染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光学现象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