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驻村青年干部的特质研究

2022-12-27 11:28刘慧敏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5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驻村三农

刘慧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村均衡发展迫在眉睫。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和国家因势利导,向基层农村选派优秀干部开展驻村工作,带领和带动群众发展。此举是党中央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新时代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搭建良好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在脱贫攻坚战中,有20万第一书记、70万驻村干部和几百万基层干部参与其中,他们大多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85后”“90后”。研究驻村青年干部身上的特质,分析驻村青年干部的示范作用,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驻村青年干部身上的特质

我国注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驻村青年干部是振兴乡村的动力之源,力量之源。

(一)坚定信仰定目标

驻村青年干部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矢志不渝,能够紧扣精准扶贫的工作重点,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能够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时不我待地拟定和参与所驻村的发展规划,心无旁骛地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尤其是持续做好对所驻村脱贫户的帮扶工作。

(二)坚忍不拔有干劲

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任务虽然在变,但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与魄力、“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奉献和担当,一直是社会发展进步最需要的精气神。

(三)深情奉献显赤城

他们怀揣真心,奉献乡土,用心做好驻村工作,用实际行动和成效来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根据各个村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画好扶贫蓝图,做好村庄规划,精准结对帮扶,用心发展产业,把村民当成亲人,把贫困户当成家人,用真情为群众办实事。

(四)服务大局有担当

驻村青年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以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扎根农村,深入田间地头,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埋头苦干,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成为群众的知心人。他们对于群众的呼声认真聆听,对于群众的疾苦真情关心,对于群众的问题真心解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

(五)甘于奉献善创新

驻村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全员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放弃了城市优渥的生活,告别家人,服务“三农”,甘于奉献。他们在基层一线帮扶结对子、走访做记录,工作压力很大,“五加二”“白加黑”“8加X”成为工作常态。

(六)求真务实严律己

驻村青年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同广大群众一起干,自觉做到人在村中、村在心中、心在民中,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时做到与群众同甘苦、共忧乐、共奋进。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驻村青年干部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忠实信仰者和矢志践行者。

二、驻村青年干部的示范意义

从国内现代化建设全局看,农业农村仍是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如期实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从国际经验看,拉美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后来发展长期徘徊甚至出现倒退的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三农”建设。因此,想要跨越中等收入水平必须缩小城乡差距。

(一)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完成提供了全方位的准备

进入21世纪后,从2004年至今,党中央连续发布了1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彰显出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也表达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写入党章,将“三农”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人才为本,完成相应的人才培训,处理好留守儿童与老人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产业振兴中去,夯实物质基础吸引广大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实现人才振兴。驻村青年干部通过振兴产业,吸引优秀人才和资源进入农村。为了让古老的农村焕发文明新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有效延续中华文明,重构乡村社会秩序,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文化振兴提升农村的气质,法德同行,道德浸润群众内心。将农村环境整治和创建美丽家园等活动融入广大农村生活,积极宣传卫生清洁、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科学文明的知识理念,人人参与、家家行动,以小单位的家庭带动大单位的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推动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生态振兴。

(二)对于重构新时代乡村核心价值观有引领作用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是村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表现。如果将这种可以实现美好生活的机会留在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么富有创造性、有活力的劳动力还会离开吗?新时代,乡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建设美丽家园,留住乡愁,以此来增强广大群众对家乡对农村的认同感。无论是在城乡搭建产业平台,还是优化生活和发展环境,都在尽可能地缩小城乡差距、留住人才,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愿意服务乡村。驻村青年干部能够激发人才“回流”,留住“外来人才”,团结好“原住民”,激发这三类人群热爱农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真挚感情。同时,通过核心价值观建设,做好人与乡村的融合,消除差异,在包容、接纳、信任的基础上,实现情感认同和价值观的统一。

(三)发挥了新时代青年的示范榜样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到2020年全部实现脱贫,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践证明,在脱贫攻坚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情况下,驻村青年干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全身心投入,坚持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扎根农村,服务群众。他们默默在基层一线工作,发挥了新时代新青年的榜样力量,奏响了新时代新青年的时代凯歌!

脱攻坚战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和国家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的成果。驻村青年干部有耐心、有定力,既学习和吸收国际经验,又根据我国的国情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全球乡村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驻村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