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担当作为开创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局面

2022-12-27 13:19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建国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 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侯建国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重要活动。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做好劳动教育工作的信心决心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河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是劳动教育制度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之后,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中央《意见》精神具体化,重点解决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要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围绕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夯实劳动教育支撑保障、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河北落实方案。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具体措施,保障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如石家庄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南》《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手册》等,实现了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的细化、实化、具体化。

2021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河北省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河北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各市县也相继成立了本地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目前,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服务指导体系初步建成,强化了对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指导。

二是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持续优化。劳动课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我省《实施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大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一个课时。2021年秋季,省教育厅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组织录制了88节视频公开课,创建省级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库,供全省学校免费使用。秦皇岛、廊坊等地还积极进行本地区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和资源库建设,着力保障劳动课程资源供给。从去年9月份开展的专项督导情况看,全省大部分地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做到了全覆盖。一些地方在课程设置研发方面勇于探索创新,强化实践体验,提升育人实效,打造特色亮点。比如石家庄市构建了“必修+渗透+校本”的横向课程体系和“萌芽+成长+绽放”的纵向课程体系,横纵结合、层层推进,确保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系统、全面、有效衔接。雄安新区雄县第三小学设计开发多学科融合、多学段参与的项目化农场劳动课,科学有效、亮点突出。承德、保定、张家口等地学校结合当地特色和区域优势,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相结合,切实推动劳动教育全方位育人。

三是劳动教育基础保障不断强化。师资和场所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当下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各地中小学校按照规定要求,建立了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的学校还根据劳动教育需要,配备了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同时,省教育厅为了持续加强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研究制定了全省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分层次举办了5期学校劳动教育师资培训班。唐山市积极组织开展市、县、校三级劳动教育理论、技能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石家庄市将劳动教育纳入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培训内容,定州市将劳动教育纳入全员培训计划,沧州市、辛集市连续组织多场劳动教育培训会,我省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补充与提质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在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上,各地各学校积极开拓思路,努力克服困难,利用本地本校资源禀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着力拓展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唐山市切实强化政府统筹,2021年市委深改委将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列入年度改革任务,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市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普及率达100%,城镇达85%。邯郸市复兴区、武安市等地结合地区发展特色,积极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1月3日,教育部发来《关于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提示函》,通报了各省劳动教育指标落实进展情况,我省指标率为91%,位列全国第5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个别指标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些地方和学校没有将劳动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认为劳动教育可有可无,没有深刻理解“五育并举”的基本内涵,只将劳动教育看成“一课”而非“一育”。部分学校和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劳动教育浪费学习时间,甚至把劳动教育作为孩子犯错误之后的惩罚方式,这样就让孩子对劳动教育产生抵触的情绪、产生鄙视劳动的意识。

二是教学方式不科学。一些劳动课设计只见教育不见劳动,老师在黑板上讲劳动,学生在课堂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甚至存在网上玩劳动的现象,没有让学生进入真实劳动场景,一些地方还存在坐在教室里上劳动课的问题。对于劳动课而言,有些内容开始可以在课堂、教室里讲一讲,但是所有的劳动课都放在课堂上讲、教室里讲,是绝对不行的。还有一些劳动课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只见劳动不见教育,将劳动教育课上成劳动技能课,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三是条件保障不到位。有的地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有的地方劳动教育实践场地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城市学校的校内劳动实践场所缺乏,问题突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数量普遍偏少,质量不够高,很多基地在功能上难以满足劳动教育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的需要。此外,学生外出参加劳动的安全体系还不健全,需要加快完善。

总体上看,通过努力,同全国一样,我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已经处于“点上有典型,面上还不到位”的发展阶段,要普遍地、真正地开展起劳动教育,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要从政治的高度看劳动教育,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和谋划如何加强劳动教育。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党中央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这是总书记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的新的要求。2021年,我国新修订的《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硬性要求,远远超出了政策的范畴。由此可见,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中央决心、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是政治任务、法律责任。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的核心在于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根基在于人民,必须始终保持与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因此,抓好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下一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关系到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关系到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二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对于河北而言,已经开启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这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奋斗精神的需要,总书记讲话中有23次提到奋斗。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前社会阶段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的中小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但是他们绝大多数生活成长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面对的社会环境、价值观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我们抓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和意义,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品格、磨练意志,传承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三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活动,并强调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劳动,才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这都说明,劳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习成长的必然途径。劳动教育可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利用好国家大力推进“双减”的有利时机,发挥劳动教育实践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优势,通过劳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实现知行合一,这也是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的关键所在。反过来,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双减”工作落地,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在社会上参加劳动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锤炼品格、增长智慧、康心健体、提高审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聚焦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再上新台阶

各地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总体要求,围绕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在课程、师资、场地、安全、保障等方面下功夫,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上再出实招。各地要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办好“劳动周”“劳动月”。要组织开展本地区2022年春季学期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普查工作,对中小学课表进行检查备案,认真做好劳动教育开课情况信息公开,进一步拓展渠道、加强沟通,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开课情况日常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切实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强本地区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指导,加快推动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充分依托本地区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力量,提升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科学性、系统性、衔接性,构建多学科渗透、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根据当地和学校实际,开发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

二是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再加力度。各地要加快补齐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上的短板弱项,坚持“质”和“量”两手抓、双提升。一要摸清底数。对本地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教师配备情况开展全面自查,详细掌握劳动教育教师底数。二要扩充数量。通过招聘外部教师、挖潜内部教师、学校间师资共享、聘任能工巧匠和学生家长等多种方式,继续充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三要提升质量。持续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将劳动教育教师纳入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

三是在拓展劳动教育场所资源上再求突破。各地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要紧盯劳动实践场所不足的瓶颈问题,创新思路、大胆谋划、积极作为,努力拓展劳动教育场所资源。要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建设机制,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践场所建设。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配齐建好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配置相应设备和所需耗材。要实施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县(市、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提升行动,建设区域性劳动实践中心,在功能上能够真正满足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根本要求,为常态化、经常性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保障。要完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实践基地信息库和监管台账,做好实践基地统筹安排和运行监管。

四是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上再抓落实。各地要切实加强劳动实践活动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指导监督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安全教育、风险排查和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坚持正确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方向,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目标要求和基本内涵,注重考察学生思想意识和精神收获,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到评价结果全面、客观、真实。要加强劳动教育督导检查,完善督导办法,将各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责任人考核奖惩的依据。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引导,特别是面向家长做好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事实上,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之间不是对立的,实践证明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并不会影响学科成绩,学生在劳动实践当中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习成绩同时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各地应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三个一”行动:打造一批新经验、新亮点,树立一批新模式、新样板,培育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倡导和宣传“三个一”行动中涌现出的新典型、新做法。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