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奶牛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022-12-28 03:52陈帅张琦琦马国际贾永宏王鹏飞魏淑娟聂林文
中国奶牛 2022年7期
关键词:牛场乳品奶业

陈帅,张琦琦,马国际,贾永宏,王鹏飞,魏淑娟,聂林文

(1.陕西省畜牧产业试验示范中心,咸阳 713702;2.泾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泾阳 713700)

奶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1,2]。本文通过对陕西奶牛产业主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为陕西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1 陕西奶牛产业基本情况

陕西是一个奶牛、奶山羊双奶源结合发展的奶业省份,2020年牛奶产量约占全省奶类总产量的62%,奶牛产业在陕西省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截至2021年末,陕西奶牛存栏26.4万头,同比下降4.2%;牛奶产量104.6万t,同比下降3.7%;泌乳牛日均产奶量33.1kg,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4kg,同比增长6.09%[3]。全省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规模奶牛场机械化挤奶率达100%,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TMR)普及率达90%以上。从奶牛养殖区域分布来看,关中地区是奶牛养殖的主产区,存栏量占到全省奶牛存栏的88.8%,陕北地区的奶牛存栏量占到10.3%[4]。但是近年来陕西奶牛产业多项生产指标有所下降,曾经的优势特色产业已经在全国沦落为第三梯队。

2 陕西奶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国各地奶牛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有些省份则表现得较为坚挺,有些省份甚至还呈强势增长。按照奶牛产业每4年一个周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陕西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的降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奶牛产业萎缩程度比较严重,存栏量与奶产量徘徊不前。2015-2021年底,全国各地奶牛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但是有些省份表现得较为坚挺,有些省份甚至出现逆增长,而陕西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奶牛存栏由25.5万头增长至26.4万头,增加0.9万头,存栏量全国排名由第7位下降到第12位,奶产量由112.34万t下降至104.6万t,全国排名由第7位下降到第9位[3]。分析其原因,除了有生鲜乳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使得乳制品行业盈利水平出现恶化的全国普遍原因以外[5],还有以下原因:

2.1 缺乏政策资金支持,行业热度持续降温

近年来,陕西畜牧业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奶山羊上,对奶牛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中央资金对陕西省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项目分别支持1 500万元和1 200万元,而省级财政对奶牛产业发展没有任何政策资金支持,致使养殖场扩群增栏意愿不强。相比之下,内蒙古自治区多年来持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支持良种引进、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场改造提升及饲草种植、设备购置等多个项目,实现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黑龙江对建设存栏1 200头以上规模场按照政府、乳企、牧场5:3:2的比例予以财政支持,稳定发展家庭牧场和1 000头左右的中型规模化牧场,促进奶牛养殖转型升级;宁夏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对奶业所需土地、饲草料、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等给予支持,使得宁夏奶业迅速崛起。

2.2 缺乏统一规划指导,育种工作停滞不前

现代的奶牛育种理念认为,牛群遗传品质的持续改进必须强调平衡育种,世界奶业发达国家都将繁殖、体型、长寿性等重要功能性状纳入到选择指数中[6]。据调查,因缺乏统一的育种规划和指导,陕西省奶牛育种改良工作呈现出各牛场各自为战的状态,目前全省90%的规模化牛场均未制定奶牛群改良育种计划,不重视选种选配、改良目的不清,已成为制约陕西奶牛良种化进程的一大障碍[7]。

2.3 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应用不足,对生产管理指导不够

2020年,全国生产性能测定参测牛只129.9万头,占全国牛群总体的12.45%;陕西参测牛数量3.0万头,占全省奶牛存栏的10.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8-2021年的13年时间,陕西参测牛场仅由6个增加到28个,参测奶牛头数由2 414头增加到30 357头,约增加了2.8万头,与河北、河南、山东等奶业大省相比较,在参测牛场数量、参测奶牛头数和日均单产等数据的增加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可用于遗传评估的个体记录规模和奶牛群体规模不匹配[3]。由于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应用面窄,数据解读不深入,对奶牛和牛群的状况不能进行科学的评估,因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8,9]。

2.4 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制约了产业长远发展

与全国的情况相同,陕西省乳制品零售价格与原料奶价格之比不合理,反映出奶牛养殖户的分配地位较低,这已成为当前制约陕西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和奶业振兴的重要因素[10]。长期以来,奶牛养殖场与乳品加工企业基本上是一种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已严重制约了陕西奶牛业的发展。目前,陕西省年生鲜乳总产量约175万t,和省乳制品加工业年处理生鲜奶能力300万t相比,存在125万t的缺口[11]。产销衔接不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5 环保压力增大,从业门槛日益抬高

我国畜禽养殖粪污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12,13]。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粪污排放量不断增加,畜牧养殖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4]。近年来,资源环境对陕西奶牛产业发展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据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统计,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粪污产生量约5 000万t,牛场粪污产生量300多万t。从区域看,关中地区粪污产生量占全省总量的50%,陕南占30%,陕北占20%。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产业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过度集中,使得关中地区土地承载和环境保护面临严峻考验,在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形势下,新建牛场取得环评和土地审批等手续有很大难度,近年来淘汰的牛场数量远大于新建牛场数量。2018年中央加大环保督查力度,许多牧场因环保不达标被关停,奶牛存栏数量进一步下滑。

3 陕西奶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奶业战略地位,完善社会服务和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进口量逐年增加,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奶牛产业,是现代农业稳产保供,补短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奶源自给,保证奶瓶子握在自己手里的必然选择。应当充分认识奶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土地出让、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政策,扶持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整合利用现有技术资源,逐步完善健全县级以下技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技术、防疫培训,提高奶农的饲养管理水平。

3.2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良种化水平

良种化程度低是目前制约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要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快奶牛新品种、新品系培育,促进育繁推一体化,打造高产奶牛核心育种群,加快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建设。加大地方品种选育力度,建立健全种畜遗传评估体系,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良种登记,完善良种系谱档案,建立良种遗传基因库,提高良种覆盖率。充分利用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升奶牛单产水平。

3.3 强化产业链条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一体化

奶源基地和加工一体化是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牛奶生鲜易腐,生产加工不可脱节,这决定了奶业最应该实行一体化经营[15]。国内外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才能理顺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利益关系,把奶业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规范牛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秩序,保障奶源基地的稳定,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16]。为此,要大力推进奶业一体化经营,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奶牛养殖存量整合,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建设加工厂,从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拓展,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不断健全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奶业组织化程度。

3.4 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奶牛生产优势区

陕西省关中地区奶牛养殖量目前接近饱和。短时间来看关中作为奶牛养殖区域主产区不会动摇,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治理等因素制约,关中奶牛养殖今后的重点主要是稳定与提质增效。随着全国畜牧业“西进北移”,陕北地区未来奶牛养殖发展空间巨大。要进一步优化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核心区,发挥奶畜大县带动作用,充分挖掘奶畜生产潜力,建设优质高产奶牛核心区;引导奶牛养殖向北部转移,发挥陕北土地和饲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榆林北部地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未来榆林地区将可能成为陕西省奶牛产业发展的黄金区域,最近定边县中垦乳业6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的建设就是开端。

3.5 促进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潜力

乳品的消费量和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奶牛产业发展的最大利好,就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从全省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以来,奶类在主要食品中的增幅最为明显[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饮食结构和消费理念改变,奶类消费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积极倡导居民饮食健康营养理念,鼓励乳品消费;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秩序,规范乳品加工品价格,吸引居民消费,让居民喝上“实惠奶”;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乳品质量监测体系,让居民喝上“放心奶”,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潜力。

猜你喜欢
牛场乳品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