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领导观与现代家族企业伦理的契合性研究

2022-12-28 11:47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才观儒家思想家族企业

谢 然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引言

普华永道于2020年对全球家族企业进行调研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5%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实现销售额增长,而全球平均值则为55%。此结果在预料之中,中国民营企业对国家GDP的贡献日益增加,贡献率预计超过60%,其中,85%属于家族企业[1]。这说明了家族企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对家族企业发展问题的前因相关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发现,职业管理人员引入问题、融资问题、企业制度问题[2]、没有专业的企业文化问题、家庭观念较强问题[3]等因素都会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但上述研究较少关注儒家领导观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留下了探索空间。

在若干种的领导类型中,Rensis Likert发现了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1)剥削性/权威性;(2)仁慈/权威;(3)协商性;(4)参与式[4]。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儒家的领导风格,成中英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儒家领导力的新模型:基于人们意志的法律——刑法典+美德——礼制——人们拥有并表现出道德品质。这个模型致力于确立一个经济、科技、政治甚至宗教信仰全球化的道德世界[5]。此外,家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领导伦理是一个时刻存在而且越发严重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伦理问题越发凸显,以安然、世通为代表的世界企业的恶意欺诈、行贿舞弊、假账丑闻,“9.11”事件暴露出来的政府失职、违约失信等[6]。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被大规模数据化,治理时依靠人工智能进行甄别,难免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做出违背人类伦理的选择[7]。因此,进行儒家伦理管治将成为未来家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选项。

儒家领导观适应现代家族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结果表明,儒家伦理通过传达“慎独”的“修身”观念减少代理成本和剩余损失[8];其次,儒家伦理能在一定形式上改善信息环境和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9];再有,儒家伦理可能成为“节制”资本追求利润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力量[10]。此外,儒家伦理促进慈善事业的作用在家族企业表现更为突出[11]。

从学术界对以上影响因素的考察来看,有些部分仍然有待进一步探讨。例如,度量儒家思想对企业伦理的影响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争议(诺思,2008)。此外,现有文献为现代领导伦理提供新的视角,但上述研究尚缺乏理论框架支持儒家领导观对现代家族企业伦理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进行框架分类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企业人性化领导、现代企业信用管理伦理、现代企业家价值取向、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积极且重要的影响。

二、儒家领导观与现代家族企业领导的契合性

1.儒家人才观与现代企业人性化领导相契合

现代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所拥有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目前的人才体系是在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才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才观对现代人性化领导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虽然儒家提倡的“选贤任能”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对现代人才选拔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今的人才选拔应当秉承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出符合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求贤若渴、知人善用的人才观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的人才标杆。现代企业人性化领导是包容性领导,是一种善待员工的积极领导风格[12]。领导者给予员工适当的主动权,第一,体现领导对员工的信任;第二,提升员工对领导的认同感[13];第三,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和增强员工的建言行为[14]。

如果将儒家思想中的“任人唯贤、礼贤下士”付之于实际,那么现代企业人性化领导就会有效确立,那些任人唯亲、嫉贤妒能的狭隘的人才观得以遏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可得延续,依靠的是被领导者是否接受领导者的管理,只有实施人性化领导才能挖掘出人的潜能,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2.儒家诚信观与现代企业信用管理伦理相契合

“信”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论语十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信”的重要性(《论语·为政》)。在这些叙述中,“信”通常与“诚”相联系,延伸为“诚信”“信用”等。在儒家思想中,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又如“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儒家诚信观衍生出来的契约精神就会提升企业在劳动合同签订、员工保险购买中的表现[15]。现代企业的信用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道德形象,而企业的道德形象与企业的诚信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具体体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和热衷于公共事业。

儒家思想之下的诚信是“君子养心莫于诚”(《荀子·修身》),是从自我做起的诚信,最终会获得别人的信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相互信任是需要的。此外,儒家诚信思想将有助于抑制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或隐匿坏消息等行为,使其更加及时、客观地披露公司真实经营情况,从而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引发崩盘[16]。因此,企业应当建立高度信任动态体系,以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3.儒家义利观与现代企业家价值取向相契合

儒家思想倡导“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就是讲利也是落实到义上面,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儒家做的是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在儒家看来,义和利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价值选择关系。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中都有体现。此外,儒家还认为,“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左传》),在实现义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1]。现代企业家价值取向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第二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第三是实现企业价值和创新发展。企业内部的文化决定企业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企业特有的经营和管理理念[17]。

儒家义利观多层次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构建社会责任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在互利共赢的中间标准应当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适用标准。当今企业缺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企业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在追逐利润的同时懂得回馈社会,树立博爱和公正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企业主动承担慈善事业责任[18]。

4.儒家社会责任与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相契合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所以自创立之日起,就有匡时济世的使命感。它所提倡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企业、对社会乃至国家都要负有责任,理想情况是“以天下为己任”,如《礼记·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代企业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性或公众性的产品和服务,塑造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卓越责任绩效的企业形象,以共创共享为目标,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

儒家文化深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之中,通过发挥道德约束和行为引导功能与其在内容上相契合,并且该种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儒家文化的非正式作用和市场制度的正式化作用[20],能够有效地降低不确定风险,减少机会主义,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21]。

三、结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现代企业伦理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对现代企业管理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儒家领导观对现代家族企业伦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人性化领导可以从儒家人才观吸收经验:广纳人才,礼贤下士;家族企业信用管理可以从儒家诚信观中学到:以诚待人,相互信任;现代企业价值取向可以从儒家义利观得到启示:以义取利,实现价值;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与儒家社会责任相融合:以天下为己任。本研究对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系社会和谐进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本文发现,儒家领导观对现代家族企业管理伦理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本文期望能够为推动儒家领导观在现代家族企业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人才观儒家思想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机制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探讨
家族企业价值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浅谈《三国演义》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