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炮制工艺及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2022-12-28 00:26宫静雯徐瑞杰屈凌芸毛春芹郭志俊陆兔林张科卫
中草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乌头附子生物碱

宫静雯,季 德#,徐瑞杰,李 昱,薛 蓉,屈凌芸,毛春芹, 2,高 波,郭志俊,胡 雨,陆兔林, 2*,张科卫*

·药剂与工艺·

基于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炮制工艺及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宫静雯1,季 德1#,徐瑞杰1,李 昱1,薛 蓉1,屈凌芸1,毛春芹1, 2,高 波3,郭志俊3,胡 雨4,陆兔林1, 2*,张科卫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中医外用药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3.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10 4. 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 235000

采用主观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炮制工艺,探究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考察结果,以煮制时间、水漂次数、蒸制时间、干燥温度为主要因素建立正交实验,通过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最佳炮制工艺参数。采用HPLC法对各炮制环节的附子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比较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在质量分数20%以上的胆巴溶液中浸泡能达到防腐的目的,且浸泡20 d以上附子的质量相对稳定。黑顺片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煮制时间8 min,水漂次数4次,蒸制时间3 h,干燥温度60 ℃;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总量逐渐降低,泡胆和漂洗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煮制和蒸制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实验优化所得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炮制过程中各环节对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探讨黑顺片的现代炮制方法提供参考。

黑顺片;主观评价层次分析-熵权法;炮制工艺;含量测定;成分变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1-2],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黑顺片作为附子炮制品之一,具有抗炎、镇痛等功效[3-4]。目前《中国药典》2020年版以及各地方炮制规范中尚未规定具体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参数,在现代实际加工中,常出现加工过程不统一造成市场上流通的黑顺片质量参差不齐,炮制不及或过度的现象,对临床用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亟待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工艺过程规范化和工艺参数客观化。附子的药效与毒性并存,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5-6],且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远高于单酯型生物碱[7],而炮制后双酯型生物碱质量分数降低,部分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8]。但由于黑顺片的炮制工艺环节众多,目前各炮制环节对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转化和流失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主观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客观评价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的炮制工艺参数,采用HPLC法对黑顺片关键炮制节点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分析6种酯型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厘清炮制工艺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对黑顺片炮制过程的质量变化和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KQ-500B型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HZ-D(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RE-200A型旋转蒸发仪,南京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1650-W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MS-105D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FA1104N型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对照品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质量分数≥99.36%,批号19062701)、苯甲酰乌头原碱(质量分数≥98.75%,批号20092906)、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质量分数≥98.23%,批号20091402)、新乌头碱(质量分数≥98.84%,批号20091403)、次乌头碱(质量分数≥97.50%,批号20062404)、乌头碱(质量分数≥98.46%,批号20092804)均购自南京金益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批号20201103,购自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乙腈(批号JA113030)、四氢呋喃(批号l1083001023),色谱纯,购自默克股份两合公司;乙酸铵,批号20201210,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批号1801101,购自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附子,批号20210629,购自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建伟教授鉴定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附子炮制用胆巴,批号202106032产品符合川食药监注[2012]9号,购自四川金卓筒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黑顺片炮制工艺研究

2.1.1 黑顺片的炮制方法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浸漂,纵切成厚度约0.5 cm的附子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红糖水菜油混合溶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1]。

2.1.2 外观性状评分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黑顺片项下的性状描述,选择色泽、质地、气味3个指标为考察对象,对制得的黑顺片各批次样品外观性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黑顺片外观性状的评分标准

2.1.3 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临床中,黑顺片常以水煎为主入药,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1]浸出物测定法四部通则(通则2201)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按干燥品计算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2.1.4 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urospher®Star LP RP18endcapped(250 mm×4.6 mm,5 μm),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1]附子项下含量测定方法,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每1升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程序:0~48 min,15%~26% A;48~49 min,26%~35% A;49~58 min,35% A;58~65 min,35%~15% A;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5 nm;进样量10 μL;混合对照品和黑顺片样品在235 nm波长下的色谱图见图1。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黑顺片粉末(过三号筛)约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3 mL,精密加入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300 W、频率40 kHz,水温在25 ℃以下)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异丙醇-醋酸乙酯(1∶1)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 mL,40 ℃以下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精密加入异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3 mL溶解,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2-苯甲酰乌头原碱 3-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4-新乌头碱 5-次乌头碱 6-乌头碱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溶液制备成分别含苯甲酰新乌头原碱70.490 μg/mL、苯甲酰乌头原碱15.015 μg/mL、苯甲酰次乌头原碱14.97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4)含量测定:取按“2.1.4(2)”项下方法制备的各黑顺片供试品溶液,采用“2.1.4(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各成分的峰面积,按干燥品计算3个成分的质量分数。

2.1.5 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

(1)色谱条件:同“2.1.4(1)”项下色谱条件。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2.1.4(2)”项下。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溶液,制备成分别含新乌头碱14.730 μg/mL、次乌头碱14.610 μg/mL、乌头碱6.961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4)含量测定:取按“2.1.4(2)”项下方法制备的各黑顺片供试品溶液,采用“2.1.5(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各成分的峰面积,计算双酯型生物碱的质量分数。

2.1.6 AHP-熵权法计算复合评分

(1)AHP确定权重系数(W):层次分析法是1种将复杂事件系统化和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其优点是根据主观经验判断各指标先后顺序,建立目标-指标-方案层次结构模型。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确定因素相对于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建立每一层次因素的判断矩阵,求得合理有效的W[9],可适合中药多指标综合评分中W的确定。根据文献研究[10-12]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将各指标W予以量化。《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量下限和双酯型生物碱的总量上限,双酯型生物碱是附子及黑顺片的毒性成分,同时是强心、抗炎镇痛的药效成分[5-6],炮制过程中要避免加工过度导致双酯型生物碱完全消失。根据预实验结果,正交工艺的各组合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规定。由于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以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并优先排序,3种单酯型生物碱分别作为评价指标赋予相同W

本实验根据文献研究[9-11]中以及预实验结果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将各指标W予以量化,确定各指标优先顺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外观性状,并赋予各项指标的相对评分,指标成对比较的判断优先矩阵见表2,根据幂法计算各指标的W。得到W后需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一致性检验参数max=6.0,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y index,CI)=0.0,随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CR)=0.0<0.1,表明该矩阵具有一致性。

表2 6项评价指标成对比较优先判断矩阵及Wj

(2)熵权法确定W:熵权法相对主观赋权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精确度,且算法简单,是1种客观赋权法[13]。将第个试验的个评价指标数据利用离差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Y),计算概率矩阵(P)。按下列公式计算指标信息熵(H)及熵权系数(W)。

Y=(X-min)/(max-min)

H=−PlnP,=1/lnW=(1-H)/(1-H),0≤W≤1,W=1

由公式可知,信息熵越小,熵权系数越大,即X值相差越大,表明该指标传递的信息量越多,作用越大,其权重越大。各指标的HW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6个评价指标的Ht和Wt

(3)AHP-熵权法计算复合评分:AHP法属于主观赋值法,在根据决策者意图确定权重方面比客观赋权法(熵权法)具有更大的优势,但存在主观因素对整个过程影响较大的问题;采用熵权法有着客观优势,但不能反映出参与决策者对不同指标重视程度。因此,采用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能够弥补单一赋权带来的不足[14-15]。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指标的复合权重系数(Z)。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的Z分别为0.037、0.085、0.122、0.110、0.200、0.447。根据Z,得到综合评分()。

=0.037×100×(外观性状/外观性状最大值)+0.085×10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大值)+0.122×100×(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最大值)+0.110×100×(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最大值)+0.200×100×(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最大值)+0.447×100×(双酯型生物碱总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最大值)

2.1.7 单因素考察 传统的黑顺片炮制过程中,泡胆、蒸煮等因素都会影响黑顺片中的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以性状、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及比值[16]等指标,对胆巴质量分数、浸泡时间、煮制时间、水漂次数、蒸制时间、干燥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每个单因素考察试验平行考察3次,取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1)泡胆工艺:考察附子浸泡的胆巴质量分数(10%、20%、30%、40%)和浸泡天数(10、15、20、25、30 d)对附子防腐效果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低质量分数的胆巴溶液(10%、20%)在室温下分别于7、10 d出现霉菌,因此选择质量分数20%以上的胆巴溶液进行泡胆可达到防止腐烂的目的;30%、40%胆巴溶液浸泡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下降趋势明显,10 d后趋于稳定,降低率达到92.9%、90.6%;双酯型生物碱含量20 d后趋于稳定,降低率达到38.7%、39.0%。因此后期实验均选择质量分数30%的胆巴溶液浸泡20 d的附子进行实验。

(2)煮制时间:经实地调研,选择煮制时间为5、10、15、20 min进行单因素实验,观察附子性状特征,测定生物碱含量变化,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煮制时间对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影响很小。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规定的煮制终点“透心”为指标,煮制5 min后尚未透心,煮制20 min后药材“伤水”;煮制10~15 min符合性状要求。因此,选择10 min作为最佳煮制时间。

(3)水浸漂次数:确定煮制时间10 min,设置24 h内水漂次数分别为1、2、3、4、5、6次,考察水漂次数对浸泡液中Ca2+含量及黑顺片中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6。下降率计算公式为下降率=(下降前的含量数值-下降后的数值)/下降前的数值。相较第1次漂洗,漂洗2次后浸泡液中Ca2+含量下降13.3%,第3、4、5次下降率,分别为86%、87%、90%,漂洗3~5次均可基本漂尽盐分;随着水漂次数的增加,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均逐渐降低。

表4 泡胆工艺对黑顺片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n=3)

表5 煮制时间对黑顺片性状及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n = 3)

表6 水漂次数对浸泡液中Ca2+含量及黑顺片中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n = 3)

“−”未检出

“−” not detected

(4)蒸制时间:设置蒸制时间分别为2、3、4、5 h,考察蒸制时间对黑顺片中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7。经实验发现,蒸制2 h后均符合“油面、有光泽”的性状要求;蒸制过程中,主要是双酯型生物碱向单酯型生物碱转化过程,以达到炮制减毒的目的,且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随蒸制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单一比较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难以客观全面反映黑顺片质量,根据文献研究[16]计算3种单酯型生物碱总含量与3种双酯型生物碱总含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可认为其品质也相对更优。因此,以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比值为指标进行蒸制时间的选择。蒸制2~3 h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比值呈上升趋势,3~5 h呈下降趋势,在蒸制3 h时达到最大值。因此,选择3 h作为最佳蒸制时间。

(5)干燥温度:设置干燥温度分别为55、60、65、70、75 ℃,考察干燥温度对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质量分数比值的影响,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干燥后的黑顺片性状、含量测定及水分等检查项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且不同温度下酯型生物碱含量差别不大;55~60 ℃时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呈上升趋势,60~75 ℃时含量比逐渐下降,干燥温度为60 ℃时含量比最大。因此,选择60 ℃作为最佳干燥温度。

表7 蒸制时间对黑顺片中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n = 3)

表8 干燥温度对质量分数比值的影响(, n = 3)

2.1.8 正交试验设计及复合评分结果分析 取附子药材9份,每份500 g,浸泡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后,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浸漂,纵切成厚度约为0.5 cm的附子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红糖水菜油混合溶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根据文献研究[17-18]及前期单因素实验,将煮制时间(A)分别设定为8、10、12 min,切片后24 h内水浸漂次数(B)分别设定为3、4、5次,蒸制时间(C)分别设定为2、3、4 h,干燥温度(D)分别设定为55、60、65 ℃。按表9进行试验设计并测定各项指标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见表9,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见10,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1。

方差结果显示,黑顺片炮制工艺中各因素对AHP-熵权法影响程度大小为C>A>D>B,根据方差分析与直观分析,最佳炮制工艺为A1B2C2D2,即煮制8 min,24 h内水浸漂4次,蒸制3 h,60 ℃干燥7.5 h。

2.2 最佳炮制工艺验证

取附子药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制8 min后达到透心,捞出后水漂,纵切成厚约0.5 cm,24 h内水浸漂4次,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制3 h出现油面、光泽后,取出,在60 ℃的温度下干燥7.5 h,即得。按照优选出的黑顺片最佳炮制工艺条件平行制备3份样品,分别测定各指标的含量及外观性状,RSD值均小于3.0%,说明该工艺合理可行,结果如表12所示。

表9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表10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表11 方差分析

2.3 黑顺片炮制过程中6种生物碱变化分析

2.3.1 样品制备 根据AHP-熵权法优选出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参数,分别称取炮制过程各节点(生附子、胆附子、煮附子、漂附片、蒸附片、黑顺片)样品干燥打粉。

2.3.2 色谱条件 同“2.1.4(1)”项下色谱条件。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同“2.1.4(2)”项下。

2.3.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对照品适量,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溶液制成上述6种成分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表12 黑顺片炮制工艺正交验证结果

2.3.5 含量测定 取各炮制节点样品粉末,按“2.1.4(2)”项下方法制备各样品对应的供试品溶液,采用“2.3.2”项色谱条件测定各成分峰面积,计算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见表13。

(1)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变化规律:由表13可知,泡胆工艺和漂洗工艺后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下降;煮制和蒸制之后,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

表13 各炮制节点附子样品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n = 3)

“−”表示低于检测限,下表同

“−” means below detection limit, same as below tables

(2)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含量变化规律:由表13可知,炮制过程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呈下降趋势;乌头碱含量在煮制后呈下降趋势。

(3)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由表13可知,在黑顺片的炮制过程中,生附子单酯型生物碱与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最高;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泡胆和漂洗降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煮制和蒸制升高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泡胆后,单酯型生物碱比生附子降低86.3%,双酯型生物碱比生附子降低22.0%;煮制后对比胆附子,单酯型生物碱增长54.2%,双酯型生物碱降低11.6%;清水浸漂后,相比煮附子,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分别降低75.3%、88.3%;蒸制后发现,与上一步骤相比单酯型生物碱增长267.5%,双酯型生物碱降低85.2%。

3 讨论

附子中单酯型生物碱药效活性较强,双酯型生物碱是活性成分兼毒性成分[19-20],需炮制后入药。传统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加工步骤繁琐,多炮制工序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泡胆时间和泡胆质量分数都对附子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发现,不同质量分数胆巴溶液下,双酯型生物碱在浸泡10 d时呈升高趋势,浸泡15 d时逐渐下降,在浸泡20 d时含量基本稳定。根据文献研究[21-22],推测在胆巴浸泡的湿热环境下,附子酯型生物碱成分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转化,导致双酯型生物碱成分含量异常。新鲜的附子易腐烂,产地采收加工时需胆巴浸泡防腐保鲜。但胆巴中所含大量钙、镁等金属离子,对人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有一定毒性和刺激作用,需在后续工艺中漂洗去胆。

本实验研究发现,泡胆和漂洗工艺均导致单酯型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流失严重,经胆巴炮制后的附子常温清水冲洗也会导致附子中的有效成分流失;且随着漂洗次数的增多,胆巴残留量和酯型生物碱含量也逐渐降低。文献研究[23-25]发现,以无胆炮制工艺也能够较好的保留有效成分、降低毒性成分,“去毒存性”能力较好。在解决附子产地加工防腐问题的前提下,没有胆巴浸泡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可以进行更好的推广,从而提升黑顺片在临床应用的药效。通过产地调研及文献研究发现,胆巴浸泡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新鲜附子的腐烂。本研究结果发现,新鲜的附子在质量分数30%的胆巴溶液浸泡20 d能够达到较好的防腐效果,能够对实际生产中胆巴用量及浸泡时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有效规范黑顺片泡胆过程,保证黑顺片炮制规范,质量可控,便于后期运用在加工生产中。

在煮制和蒸制过程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上升,原因可能是在加热条件下双酯型生物碱易水解为低毒或无毒的单酯型生物碱或醇胺型生物碱;而在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蒸制后仍旧提升显著,与谭茂兰等[26]基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选择蒸制附片的研究发现相同,说明单酯型生物碱的不完全来自于双酯型生物碱,也可能有其他的转化途径。后续可通过UPLC-Q-TOF-MS分析对比蒸制前后的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进一步挖掘单酯型生物碱的生成途径。研究表明,蒸制工艺在黑顺片的炮制工艺中是关键一环,叶强等[27]研究发现蒸制工艺能够提高附子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但蒸制时间过长也可能造成生物碱成分的流失,因此选择合适的蒸制工艺参数对附子的炮制能够起到更优的效果。

目前,胆巴浸泡为现行国家标准中收载的黑顺片炮制步骤,且由于采收期、生产设备及要求的限制,附子防腐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黑顺片产地加工仍需要泡胆储存。传统的黑顺片炮制工艺没有明确统一的工艺参数,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以最优化的炮制工艺在减毒的同时保证有效性是黑顺片炮制工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研究以3种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作为评价指标,结合AHP-熵权法实现主客观内在统一,削弱主观评价的随机性和客观评价的局限性[28],优选出的黑顺片炮制工艺,既能够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对于黑顺片含量测定的要求,又在降低毒性的前提下保留双酯型生物碱成分。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黑顺片炮制工艺中各关键节点,探讨6种酯型生物碱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各炮制工艺对酯型生物碱类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现代炮制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20: 200.

[2] 昝珂, 过立农, 马双成, 等. 附子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J]. 中国药事, 2019, 33(7): 767-773.

[3] 蓝鲜艳, 周畅玓, 毛敏, 等. 附子不同炮制品的相关差异及临床合理选用探讨 [J]. 中成药, 2021, 43(4): 994-997.

[4] 熊秋韵, 李梦婷, 缪璐琳, 等. 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镇痛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 33(1): 123-127.

[5] 陈思, 李武宏, 陈啸飞, 等.附子生物碱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J]. 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10): 1709-1717.

[6] 熊亮, 彭成, 缪璐琳, 等. 基于“毒-效整合分析思路”探讨有毒中药附子的物质基础 [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11): 2568-2578.

[7] 杨洋, 杨光义, 冯光军, 等. 附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效毒理学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 30(11): 2724-2727.

[8] 陆浩伟, 郑琴, 郝伟伟, 等. 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水解转化规律研究 [A] // 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暨中药标准化战略与产学研合作发展论坛论文集[C]. 武汉: 广州医院集团, 2010: 107-111.

[9] 肖晓燕, 苏联麟, 陈鹏, 等. 基于正交试验及AHP-综合评分法优选酒黄精炮制工艺及调节免疫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23): 6391-6398.

[10] 夏飞, 曹静静, 冯婕, 等. 无胆附子炮制工艺开发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1, 39(3): 54-60.

[11] 马学梅, 王玉真, 高爽, 等.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优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提取纯化工艺 [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 46(11): 2391-2396.

[12] 林华, 方莉, 龚又明, 等. 附子高温烘制工艺的正交试验追加法优选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6): 1382-1385.

[13] 迪丽美合日·迪力夏提, 杨梅, 陈良, 等. 基于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二陈桑贝止咳颗粒提取工艺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 56(3): 74-79.

[14] 张桂梅, 岳珠珠, 王慧楠, 等. 基于AHP-熵权法结合色差原理评价不同辅料大米对米炒党参饮片的影响 [J]. 中草药, 2021, 52(24): 7447-7454.

[15] 钱怡洁, 皮文霞, 朱广飞, 等. 基于熵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 [J]. 中草药, 2021, 52(22): 6816-6824.

[16] 张定堃, 王伽伯, 杨明, 等. 中药品质整合评控实践: 附子品质综合指数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40(13): 2582-2588.

[17] 王涵, 高盼盼, 李天, 等. 隶属度法优化黑顺片炮制工艺研究 [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1, 37(3): 26-33.

[18] 侯新莲, 刘杰, 周鑫, 等. 泡胆和漂洗炮制环节对黑顺片质量影响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7): 1626-1628.

[19] Liu H, Shao S, Xia H,. Denudatine-type 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n aqueous extract of the lateral root of[J]., 2021, 23(7): 615-626.

[20] Luo C M, Yi F L, Xia Y L,.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lateral root ofDebx. (Fuzi):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ine alkaloids and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 analysis [J]., 2019, 42(5): 980-990.

[21] 赵纳, 侯大斌, 刘向鸿. 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乌头总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J]. 中药材, 2011, 34(1): 39-42.

[22] 陈荣昌, 孙桂波, 张强, 等. 附子炮制减毒的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15): 237-241.

[23] 侯新莲, 刘杰, 周鑫,等. 泡胆和漂洗炮制环节对黑顺片质量影响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2020, 31(7): 1626-1628.

[24] 夏飞, 曹静静, 冯婕,等. 无胆附子炮制工艺开发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1, 39(3): 54-60.

[25] 刘雨诗, 刘红梅, 叶强, 等. 胆巴炮制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 30(4): 472-477.

[26] 谭茂兰, 黄勤挽, 肖芳,等. 基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选择蒸制附片 [J]. 中成药, 2016, 38(2): 366-372.

[27] 叶强, 刘雨诗, 刘红梅, 等. 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J]. 中成药, 2019, 41(3): 601-607.

[28] 代珊, 李帅, 张爱军, 等. 基于基准关联度和AHP-熵权法综合评价经典名方小续命汤古今提取工艺 [J]. 中草药, 2022, 53(3): 726-734.

Optimization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Heishunpian based on AHP-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study on dynamic changes of alkaloids

GONG Jing-wen1, JI De1, XU Rui-jie1, LI Yu1, XUE Rong1, QU Ling-yun1, MAO Chun-qin1, 2, GAO Bo3, GUO Zhi-jun3, HU Yu4, LU Tu-lin1, 2, ZHANG Ke-wei1

1. School of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2. Jiangsu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CM External Medicati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23, China 3.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enzhen 518110, China 4. Anhui Huarun Jinch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Huaibei 235000, China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concoction process of Heishunpian and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lkaloid components during the concoction process.Appearance properties, water-soluble extracts, content of benzoylmesaconine, content of benzoyl aconitine, content of benzoylhypacoitine, and total amount of diester diterpenoid alkaloids were used as evaluation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investigation, 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established with cooking time, water bleaching times, steaming time and drying temperature as the main factors. The content of aconite in each processing link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six ester alkaloid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soaking in brine solution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more than 20%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ntisepsis, and the quality of aconite soaked for more than 20 days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for processing Heishunpian were as follows: cooking time 8 min, water bleaching times 4 times, steaming time 3 h, and drying temperature 60 ℃; During the processing, the total amount of diester alkaloids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monoester alkaloids decreased during soaking and rinsing, and the content of monoester alkaloids increased during cooking and steaming.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Heishunpian obtained by the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is reasonable, stable and feasible. Each link in the processing process has different degrees of effect on the components of ester alkaloid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discussion of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of Heishunpian.

Heishunpian; subjective evaluationAHP-entropy meth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ntent determination; composition change;benzoylmesaconine; benzoylaconitine; benzoylhypacoitine; mesaconitine; hypaconitine; aconitine

R283.1

A

0253 - 2670(2022)24 - 7686 - 10

10.7501/j.issn.0253-2670.2022.24.006

2022-05-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资助(2018YFC1707000);2021年度康缘中药学院创新训练项目“黑顺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kyxysc18)

宫静雯(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学。E-mail: a18848986602@163.com

陆兔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研究。Tel: 13951636763 E-mail: ltl2021@njucm.edu.cn

张科卫,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研究。E-mail: kewei@njucm.edu.cn

#共同第一作者:季 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研究。E-mail: de.ji@njucm.edu.cn

[责任编辑 郑礼胜]

猜你喜欢
乌头附子生物碱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氰基硼氢化钠还原胺化京尼平合成拟生物碱与活性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不同地区草乌种子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分析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正交试验法优化苦豆子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