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探讨

2022-12-29 15:41翁华良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架构

翁华良

(广东大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80)

在我国国民经济组成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维持生存,并实现长远的良好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契合自身实际,构建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实现对内控管理的有效加强,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建立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并立足于实践,积极探究有效措施,实现对内控管理制度的科学构建和有效完善。

一、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1.强化内部监督并促进规范化经营

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增强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连贯性,构建系统完善的内控体系,能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增强控制力,并从整体上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内控管理制度能对员工形成制度约束,增强其责任意识,能有效保障员工工作质量,保障各环节工作的高效良好运行,有效强化内部监督并促进规范化经营[1]。

2.优化资源分配并提高工作效率

对中小企业而言,管理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能从根本上对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从上到下对岗位职责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实现对组织架构的科学构建,并增强其稳定性,还能有效对繁冗的中间程序进行缩减,形成高效良好的管理模式,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分配并提高工作效率[2]。

3.减少支出并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能对生产经营涉及的各项环节加强约束,在各项业务开展的具体过程中,实现对资金的高效合理使用,防止发生资金浪费,避免资金预算发生不同程度的超标。同时,对内控管理各项制度进行构建,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对之进行完善,能促进企业增强内控能力,并促进企业大幅度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对资金预算相应的审批进行严格把关,对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追踪,能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减少成本支出,对经营管理耗费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增强经营效益[3]。

4.加强对企业经营的把控管理

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能促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帮助管理者实时了解和全面掌握企业运营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政策变化、市场动态实施科学有效的战略调整,加强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把控和科学管理,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良好开展,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的良好发展[4]。

二、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重视并加强内控管理十分必要。从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来看,中小企业构建的内控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且缺乏对内控管理制度的及时更新,导致企业发展乏力。企业管理层在对内控管理各项制度进行构建时,未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特点搭建各项制度,导致各项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形成“空中楼阁”。同时,部分中小企业未能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导致内控管理制度落后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另外,部分中小企业执行内控管理制度不到位。究其原因,企业管理者缺乏对内控管理制度落实执行的重视,导致各项制度流于形式。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管理层未能深刻认识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管理层未能深刻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管理层高度集中了企业管理权,片面迷信个人管理经验,强调决策管理体现自身的主观意志,未能形成良好的内控管理意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片面注重扩大经营规模和开拓市场,相对忽视内控管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迟迟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2.缺乏规范合理的组织架构

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最大化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短期利润,未能构建规范合理的组织架构,未能设置独立性较强的内控管理部门,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各项内控管理工作。很多中小企业未能设置相互制衡的部门和工作岗位,未能清晰明确地规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具体职责,导致权责分配缺乏合理性。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层将财务部门的职能局限于财务核算,在开展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未能深入经营管理层面,且不具备监督职能,难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并对之进行有效执行。部分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内控管理机构,但未能从实质上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未能针对经营决策构建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

3.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

部分中小企业构建了内控管理制度,但未能形成清晰有序的制度体系,导致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经营管理流程与业务运行流程缺乏相互促进和监督。中小企业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未能全方位覆盖经营管理,且各项控制流程未能有效渗透于经营管理流程中,难以有效落实执行各项内控制度。部分中小企业构建的内控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识别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各项风险,难以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另外,中小企业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清晰准确的条文描述,负责内控执行的工作人员极易误解制度条文,导致内控执行的实际成效与制度要求和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严重影响内控执行的最终效果。

三、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

1.构建系统完善的组织架构

中小企业要构建系统完善的组织架构,促进岗位之间加强相互制约和有效监督,对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权限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将企业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有效分离,加强对经营决策的监督制衡,保障内控管理制度的高效良好运行。中小企业应遵循成本效益的具体原则,将结合自身实际,对组织架构进行科学构建,为内控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行构建规范有序的内控环境。企业要引导管理层增强内控意识,并对现行的内控制度和治理结构进行完善,促进董事会、监事会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形成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另外,要对岗位不相容和相互制衡原则进行有效落实,促进各部门和不同岗位间加强有效监督,避免经营决策出现失误[5]。

2.推行岗位责任制

中小企业应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在企业内部推行岗位责任制,从整体上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要构建清晰明确的管理和财务制度,实现对员工行为的有效约束,并科学引导和有效规范各项经济活动。企业应契合自身实际,科学构建具有人性化特点的岗位职责制度,并在经营管理实践中严格高效地落实执行各项制度内容,对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并落实到具体员工身上。企业应增强奖惩机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通过推行岗位责任制,为企业创设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3.构建系统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

中小企业应构建系统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促进各部门加强相互制约和有效监督。企业应针对内控管理专门设置相应的部门,在日常生产经营实践中,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实现对内控能力的有效增强。对于各部门,企业应督促其恪守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并对其他部门加强监督,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和不良行为,对之进行有效纠正,逐步构建系统机制,加强监督制衡,确保企业运行保持均衡稳定的状态,对监管方面存在的各项漏洞进行有效弥补,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4.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小企业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详细预测和科学计划生产经营活动,对各部门进行科学统筹,及时监督和科学指导各环节运营的实际状况。企业要对各项支出进行合理控制,防止对资源造成浪费,实现对经营成本和负担的有效减轻。企业要对预算管理相关机制进行健全,契合自身实况,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在会计初期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实施科学的全面预算,在会计期间,应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分析,随时对资金使用实况进行查看,严格监督经济活动,形成有效制约。

5.对资金审批进行严格控制并跟踪资金使用

中小企业要对资金审批进行严格控制,并对资金使用进行动态跟踪。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立足于自身实际,完善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实现对财务管理具体方式的有效创新,严格控制资金审批,对资金进行规范使用,实施跟踪和及时查看资金使用实况,杜绝对资金的违规使用。要优化分配和合理使用资源,增强节约意识,促进资金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从整体上降低企业支出,增强经济效益。

6.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中小企业应契合自身实况,充分考虑自身的内控管理需求,在内控管理实践中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应用,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作用,促进企业实现规范化发展。企业要对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引进,促进对内控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增强内控管理能力,实现对经营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促进对经营模式的良好完善。

7.加强对内控管理的宣传教育

中小企业要对员工加强内控管理的宣传教育,良好创设环境范围,促进内控管理实现高效良好开展。要以内控管理为主题,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摒弃传统滞后的思想观念,增强认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对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完善,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8.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中小企业要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在内部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从整体上增强其风险意识。企业要对风险防范机制进行构建,对内控管理中潜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有效控制。企业要实时关注市场状况,并全面了解经济形势,科学把控企业发展方向,对潜在风险实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财务状况,并科学分析风险因素,增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9.增强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中小企业要注重增强内控管理各项制度的实际执行力,保障内控管理活动的有效落实执行,最大化促进内控管理制度发挥其作用,促进内控管理目标的良好实现,保障企业实现良好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决策层要加深对内控执行的认识,从思想根源上加强内控执行力度。要依据内控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内控管理相关制度进行修订调整,增强内控管理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另外,企业应构建内控监管考核部门,配套创设考评奖惩机制,将内控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员工绩效的重要内容,保障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有助于强化内部监督并促进规范化经营,优化分配资源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支出并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加强对企业经营的把控管理。中小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层未能深刻认识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规范合理的组织架构,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对此,中小企业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组织架构、推行岗位责任制、构建监督考核机制、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资金审批进行严格控制并跟踪资金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内控管理的宣传教育、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增强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等措施,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健全帮扶机制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发挥审议意见作用
关于粮食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VoLTE时代智能网架构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