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及策略

2022-12-29 15:41赵鹏飞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石油

赵鹏飞 许 慧

(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工程分公司,天津 300280)

石油的开采是石油企业生产线的前端流程,而在此流程中,负责钻井的操作岗位员工是维系工作流程顺利运行的关键要素。在石油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应当加强钻井操作岗位员工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力度,并且在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中,强化岗位员工的工作意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才能够得以体现,石油企业的生产发展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构建石油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有利于帮助石油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以及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而在石油企业前期的钻井开采工作中,工作的流程以及各环节内容相对比较复杂,这就需要员工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及稳健的工作素质,这样才能够同时保障工作流程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因此,确定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确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并且根据石油企业的工作需求,打造符合企业工作需求的人才团队。例如,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帮助石油企业塑造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后期石油企业强化管理、打造复合型管理团队奠定基础,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且能够使企业管理团队的配置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要求,排除了人才培养中过度要求专业化、单一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人才素质培训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加强宣传与指导,促使培训或培养对象树立正确的工作观、管理观和企业价值观,在具体的钻井开采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和操作水平。

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才的技能操作水平

在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人才的工作技能仍然是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在石油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组织专家和能手在实践中指导培训或培养对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水平。例如,钻井技术的运用、新型器械或仪器的使用等,从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确保企业自身的基层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从而提升石油的开采效率。在有关生产技术的培养过程中,培训或培养对象需要从中学习新的钻井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可以借助实践培训的方式,比如设置工作情境指导学员深刻地理解不同钻井技术的应用优势,以此提高学员对于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力。而在工作器械应用的培养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讲解各种钻井器械的更新功能以及器械的性能,帮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熟练地掌握器械的应用,通过培训使学员达到熟练运用的标准,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钻井器械的工作效率,还能够防止学员由于器械运用的不熟练而造成的隐患。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针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从而使得石油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最佳的效用。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及时总结企业以往在市场当中的管理经验,并找出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人才培训模式和方法,将新的管理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的能力储备,从而为新时代石油企业管理效果的优化奠定基础。

3.有利于适应石油企业的发展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在石油行业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企业必须将自身的生产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不断地提高石油开采工作的效率,优化工作效果,加快后续工作环节的运行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而在此过程中,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石油开采人才进行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更能够满足企业在发展当中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相应地企业也能够减少由于选拔社会人才带来的高额成本投入。例如,在某石油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企业运用人才培养模式来代替社会人才选拔模式,并且设置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人才培养的负责人,为企业的新人提供丰富的实战经验参考,使得在短期的培养工作中,企业的操作员工岗位得到填充,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石油企业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

1.解决现阶段石油企业人才的职业道德问题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当中,各大企业都渴求在时代的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石油企业同样也是如此。但从石油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有些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经营不善等现象,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部分石油企业的人才职业道德存在严重缺陷,而这些企业往往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又十分强烈。这样就带来了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要满足企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容忍人才的职业道德缺陷。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既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又能解决人才的职业道德缺陷的双重目的。而在此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在于,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训,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样就会减少甚至杜绝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职业道德问题的可能性。

2.为开创石油企业发展新篇章奠定基础

石油企业在创新当中得到发展,从发展当中谋取利益,而为了迎接未来市场的挑战,企业必须开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新篇章。而在此之前,石油企业必须做好人才结构的调整和储备工作,为了顺应石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将人才质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开创石油企业发展新篇章、不断提升人才质量自然成为石油企业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之一。例如,在石油企业发展的新篇章当中,企业规模的扩大是发展的必然现象,而为了适应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同时扩大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而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看,企业既要从社会当中吸引符合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高级人才,又要通过培训和自身培养教育的方法,使得现有的人才规模和质量不断满足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新需求。

3.为了满足石油产业新产品发展的需要

石油企业的生产流程不仅仅是石油开采,还包括其他流程环节,比如提炼与生产燃料、润滑脂、石油焦、沥青、溶剂及其他石油化工产品。而石油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生产领域,增加产品品类,就必须通过加大石油科研的力度来得以实现,比如加强对石油提炼与生产技术的研究、对原油的循环利用的研究等。而这些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都需要企业聚集和培养一批人才,这也是建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之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石油企业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就必须增加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必须扩充自身的高质量人才团队,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挖掘和扩大科研队伍。这样,石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才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石油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企业新产品开发以及科技发展相辅相成,这也是新时代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建构及优化石油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针对操作岗位员工实施在职培训

在石油企业招收大量的操作岗位新人之后,企业普遍面临招收的新人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实施在职培训的方式,使得新人在短时间内能够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并且具有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而在职培训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来对培训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在培训石油钻井与开采岗位的新员工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便可以实施在职助理培训的方式,让每一位岗位新人都能够跟随经验老到的前辈进行实践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岗位新人可以作为工作助理,在实践当中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经验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学习如何应对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学习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操作流程等,并且在前辈的带领之下不断提升岗位新人的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培训工作的特定时期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岗位新人安排一些特殊的工作任务,比如自行编写工作报告、拟定工作章程或工作计划等,保障工作任务具有挑战性及创新性,以此促进岗位新人能够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任务进行判断,从而提高岗位新人在独立工作中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2.加强技能人才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

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岗位技能人才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将培养操作岗位员工的管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从而保障操作岗位员工的工作过程更加合理有效。首先,针对负责钻井开采的操作岗位员工的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理论知识的宣讲帮助操作岗位员工进一步明确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岗位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落实自身的管理职责,包括对于开采工作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对工作流程规范性的管理,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员工拓展如何在工作当中以及工作结束后对开采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的业务能力,并且帮助员工充分认识到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所带来的危害。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拓展操作岗位人员的视野,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管理自己负责的工作区块及模块,从而提高石油企业钻井开采工作岗位的全方位管理能力,以此进一步体现出操作岗位员工的工作价值。

3.加强操作岗位员工思想素质的培养力度

为了促进操作岗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相应增加对于操作岗位员工思想素质以及工作意识的培养环节,从而在保障岗位员工具有较高技术操作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岗位员工的思想素质。针对此培养目标,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心态,并使其能够始终拥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例如,在培训的过程中,帮助员工进一步了解新钻井技术以及新生产设备的运用,并且教导员工不能满足于技术现状,要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以及工作条件,应对今后的工作挑战。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培养岗位员工形成积极奉献的工作精神,并在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强化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例如,在针对岗位员工奉献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运用理论教育的方式,帮助员工了解工作责任感对于促进企业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操作的培训中,严格要求员工遵守自身的工作职责,完成自身的岗位任务。在完成对操作岗位员工的思想素质培训后,企业的基层生产工作才能够更加合理规范,企业的未来发展才能够更加健康稳定。

4.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要点

为了保障企业操作岗位员工的各方面能力,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工作开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要点,以此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率。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操作岗位工作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对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运用启发性教学,避免实施单一、被动的人才培训教育。除此之外,在对操作岗位员工开展培训工作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实际工作问题进行案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并且运用工作理论以及现有的工作案例,促进岗位员工形成分析工作问题的良好习惯,并提高员工独立应对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应当参照市场变动的特征和趋势进行调整,例如,结合市场信息的高速膨胀和快速流动趋势,石油企业应当在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中加入对人才信息管理能力的培养计划,在提高人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四、结语

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应当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视力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突破传统培养方式的限制,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以促进岗位员工全面能力的共同发展为己任,从而在提高人才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石油企业全产业链各流程各岗位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为石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石油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重视社保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