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踔厉奋发 凝心铸魂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交管新力量

2022-12-30 05:19
道路交通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文明法治

2022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一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党的历史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段伟大新征程的开启,继往开来,更当擎旗奋进。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现代化观的前提。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实践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品格。

图/刘辉

“衣食住行”构成了人民最基础的生活要素,也寄托了人民最朴素的生活愿景。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出行的切身利益。不仅如此,“交通安全”短短四字还承载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责任使命,既要牢牢守住“安全”这个发展的基础,又紧紧关联着发展的命脉,可以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路畅人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更是公安交管部门的重要使命任务。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坚持防控群死群伤交通事故与压减交通事故死亡总量并重,源头防控,深化改革,臻善手段,协同共治,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措施落实,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全国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连年下降、连创新低。

站在时代跨越的历史坐标,能够清晰地看到交通安全水平提升和交通文明发展的年轮刻度。知所从来,思所将往,交通安全治理理念的沿革、变迁、创新在每一个载体中清晰可见,凡经历史涤荡,总是历久弥新——

它是机动车驾驶证的演进历程,一头连接着群众日常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一头连接着交通管理的专业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规模目前均居世界第一,把好驾驶人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准入关口,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整体形势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看到,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在驾考内容中已经具有越来越重的分量。从掌上约考到线上服务,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全面集齐网上约考、补换牌证等33项网上业务,数据解码公众需求,也服务流程监管,科技赋能让驾驶证从申领到监管流程简便、过程透明、安全、公平和高效。

它是城市韧性指数的攀升,从交通规划到应急系统都在内化“安全韧性”为城市系统价值,建立“发展—安全”共构的韧性发展模式。“道路交通安全,农村系于一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针对农村交通安全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十项重点任务,从机制保障到基础设施完善,从重点违法行为整治到美丽乡村交通安全氛围塑造,全方位予以部署。各地交管部门在实践探索中借力科技手段,加强协同治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薄弱环节,科技赋能,在车流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压降交通事故数量,保障农村群众交通安全。

它是异彩纷呈的融合传播。人民在哪里,宣传教育就要开展到哪里。人民群众在全媒体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同样体现在交通安全精神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信息渠道的日益畅通之上。交通安全的内核形化于每一场“美丽乡村行”的乡土情怀里,每一个交通安全示范村的村规民约里,每一堂交通安全“开学第一课”孩子们专注的眸子里,每一个主题短视频攀升的播放里,每一次出行导航的清晰提示里……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与变迁里,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意义如同烙刻的印记,力透纸背的是时代的底色。回顾过去十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从诞生,演进,传承以及发展,无不记录着中国十年间交通文明的发展历程。122“全国无论是校园门口的专项治理,还是慢行交通的不断完善,在韧性指数的基础上不断攀升的是群众出行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

它是交通法治文明的不断臻善。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作为全面规范道路交通参与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应势修订,推动相关证明凭证电子化等便民服务措施尽快以法律形式确定,同时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将法律的教育价值与惩罚功能做到了很好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作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建设者、推动者、践行者和捍卫者,全国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锻造公安交管铁军。

它是自动驾驶的先锋探索。2022年10月,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领域最大的应用场景,既要确保自动驾驶坚持安全底线,防范风险隐患,又要推动自动驾驶追求创新高线,促进产业发展。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数字化交通规则融合迭代、安全测评指标体系升级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保障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

它是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交通安全日”既是一个宣传品牌,又是一种文化符号,经历史涤荡,其生发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系统化,也越来越成为承载深厚交通安全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表征,终其意义,更是一种全民对于安全的情感寄托——

它凝结着“人民至上”的万钧重任。“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宗旨。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9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61亿人。预计到2025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4.6亿辆、5.5亿人和550万公里。同时,交通要素增长重心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城镇转移,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农村交通出行变化,老龄化社会引发的老年人安全出行问题,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涌现带来的交通流量、出行方式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交通出行的向往和追求等,都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平安回家”是目的也是希望,保障14亿人能平安回家是全体公安交管民警肩上的万钧重任。

保障民生,赢取民心,最基础的是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践行初心,更要精准施策,针对缺乏路权与规则意识造成交通事故占比高的难题,全民规则启蒙势在必行,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在全社会掀起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启蒙的风潮。

图/刘明华

它承载着“守法尚法”的朴素寄托。“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守法是前提,是基础,更是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民守法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高级目标。只有全民守法,法律才能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社会主义法律自身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的规范作用,才会最大程度上被强化和实施。

它响应着“凝心铸魂”的时代召唤。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批示指示,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立足于交通安全治理本质,交通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由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决定,其中“人”在系统中是重中之重,改善“人”的关键便在于提升“人”的意识,改善“人”的行为,化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一年增长近500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十亿用户入网,全球最庞大的数字社会生机勃勃。人民群众在哪里,交通安全的宣传之风就要吹向哪里。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精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特点,在过去十年里,打造了全国宣传矩阵和宣传联盟,着力打造了交通管理宣传新阵地、传播新格局、应用新生态。坚持以矩阵建设为先,健全新媒体平台宣传体系。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紧扣时代强音,其形式也日渐丰富,线上线下联动,融合跨界,无论是高厦楼宇,还是田间地头,都回响着交通安全的主题。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上,还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走在新征程,抬望眼,草木蔓发,“交通安全”必将具备更丰富更生动的内涵,“交通安全文化”必将成为全民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更高层次“汽车文明”的重要力量,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就会越看重,宣传引领、文化铸魂的作用就会更加显著。新时代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作为交通安全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在全社会形成交通安全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也带来了对于交通安全宣传引领、文化铸魂的系统性思考——

从细节处建立更全面的交通安全概念与认识,守护生命红线,坚持人民至上,让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文明意识成为国民自觉,凝聚“守”的共识。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加强交通安全信息服务性,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渠道,重塑交通安全传播新格局,形成公共沟通良性机制,创暖于草野,创暖于共情,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亮“暖”的底色。

统筹推动交通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交通安全文明协同发展,让交通安全的元素点亮大城小镇、街头巷尾、线上线下,微小之处见真章,无形之中强氛围,形成交通安全的人文关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呼唤根植于文化基因中的“礼”,拥抱新技术,赋能新时代的“智”,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加强“先”的魄力,实现交通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第十一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采用全新的阐述方式,是对全民交通安全底层逻辑的挖掘与阐发。文明,守法,最终实现平安回家的梦想。滴水观沧海,粒沙窥世界,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更是对未来交通文明提升的倡议与呼吁。新征程已经开启,观水必观澜,远征始于足下;人民至上不变,踔厉奋发,凝心铸魂,当为中国现代化之路贡献交管新力量。(文/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李君)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文明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请文明演绎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漫说文明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对不文明说“不”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