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

2022-12-31 02:37房吉兰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2期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分

房吉兰

(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本溪 117000 )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 Zucc)松科松属,常绿乔木。红松林的更新与采伐是东北地区红松集约经营的重要阶段,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如何提供可持续经营的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实现青山绿水,持续不断,永久利用,如果更新与采伐措施不符合生态生长的客观规律,轻则会导致红松资源大规模减少,重则造成严重的土壤荒漠化,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林区内与周边环境的人民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红松资源的更新与采伐措施,必须遵循森林经营技术规程,结合生产实践与具体需求提供主要措施[1]。

1 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的主要依据

1.1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

深刻践行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坚持可持续的经营方式,以森林培育为根基,营造为主,合理采伐,永续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的最优势的利用方法,最大限度的扩充红松这一珍惜物种的森林资源[2]。

1.2 红松林的生态功能

红松林作为东北地区的顶级生物群落,其生长区域普遍为天然次生林,地形构造因地貌特征的不同区别较大,如陡坡红松林内,没有采取有效且合理的采伐方式,就会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严重者会造成水土流失[3]。我国的红松林分布的区域内又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重要的水源地,河道两岸工业、采矿业、农业等行业又较为集中,这一区域的森林成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所有在采伐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森林的功效,规划出合理的采伐区域和禁伐区域,保证国土的生态安全[4]。

1.3 红松林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

红松林作为一个多层次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多并且十分复杂,林分多为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中小径木级林木较多,单位面积内一般胸径<40 m健康的红松近200 株/hm2,集中区域有500~600 株/hm2,非红松之外的其他树种中小径级也可达200~300 株/hm2。林冠下还有2000~3000 株/hm2红松幼苗幼树和无法计算数量的阔叶红松林的伴生树种的天然更新幼苗幼树,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采伐与更新的尤为重要的因素[5]。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与其生态因子密切相关,在明确采伐措施前必须高度重视相应的群落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1.4 红松的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

确定红松的更新与采伐措施还要考虑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和红松林生长发育的规律,红松对比其他树种生长发育的规律有所差异,在近熟林和过熟林的阶段还具备一定的生长能力,红松幼龄期具备一定的耐荫性,能够在其他的喜光树种下生存,在一些生长迅速的阔叶天然林冠下可以生长发育良好,而且具备抗性强、分杈晚、干材长和通直圆满等特点,合理的选择作业方式成为保证红松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6]。

1.5 更新方式

从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分布看,红松林自然环境的生存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环境中林型千差万别,又因为次生林的历史诱因不同,红松林形成人工干预的多少,都会产生不同的差距。不同林分内有中小径级的红松和天然萌生的幼树,同时具备过熟的天然红松林分,林内由于缺乏人工经营,腐朽衰败的林分较多,藤条与杂草丛生,严重影响红松林分的生长,培育红松作为目的树种进展较慢,坡地红松林的中下部和缓坡区域会发生以上情况。必须采取带状间伐或小面积皆伐的方式,采伐后迅速进行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1.6 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红松林的采伐与更新要从森林可持续经营出发,目前主要从增加的木材蓄积量这远远不够,要对未来做好打算,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木材的长久需求。如何合理的确定森林的采伐量,成为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如果采伐量与生长量不能合理的匹配,森林资源就将面临大幅度减少,甚至会出现资源枯竭的情况。木材生产加工企业将面临寻找可替代资源,重新选址搬迁,严重影响林区内的经济发展,木材产业也会因为竭泽而渔的森林经营模式而倒闭。红松资源的年生长量与采伐量要存在正比的关系,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的总体规划逐步实施[7]。红松林由于其果材兼用林的特性,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树被该区域广泛栽植。在红松更新与采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森林支援的增长,又要保证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升近熟退化的林分,尤其是采伐迹地的红松林要在当年内及时更新,确保红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8]。

2 采伐的主要方式

2.1 采育择伐

采育择伐是目前我国红松林中应用最广的,根据以营林为基础原则,在径级择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红松林的主伐方式,早在解放初期就广泛实行径级择伐,即伐去一定径级以上的林木,保留中小径木,并利用天然更新以恢复森林。经过各级林业工作者数十年的实践和不断地完善与提高,已发展成为独特的一种采伐方式,根据采育结合的方针,执行“采大留小、采坏留好、采密留疏”的原则,把采伐、抚育和更新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利用森林资源与培育后备资源密切结合起来,把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结合起来,现已成为红松林主伐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9]。

采育择伐之所以成为森林主伐的一种方式,并在红松林主伐利用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原因采育择伐适合于红松林的自然历史的特点。红松林具有复层异龄性的群落结构,具有耐荫性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在其他喜光树种的林冠下,尤是在杨桦等阔叶树的林冠下天然更新,发育成林;这种采伐方式能充分利用红松林的后备资源,中小径木的生长能力和现有的及潜在的森林天然更新的能力,强调发挥人工更新的积极能动作用;能把利用红松林资源与发挥红松林的防护效益结合起来,在利用红松林的同时,维护森林的有利特性;由于实行采育结合,充分利用乘林生长和更新的自然力量,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育择伐后定向培育起来的林分一般抗性强,比较稳定;此外,由于采育择伐,砍伐下来的多为大径级材,提高机械设备生产效率,降低木材生产成本。采育择伐适用的条件是属于中小径木多,天然更新好的各种类型的复层异龄红松林或阔叶红松林。其中主是位于坡度25°以下或台地上的各种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根据规定,采伐强度不大于60%,伐后林分郁闭度保0.4以上,单位面积内保留木的树种的中小径木300 株/hm2以上。伐后天然更新幼树不足3000 株/hm2,要进行补植促进天然更新。

2.2 经营择伐

经营择伐是一种采伐强度小,旨在继续发挥森林防护作用,促迹地更新的择伐方式。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红松林,或具有水源涵养意义的,如大型水库或大型水力发电站附近的红松林或阔叶红松林。采伐强度应低于40%,伐后林分郁闭度应保留在0.5以上。这些陡坡地方的红松林,红松天然幼苗一般都比较多,如留心保护好,更新数量是足够满足要求的。如不足时可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人工补植。

2.3 小面积皆伐或窄带皆伐

小面积皆伐或窄带皆伐适用于缓坡地形,森林天然新不良,中小径木很少,站杆倒木多,杂草灌木发达的成过熟红松林或阔叶红松林。这种林分多出现在缓坡灌木阔叶红松林中。伐后一般来用人工造林更新。

3 结语

红松林的采伐与更新是我国东北地区营造林的重要环节,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结合现有的生产实践技术可以持续经营,主推本研究中所提及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实现青山绿水,持续不断,永久利用,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精神[10]。

猜你喜欢
阔叶红松林分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阔叶槭物候特征及播种育苗试验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关于红松育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晚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