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核心素养在科学课堂生长

2022-12-31 10:11
小学科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经验核心

邸 薇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正高级教师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宁波市领军人才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在课堂中落地,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科学教师思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与以素养培育为目的的教学究竟存在哪些差异?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知识到底要不要教?应该怎样教?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在打造素养课堂之前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认知,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从起点来看,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经验基础之上的,是针对经验的顺应和同化,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着知识结构的优化和重构,并实现新情境下的迁移和应用;从形式上看,课堂是围绕着知识而展开的师生、生生间的多角度、多维度的互动,师生、生生在多向交流中交换着彼此的信息、态度和情感;从内容上看,教学是由一个个知识点所构成的,这些知识点串联成一个个真实的学习事件,学生在实践行动和自主参与中赋予知识鲜活的意义;从实质上看,课堂是由一个个素养生发点所构成的素养生长线,科学探究、科学实践、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相互配合,整体优化,才能左右素养生成的方向和结果。

知识是“点”,素养是“线”;知识是“形”,素养是“魂”;知识是外显的,素养是内隐的;知识是可“教”的,素养是可“育”的。只有厘清“知识”与“素养”的差异,构筑起知识习得与素养生成的统一连续的整体,科学教育才能实现素养培育的根本目的。

在“知识”与“素养”的统合视域之下,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暗含着整合取向的四个特性,即知识与经验的整合、知识与自我的整合、知识与行动的整合、知识与事件的整合。与之相呼应的,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凸显知识的经验性、个体生成性、实践性与迁移性。立足于以上四个知识的特性,实现科学素养课堂的基本策略如下。

知识与经验的整合:以学生的前认知为起点进行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经验和方法经验都是学习的宝贵财富。在科学教学中要凸显知识的经验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各种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通往未知,使学生在探究和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思维模式、经验体系,逐渐生成具有广泛适应力的科学核心素养。

知识与自我的整合:从自我体验到理解性学习。科学素养的生成具有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产物。知识只有进入学生个体的自我世界,才能真正沉淀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素养。所以教学中要凸显知识的个体生成性,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创生课堂资源、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沟通知识与学生个体生成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与自我整合中学习。

知识与行动的整合: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科学素养是在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起来的,表现为在探究和实践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采用“知行合一”“学用合一”“实践中学”的教学范式,凸显知识的实践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中理解知识的意义与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

知识与事件的整合:把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科学素养的生成与发展高度依赖问题情境,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印证。核心素养从孕育、生成到表现,都天然蕴含于情境和问题解决之中。基于此,课堂中的“学习事件”是科学素养生成的基本场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凸显知识的迁移性,通过基于问题、基于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事件建立起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血肉关联,实现知识向核心素养的转化生成。

综上,以学生的前认知为起点进行教学;从自我体验到理解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把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借助素养课堂的四条基本策略,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生长。这些在我所著《让核心素养在科学课堂生长》一书中,结合已有的经验和探索,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给予了阐释说明。■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经验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