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策略*

2022-12-31 12:17中共通辽市委党校董丽丽
区域治理 2022年4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战略

中共通辽市委党校 董丽丽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富国强民,而要保证这个目标顺利实现,必须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予以有效实施,这对破解农村发展困境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想要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方可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一、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紧密关系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在对乡村振兴战略予以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要将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保证既定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因而要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促使基层党组织真正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其在社会治理方面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将其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使得组织、领导等工作更具实效性。众所周知,乡村振兴战略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复杂性,为了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有序展开,应该要将循序渐进这个原则落实到位,同时要确保各项工作更具针对性。对工作内容进行落实时,要将关键性因素寻找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紧跟党中央的发展步伐,对乡村振兴战略也要有清晰的认知,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予以明确,同时要确保党中央提出的政策方针执行到位。对乡村振兴战略予以实施时,基层党组织除了要成为中央、群众间的沟通桥梁,同时要使农村地区现有的资源得到科学配置,确保农村发展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效避免盲目发展,这样可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顺利展开,组织保障、资源配置、观念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道路

党和国家对乡村建设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职责,为党和群众搭建起联系的通道,确保战斗堡垒作用能够真正展现出来[1]。随着时代前行脚步的逐渐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更为快速,出现的变化也是较为明显的,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未能加强自身建设,带来的问题将会大幅增加。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来看,改革意识较为薄弱,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这就使得党组织发展受到限制,自身的领导力也大幅降低。为了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拥有的功能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应该寻找可行的措施加强建设工作。对当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分析可知,目标、内容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乡村振兴战略的设施成了关注的重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要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保证其具有的领导地位能够进一步夯实。农村地区发展所要面对的形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此要有清晰的认知,进而依据时代发展要求来选择可行的途径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同时要对服务能力予以增强,如此方可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逐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紧抓发展机遇,将自身拥有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其领导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社会影响力有明显的提升,真正成为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

二、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策略

(一)坚持目标导向,实现耦合发展

对农村发展的现状予以分析可知,导致产业、经济发展受限的原因较多,而组织力量不足就是其中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们国家已经施行较长时间,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然而从农村基层采取的保障措施来看,村民委员会自治是最为普遍的[2]。此种方式的弊端较为明显,其组织保障未能统一起来,这就使得资源整合无法达到预期,脱贫攻坚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甚至会出现无法摆脱“贫困陷阱”的状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寻找到可行的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得乡村经济能够保持稳健发展,“基层组织+群众”成了主要的模式,在展开基层治理时应对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加以重点关注,寻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如此方可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切实达成。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应该融合为一体,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基层组织具有的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得乡村振兴目标能够顺利达成,经济水平有大幅提升。为了使得乡村振兴、基层党建能够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应该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的导向作用予以展现,同时要将融合思想、融合方向加以明确,确保目标组织、行为组织能够真正实现协同发展。此外,理念认知也必须要强化,组织原则的执行也要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并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以产业发展为首要目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发展能力

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应该对产业发展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思想观念予以适当转变,确保服务意识更为牢固,如此方可使得基层党组织具有的经济领导能力大幅提升,进而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3]。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确保基层党组织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市场经济原则也要落实到位,如此方可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其覆盖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设计是不可忽视的,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基础可以保证经济发展规划更为合理,并寻找到新刺激点,进而对乡村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基层党组织还应该对农村内在经济动力有正确的认知,将存在于农村地区的一些负面思想予以消除,寻找到可行的途径促使经济增长动力大幅增强,并对经济产业予以大力发展,确保打造出的经济产业和乡村特点是相符的。

(三)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目标,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凝聚能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农民生活更为富裕,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可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在展开自身建设时也应该将此作为目标,对贫困群体要给予关心、帮扶,确保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如此方可使得弱势群体具有的幸福感明显提升,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也会得到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将自身拥有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对群众智慧加以充分利用,确保大家能够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如此就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更为理想[4]。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对自身承担的职责有清晰的认知,对广大农民所应享有的权益加以维护,依据乡村发展的现状制定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并将其予以有效落实,尤其是要将黑恶势力铲除干净,如此方可使得广大农民在更为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并保证乡村经济发展获得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强化组织责任,提升工作效率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的工程,在实践中要把乡村振兴的各项战略措施落实到位,关键是要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以责任为基础,以责任为导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精准实施,共同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

1.以党员责任划分形式细化责任

要想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必须要牢牢地抓住党员这个重要群体,而基层党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也是积极履行脱贫攻坚任务的先锋,是实现各项举措的真正践行者。只有做到以党员为抓手,严抓责任落实,形成党员负责、精准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通过深入基层的党员干部,把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政策等内容进行生动的宣传,到位的讲解,使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理解得透,从而帮助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重视基层支部组织阵地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责任落实深度融合

阵地建设在基层组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质量的进行阵地建设则是保证各项工作可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基层组织发挥其作用的根本保障。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阵地建设,为实现农村振兴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工作效率

确保农村改革措施的实施,需要不断地调动基层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和政治意识,以达到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目标。要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把党的工作下沉到基层,建立服务组织的阵地,把政策宣传、工作落实、组织动员等工作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组织工作的发展。要以组织领导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激活组织活力。同时,通过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民自治、村民制度建设,把党和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嵌入基层自治发展中,激发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干部队伍。注重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和主动性,为农村改革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党支部+产业,实现资源整合

(1)探索支部促产业发展新模式

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外在组织,将基层党支部与产业企业、合作社等有机结合,将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落实等纳入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发展方向和农民的根本收益。虽然党支部与产业发展属于不同的政治、经济范畴,但其发展目标却是相同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政策资源和政策引导作用,积极地引入工业和社会发展的资源。通过合作企业、社会资金、政策资金等方式,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2)搭建“合作社建支部”的新型融合模式

目前,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在合作社、企业之间建立基层支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党员的示范作用。把党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延伸到合作社生产经营中去,使合作社的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合作社内建立支部,是一种创新的理论和形式,它直接调动了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将党的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整合到合作社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3)强化“支部监督”作用发挥

通过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促进合作社和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户的组织监管,保障农户的充分参与,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侵害农户合法权益的情况,并鼓励农户积极参加合作社的发展,并对各方权利进行监督,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从理论上说,农村基层组织是联系农户和农户的桥梁,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可以保障基层组织基本经济利益和政策的有效实施。

5.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明建设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首先要全面加强对生态宜居文明理念的宣传,带领群众明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共存共赢关系,始终坚持以生态环保引领经济发展的原则,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乡村范围内各种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其次,要使村民们意识到生态宜居的模式对于他们的经济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益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保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整个村庄,并以此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文明建设能力。

6.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

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检验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能力的关键。首先,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加强组织内部的领导能力,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向与建设目标,结合党和国家的要求发现自身领导能力的强弱并采取相应的补短措施[6];其次,要对农村各种治理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明确不同的治理主体,充分挖掘不同治理主体在农村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价值所在,依靠党和国家的规章制度与法律规定要求发挥不同层次的治理功能;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整体上强化治理环境,把廉洁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准则,增强乡村治理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度,全面加强法治宣传,坚决打击黑恶势力,营造正义盎然的乡村治理环境。

三、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促进乡村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重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仅是组织先锋模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组织与乡村振兴措施、目标融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重视组织建设与组织作用发挥,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清华党组织公开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