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

2022-12-31 12:14高重阳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34期
关键词:机电工程管理体制法律法规

高重阳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市场的结构已经基本稳定,但是在这种稳定的结构下承发包交易中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作为承包方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这对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非常恶劣[1]。要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就需要在承发包交易过程中做好对合同方面问题的合理处理,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只承担其应尽的责任,减少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让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中的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规范,保证合同双方的利益,实现合同双方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共赢。

1 合同风险概述

在合同中由于多种外部因素和合同双方自身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同风险,要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就需要做好对这部分风险的考虑,以书面的形式来对合同双方的工作开展做出指导[2]。同时合同的签订需要在我国对应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完成,保证合同内容完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所签订的合同才能具备效力。就目前社会环境下所出现的合同风险来看,我国目前部分行业中的合同普遍存在以下两类风险。

1.1 客观性风险

这种类型的风险基本上是无法规避的,合同双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承担这部分风险。此类风险主要是由现行法律法规、行业中的明确规定以及合同内容、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无法通过合同双方的努力来进行调整,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的[3]。

1.2 主观性风险

主观性风险与客观性风险截然不同,一般是由人为因素造成,这种风险也是能通过合同双方对自身在合同相关业务中的各项操作进行调整来尽量避免的,就算无法避免,通过合同双方的共同努力也能大幅降低风险对合同双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建筑市场中,机电工程施工企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在合同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中,一部分项目业主会在合同内容中隐含一部分风险,将这部分风险转嫁到机电工程施工企业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在该方面存在的细节问题,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许多企业都基于承包工程,尽可能地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此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部分目的不纯的项目业主也会利用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迫切需求,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只专注于工程的价格和工期,绝口不提合同内容中隐含风险。部分机电工程施工企业虽然看出了这部分风险,但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只能被迫签订合同,这就导致了建筑市场中在该机电工程方面的合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盲目性,进一步影响到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机电工程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2 机电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出现的原因

2.1 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对合同相关法律了解程度有限

我国目前在建筑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渐发展完善,企业需要在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业务开展的重要前提,保证自身业务始终处于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法律法规体系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部分因素,因此目前在建筑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内容较多,并且涉及多个方面[4]。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的难度较高,以至于部分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签订业务项目合同的过程中无法将合同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一一对应,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合同内容隐含的风险受到侵害。要实现对机电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和规避就需要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和负责合同签订检查的部门重视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全面了解,尤其注重建筑行业方面的内容,保证合同内容完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实际要求,以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业务开展过程中多种风险的合理控制。

2.2 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体制尚未得到有效完善

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数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合同管理体制,但是合同管理体制不仅需要考虑到我国在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出发,保证建设完成的合同管理体制完全符合企业业务开展的现实需求,对目前建筑行业中所使用的标准化合同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的合同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保证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不会因为合同的签订、履行等环节的工作对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存在数量较多的机电工程施工企业,这部分企业的经营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愿意在合同管理体制制定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的企业并不多,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完成后正式履行合同时容易遭受多种风险[5]。但由于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只能背负着部分风险来开展业务,企业需要重新认识合同管理体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符合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现实需求的合同管理体制,尽可能地调整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当前在建筑市场中所处的劣势地位。

2.3 对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管力度不足

机电工程合同签订完成后合同双方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合同双方需要按照合同内容来履行自身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行使自身在合同中所得到的权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对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做好监管。

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有效提升,大多数人民群众都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建筑行业中的项目业主也一样,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有更多的项目业主会做好对合同双方的考虑,尽可能地保证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双方都能赢得自身应得的利益,因此目前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业主所签订的合同已经逐渐规范化[6]。但是如果不做好对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的合理监管,很有可能因为工作人员的自身原因或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机电工程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出于企业规模和运营成本的考虑,在对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安排监管人员时,监管人员的专业性和人员数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很难发现在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而影响到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所能获取到的经济利益。

3 机电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手段

3.1 在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内部普及合同法制教育

在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企业的一分子,都需要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对应的法律法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尤其是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层和具体项目的负责人,作为直接接触项目业主,落实合同签订工作的企业内部人员,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有较强的专业性。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合同签订、履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理解能让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无法从根源上实现对风险的规避,但能有效降低这部分风险对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正常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7]。因此机电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对所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对自身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以及合同相关法律法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更好地实现健康化发展。

而对于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则需要进行重点培训,提升法律法规内容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及时发现合同内容中所隐含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主观性合同风险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受到的风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均属于机电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关键性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让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避免企业因为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受到影响。

3.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制

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合同管理体制,但由于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和在建筑市场中的劣势地位,这种标准化的合同管理体制并不能完全符合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的现实需求,需要按照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中在合同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来建立起符合机电工程施工企业要求的合同管理体制,当然这种合同管理体制是以建筑行业中的标准化合同管理体制为重要基础的。在对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体制进行补充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前提,确保最终完善出的合同管理体制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实际要求[8]。

在最终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中需要对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给出明确指导,保证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通过合同管理体制来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更好地进行合同管理工作,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上级领导也可以借助合同管理体制中的工作程序规范要求来对工作人员所履行的工作职责进行监督。在合同管理体制中还应当包括文档系统、报告和行文制度,保证在合同管理体制下,工作人员对合同相关内容的拓展均具备更强的规范性,并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档进行有效管理,将其归档到文档系统中,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目前的合同履行情况,保证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对项目业主委托完成情况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3.3 加强对机电工程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管

机电工程合同的履行过程是需要合同双方的共同努力的,机电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对双方所需要签订的合同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合同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在合同内容中存在人为的隐藏风险,了解在合同内容中规定的双方责任与权利,考虑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在本次项目中所能获取到的经济利益,对比这部分经济利益与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客观性风险是否匹配,尽可能地保证机电工程施工企业能在本次工程项目中获取到较高的经济利益。

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对签订的合同进行内容整合,并将这部分内容形成明确的计划书,做好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多种风险的考虑,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计划书来落实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保证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对整个项目相关资料的收集,做好应急预案,避免在工程项目落实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机电工程施工企业始终保证自身所落实的各项工作均符合合同内容的要求,避免因为自身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最终完成的工程项目与项目业主的实际需求不符。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市场环境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合同双方利益的纽带,必须要保证合同的科学合理,避免双方所签订的合同存在明显偏向。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目前在建筑市场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对相关合同内容进行调整,依据我国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合同的合理性,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机电工程施工企业的利益,以这种方式来让我国建筑市场能更加稳定地运行。

猜你喜欢
机电工程管理体制法律法规
机电工程设备的安装特点及优化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分析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建筑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技术应用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