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实践分析

2022-12-31 12:14
科海故事博览 2022年3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公路工程公路

肖 楠 魏 鑫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作为贯穿公路工程建设全阶段的环节,要合理利用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在进行公路工程预算控制时,专业人员应当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专业知识,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全过程预算造价控制、加强预算编制与管理等方法,提高造价控制水平,从而为施工企业争取更多利益。

1 公路工程预算与造价控制概述

工程预算的概念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评估活动。科学、有效的工程预算能依据工程所用物资、施工工序等获得精准数据,预算后,科学配置各环节的资金,能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工程建设前应掌握施工单位所需投入的资金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工程预算的精准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开展情况、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价值。工程造价的概念是:工程项目的费用整合,其中以材料与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等为重点。进行工程预算的任务是:预估工程造价,二者具有一致性,相互配合能推动工程项目稳定开展与完成[1]。

2 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在开展公路工程前,必须将工程造价控制放在首位。实施工程造价时,要集中力量控制工程预算,配置具有专业知识、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开展此项工作,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把握工程实际,增强公路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依据工程预算的各项数据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通过工程预算,施工企业能制定相应的文件内容,保证上级领导掌握工程实际、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此外,工程预算结果还能帮助施工企业进行预决算,判定是否申请贷款或催收工程款。

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应保证此项工作科学、严谨,从多方面开展。公路工程建设时间长、投资量大,涉及多项内容与多类环节,若未能合理控制资金,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工程成本。由此,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预算,能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公路工程需要应用多种材料、机械设备,风险因素非常多,若未能正确认识工程项目或缺乏抗风险能力,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而通过工程预算,能利用系统分析辨识、控制风险因素,将损失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工程概预算能进行科学的造价决策,预算审核能明确工程费用标准、提高造价书编制效果[2]。通过工程预算能控制工程整体收支,从而控制造价,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经济效益。

3 公路工程预算与造价控制的现存问题

3.1 “三超”现象严重,造价失控

在进行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时,“三超”现象非常常见,其主要指的是超预算、决算与概算等问题。根据上文可知,公路工程建设时间长、投资量大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突发事件非常多。编制与执行预算时,各部门联系性不强、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且未约束与跟踪预算执行情况。总之,就是预算编制、造价控制等工作直接引发“三超”问题。当前,在进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时能发现,粗放式管理模式较为常见,未能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未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导致预算数额不准确、效果不佳。立足于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可知,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师、财务人员等未能正确预估工程难题,预算编制略显粗糙,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支出相差甚远。但是预算编制与造价控制工作不当并非是引发此问题的核心原因,前者以设计图纸为基础,根据工程目标选择物资、技术、施工方法等,统筹兼顾、宏观调控。预算人员要面临各类不可控因素,非常容易闭门造车或依赖以往经验。而后者起步时间较晚,指导性不强,未能成为各类公路工程的参考。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部分公路工程采取新办法,如清单计价等。但是初期预算代表着工程人员的预期,若未能结合工程实际,就会导致预算与造价失控现象频发[3]。

3.2 勘察工作不到位,埋下工程隐患

在进行公路工程预算时,勘查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预算造价工作,如今部分公路工程项目为在规定周期内提高施工效率、经济效益,会选择缩短勘察时间。同时,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工作与勘察工作的独立性过强,部门缺乏沟通,导致勘查数据不够精准,设计水平降低,公路工程施工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并且预算人员未能在相关方案、图纸与文件中掌握工程各项条件,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导致预算超标,造价失控,此外,部分建设单位为追求美观或经济效益,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图纸,变相提高了工程成本。

3.3 未规范管理,约束机制有待健全

执行工程预算时,受传统管理理念、粗放式管理模式影响,常存在非规范管理等现象,阻碍管理工作开展。其中,变更问题较为严重。未建设相应的约束机制,也未能制定严格的变更流程,影响预算管理与造价控制工作,加大了经济损失。

3.4 预算造价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

想要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必须精细化、规范化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的精准性直接影响着工程效率、质量等。若预算较少,会出现资金链短缺断裂等问题,进而降低工程材料质量,影响公路工程口碑。若预算较多,虽然能推动公路工程建设有序开展,但是变相提高了财务压力。当前,部分施工单位未能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少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4]。

3.5 预算造价控制片面,忽视工程变更

若工程预算未能立足于工程实际,会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负面影响,片面性过强。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建设时间长,若气候变化或建材市场波动,会导致预期投资与实际支出相差较大,从而影响工程预算,提高了工程造价控制难度。最终,预算结果与造价控制也产生较大差异,提高工程成本,缩小了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受传统理念影响,部分企业仅重视工程施工前与竣工阶段的成本,未能严格把控施工造价,忽视工程变更。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或出现某类问题,工程质量难以达到相应标准,多次变更或返工,提高了建设成本。

4 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有效对策

4.1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成立预算责任中心

应成立专门的预算责任中心,根据开展预算编制、执行与管理等工作,落实预算造价人员权责。

首先,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在决策阶段,应通过现场勘查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从而增强预算编制与公路工程施工的匹配性。设计阶段,应深入分析施工图纸,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优化,明确工程量。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等,尽量减小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的数值。要将预算编制工作深入公路工程全程,实现科学预算目标。

其次,要严格控制经济签证。公路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经济签证等问题,对此,要求多方协调,审查账目,提高造价控制水平[5]。

4.2 做好预算前准备工作,控制预算变动

在预算前,应做好充足准备,为后续开展预算造价控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求预算人员具备专业实力,能掌握施工现实情况、技术工艺以及具体流程等,提高计算的精准性。还应明确定额子目及其施工量等[6]。对于工程变更现象,要严格控制预算变动。应加大设计方案、图纸审查力度,发现问题或疑惑之处,要积极沟通、多次确定,控制设计与工程变更。还应对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等进行归档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追踪。

4.3 加强预算造价管理,提高工程预算造价控制人员素质

首先,要强化预算造价管理意识。在此过程中,要求工程各方主体提高对预算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思想层面上,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既能助力于公路工程工作开展,还能让各级人员意识到预算造价管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其次,要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通过前期调查逐渐完善与优化,要求各部门相互沟通、监督。

最后,要加强预算造价人员培养。一方面,应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其掌握工程设计、材料采购等方面的知识,合理采用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热情。另一方面,应引进新技术。想要提高预算造价管理效率,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建设预算造价管理系统,并借助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等,搜集更加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要培养并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建设信息化平台,集材料、人员与施工进程等为一体,公开化造价预算信息。

4.4 加强监管,深入考核

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成立监管部门或机构[7]。其主要负责监督与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作人员态度敷衍、虚假采购等行为。同时,还要明确工程各方主体的责任,加强审核,深入研究超预算或预算造价控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要完善预算监督体系,保证预算造价行为处于监控下。此外,还要进行考核。应考察预算主体,从根源上解决超预算或造价失控等问题。将预算造价控制各项工作纳入其中,还应考虑产生预算外费用的各类行为,如未能把控市场变化、忽视施工实际等,若此类费用未经考虑或控制不到位,会影响工程效益。由此,经过考核后,要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等。

4.5 实施全过程预算管理,控制工程变更

在进行公路工程预算造价控制时,应做好全过程预算管理工作,其中包含项目建议书等,想要保证项目投资科学、合理,避免产生较大经济损失,应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方面入手。

第一,在设计阶段应从多方面、多层次搜集并整理工程资料,其中设计建议书、设计合同等较为重要,要做好施工现场环境勘察工作,进行野外测量室,要明确测量区域的路线及其控制点、水准点等,获得准确的数据,同时还要掌握公路工程附近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质地理条件等。开展设计概算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与标准。对于投资限额,其基数应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核与批准。完善并推行相应的限额设计制度,既能保障与管控投资,也能合理设定预算指标等。公路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投资数额超过上亿元。开展预算工作时,设计图纸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造价控制手段。

第二,在施工阶段,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8]:

首先,要严格管控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等行为,制定变更审批流程,通过计算掌握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然后在专题会议上表决,随后向上申请,经过同意后正式变更。在此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变更项目。

其次,要加强物资质量控制。其中,材料与机械设备控制非常关键。要根据公路工程要求明确所需材料数量、类型以及性能等,制定采购方案、了解市场变化,在低价时期采购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对于机械设备也是如此,但需要注意设备维修、养护等环节。

最后,要兼顾工程技术性与经济性,以此指导预算造价控制工作。评估时,要根据工程利润、施工成果、技术情况等进行分析,化解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冲突,从而提高工程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对此,应推动造价人员和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与合作,从技术经济角度制定工程方案。

5 结语

公路工程造价作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施工企业要不断优化公路工程预算控制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优化相应机构、加强培训,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强化项目管理体系,提升高造价管理水准,进而实现公路工程的整体控制,增强其可行性、可视性,避免因盲目减少工程造价预算,降低公路工程质量。在满足工程的质量前提下,通过工程造价预算,让工程的物资部门、人力部门、工程部门等能够充分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公路工程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公路养护嵌固抗滑磨耗层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公路断想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