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现状与展望

2023-01-02 16:00陈德清贾广平李家欢李鑫雨
中国水利 2022年3期
关键词:供水水利工程

陈德清,李 磊,王 钧,贾广平,李家欢,李鑫雨

(1.水利部信息中心,100053,北京;2.东华软件股份公司,100091,北京)

饮水安全事关亿万民生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水利部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近年来组织建设了以“金水工程”为核心的一批信息系统,有力支撑了水利部政府职能的履行和各项业务应用。

一、背 景

依托水信息基础平台建设项目,水利部信息中心组织完成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等3类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按照面向水利对象数据模型建设农村水利管理专题数据库,将农村水利管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管理等信息系统进行拆分重组,建成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涵盖农村供水业务管理和行业监管,实现信息填报、动态更新、实时统计等功能。系统分两期,一期于2009年建设,2012年交付使用,二期于2016年建设,2018年交付使用。

二、系统设计

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JAVA语言,基于B/S架构开发,集群方式部署。系统用户涵盖水利部、省、市、县4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约1.2万余人。根据业务分工和管理需要,将用户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项目主管单位,作为农村水利各项业务的主管单位,负责水利各项业务相关信息录入、数据上报、综合查询等业务;另一类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农村水利各项业务的监管部门,主要负责流程审批、综合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业务。系统功能主要由业务管理和行业监管两部分组成。

1.农村供水工程业务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业务管理功能包括集中供水工程现状、行业概况、信息汇总和地图分析四大项。一是对集中供水工程基本信息、运行现状信息、水源地坐标等的数据采集与维护,将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汇总,全面掌握工程情况;二是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分散供水工程情况的数据填报及汇总统计;三是以图表、地图等方式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行业概况等信息进行展示和查询;四是通过供水工程、行政区进行搜索,对搜索到的供水工程进行定位,点击工程坐标可查看工程的详细信息,并提供图层选择、地图工具等功能。

2.农村供水工程行业监管

农村供水工程行业监管由“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管理、水质检测中心、通知公告三大项组成。一是对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以及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定制信息和运行管理经费使用情况的采集和管理;二是对收集到的水质检测中心人员信息、场地信息、硬件信息和资金使用信息等内容进行分析、管理和存储;三是按照工作计划对相应单位或区域的用户下达任务、发送通知,确保任务计划落实到人。

依托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共汇集了供水工程信息260万余条,包含农村供水人口统计信息、2 100个县级水质监测中心情况等,完成全国54万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地图标绘和基础信息录入等工作。

三、新形势对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的新需求

农村供水业务应用系统已基本建立,随着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对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的新需求逐渐增加。

1.建立供水工程数字台账

要真正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的线上管理,精准的数字化台账是基础。依托现有系统采集了农村供水工程的名录和基础信息,然而供水工程指标涵盖范围广,加之过往农村水利资金短缺、信息采集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使得历史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数据更新的质量校核保障。

2.增强农村供水感知能力

目前掌握的信息主要是供水工程位置、设计供水能力、覆盖人口、建成时间等静态业务信息,缺少对实时供水水量、水质等情况的掌握,对农村供水工程设备运行情况的感知能力不足。加强水利部、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是新形势下的重点工作。

3.提升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

农村供水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业务,与地表水、地下水、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与管理等业务紧密相关。充分利用多源信息优势,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既是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工程安全运行监管的必然选择。

4.打造可持续的信息系统

除了满足业务需求之外,信息系统能否便捷、灵活地适应新的技术要求至关重要,特别是需避免传统集中式的建设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迭代升级将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另外,要确保随着系统的推广应用,并发用户数量增长等条件下系统性能有所保证,不成为制约系统发展的瓶颈。

四、未来展望

2021年3月,水利部党组提出要将智慧水利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大力推进。为全面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需加快开发新一代的数字化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智慧化管理效率和水平。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在原有系统基础上,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供水应用软件平台,补充和共享多源信息,提升数据感知能力,深化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与农村供水业务深度融合。

一是逐步建立农村供水数据标准规范。建立并完善农村供水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生产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规定相应的义务和数据权限,明晰业务管理和线上监管的考核评价方式,确保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开放全流程规范、统一、权威,为建立精准可靠的全国农村供水数字化台账提供标准。

二是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信息感知能力。在多源数据汇集、权威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每处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状态,直观动态监控供水水量变化,对异常事件进行自动报警和消息通知,全面增强感知能力。

三是真正实现业务微服务拆分和管理。统筹考虑农村供水不断深化的业务需求,对系统中的各项业务功能进行拆分重构,各部分可以独立部署、运行、升级,互不影响,从而可以针对不断新增的需求快速升级,加快系统功能的优化迭代速度和问题的修复速度,减轻集中升级造成的服务器压力,对用户提供无感升级,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四是增加移动端农村供水业务应用。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主要依赖桌面端系统,随着时代进步和手机的普及,需增加手机端应用并打通与桌面端的数据联系,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移动端可随时上报农村供水信息和处理业务工作,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实现移动办公、高效办公。

五、结 语

农村供水信息化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建成信息数字化、控制自动化、决策智能化,感知内容全覆盖、采集信息全掌握、传输时间全天候、应用贯穿全过程、决策引导全业务、水利服务全方位的智慧农村供水系统,真正实现监测感知泛在互联、基础设施集约高效、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和业务应用知识智能。

猜你喜欢
供水水利工程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