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3 03:56陈元庆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养鸡养殖户卫生

陈元庆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沈阳 110200)

在当前现代化养殖理念的推进下,规模化养殖正成为常态。基于养鸡的特殊性,一旦疾病产生就会是暴发性质的,而且多数鸡疾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无论是在防控力度上,还是防控难度上都有所增加。所以,做好鸡病防控工作,是养殖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良好养殖收益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的鸡病防控现实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制约了养殖效益的有效提升。必须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应用有效的疾病防控管理措施,将疾病暴发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为养殖效益的提升创造条件。

1 养鸡疾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预防意识

在养鸡过程中,很多疾病的暴发并非不可预防的,而最终导致疾病暴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事先防控的重要性。一些养殖户总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过于依赖过去的养殖经验,而忽略了养殖环境、气候、品种等综合因素影响可能造成的疾病隐患,这就导致在疾病来临时,防范不及,最终造成惨痛的经济损失。一些疾病来势十分凶猛,而且潜伏期难以分辨出明显的症状,待到发作时,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不仅增加了防控的难度,更是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

1.2 养殖环境简陋

养殖环境也是影响疾病防控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环境简陋,拥挤,设施不达标,如缺少相应的通风设备,缺少温度调节设备等,鸡的生长环境得不到良好的保证,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而发生疾病。拥挤、密闭的环境意味着病毒孳生与传播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拥挤的环境往往在卫生管理上无法执行到位,这就为细菌的繁殖、生产、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拥挤往往会伴随着潮湿,这是由于在拥挤环境下,卫生清理之后的水分无法及时挥发,再加上拥挤的环境下,鸡的排泄物增多,卫生管理难度加大,导致整体卫生状况不佳,环境不通风,就会造成大量的细菌繁殖,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温度也会对鸡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夏天温度过高,环境拥挤,细菌生长繁殖速度快;冬季天气寒冷,舍内温度低,不适合鸡的生长,导致鸡群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生疾病,而且疾病一旦发生,多具有传染性,极难控制,最终影响防控效果。

1.3 养殖管理不科学

归根结底来说,疾病防控的前提是有效的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包括卫生管理、技术管理、防疫管理,任一环节的执行不到位、不彻底,都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暴发,影响鸡的生长。养殖管理又与饲养员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当前,在鸡养殖过程中,一些饲养员疾病防控意识薄弱,养殖责任心不强,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的消毒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导致养殖场所卫生不达标,给了细菌生长繁殖的空间,在养殖时饲料的配比不合理,对养殖水源的消毒不到位等,病从口入而导致疾病发生。除此之外,由于饲养员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在养殖方法上还是依靠过去的传统经验,在鸡的生长中没有密切关注长势,疾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不强,对于鸡生长中出现的个别异样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也未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干预,或是干预的方法不对,如用药的种类与剂量出现偏差,没能起到良好的早期预防效果,进而造成了疾病的产生与传播;又如对个别病死鸡的处理方法上不及时、不彻底,处理的手段不正确,而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了鸡群的生长。

2 养鸡疾病防控的有效对策

2.1 做好养殖环境管理

如前文所述,在养鸡过程中,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养殖环境有关。所以,做好疾病防控,提升养殖效益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科学选址。养殖环境的通风条件很重要,除了利用设备进行通风之外,自然通风也十分关键,所以在养殖场所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较为空旷、通风条件良好的地带作为场址。二是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在养殖硬件上加强支持。比如,加强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温度调节设备的投入。在鸡舍建设材料的选择以及温度调节设备的配备上,一定要合理、到位,要保障鸡的生长始终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同时,粪污处理设备也要进行科学的筹划,采取科学的建设手段设置好相关的排水系统以及除粪装置,为后续养殖时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打好基础。

2.2 做好养殖技术管理

在养鸡疾病的防控上,除了硬件上的支持外,技术上的支持也十分关键。在养殖技术管理上,一是要严格执行养殖规范化标准。例如,饲料的科学配比。众所周知,鸡从养殖到出栏,会经历不同的生长过程,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要调节饲料的配比,确保营养的供应,提高鸡的免疫力。二是做好鸡舍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比如,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岗到人,全面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三是加强养鸡的粪污处理工作,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养殖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采用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在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实现粪污的再利用。三是做好养鸡生长过程的观察工作。鸡的疾病发生都会有一个潜伏期,然后才是暴发期。鸡在出现疾病时,都会出现一些症状。所以,在养鸡过程中除了饲料的配比,及时做好饲养工作,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鸡的长势,对于一些早期疾病,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控效果,不仅能够降低防控的经济成本,同时也能够显著地提升防控质量,避免大面积暴发所造成的防控压力与经济负担。

2.3 加强养殖队伍建设,推进科学养殖

养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实践性相当强的行业,饲养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疾病防控成果的实现。所以,加强对饲养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推进科学养殖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对专业畜牧人才的引进,让专业畜牧人才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带动现有饲养员的技能提升。其次,畜牧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培养养殖专业技术带头人,对农民定期开展相关的养殖技能培训,提高其科学养殖的意识与能力。再次,也要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升养殖户的疾病防控意识。比如,开展知识讲座、散发养殖资料、进行有奖问答等,从疾病防控的概念、疾病的危害等方面提高养殖场户对养鸡疾病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以村组为单位组建QQ群、微信群,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不定期地向群内发布、推送养殖小知识、养鸡疾病防控小技巧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养殖户的意识和行为。最后,要加强科技入户机制的推广,重点推广高产技术、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对养鸡品种进行改良,推行良种繁育,提升鸡的抗病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数量取胜的养殖观念,向效益型、生态型养殖转型。

2.4 加强全方位的检验检疫,及时注射疫苗

除了从养殖技术、养殖环境,以及对养殖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进行提升和改善之外,还要从养殖源头上加强养鸡疾病的防控,那就是开展全面的检疫工作。检疫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消除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在客观上起到保护养殖户利益的效果。但是,这就需要突破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因为很多鸡病并非不可预防,其关键在于养殖户的观念落后,而且过于看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检疫对于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有利影响。所以,相关的畜牧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职能主导作用,制定好科学的防控管理规程,做好养殖户的防控思想工作,倡导养殖户及时注射疫苗,从而在源头上把好疾病防控关。

3 结语

我国鸡养殖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但要实现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就需要关注鸡养殖过程,因为养殖的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益。除了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强养殖管理之外,尤其要注意鸡养殖过程的疾病防控。因为疾病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鸡的正常生长,甚至还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与死亡。同时,也会加重养殖户的经济负担,并在防控疾病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加重了养殖成本。所以,尤其要做鸡养殖的疾病预防,预防作用大于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广大的养殖户提升疾病防控意识,并积极地参加养殖培训与学习,革新落后的养殖理念,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办法,及时注射疫苗,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从而确保养殖工作的顺序开展,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养鸡养殖户卫生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保护环境卫生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