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2023-01-03 13:37云君琰张广胜王杰琼宁云云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期货保险公司养殖场

云君琰,张广胜,张 瑞,王杰琼,宁云云

(封丘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封丘 453300)

“保险+期货”是金融创新产品,区别于传统的政策性保险,传统的险种是保成本,保疫病、自然灾害等一般性风险,而“保险+期货”则可以保市场价格风险,是应对市场行情变化的避险工具,可以提高养殖户及养殖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生猪稳产保供提供了抓手。该文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1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

“保险+期货”模式是期货业与保险业为解决农民收入保障问题合作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在生猪产业“保险+期货”模式中,由保险企业为生猪养殖场、养殖户提供期货的价格保险产品(实现“第一次风险转移”),由期货公司等专业部门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的市场上进行风险对冲(实现“第二次风险转移”),补偿生猪养殖场、养殖户因出售价格波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将生猪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产成品价格下跌等原因引起的市场上的风险转移至期货的市场来承担。

2015 年8 月,农产品的价格保险在我国首批采用“保险+期货”运行模式,开启了“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的里程碑。2016年1月,“保险+期货”保障模式首次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且连续7 年写入该文件,表述也从最初的“平稳扩大‘保险+期货’的运行模式试点”,发展至今年的“在乡村产业的服务发展、壮大中,充分展现了‘保险+期货’模式的效用”,强调以其为“工具”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1月8日,我国“生猪期货”首次以活体交割期货的品种身份,正式呈现到大连商品交易所,成功推动了生猪产业实现“保供”和“稳价”,大大降低了“生猪周期”的波幅,促进生猪产业有序、稳步发展。“生猪期货”的上市,首月启动了“生猪+保险”生猪项目86 个,波及了生猪的价格保险和生猪利润保险等多种方式,9 家保险公司、34 个期货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参与,涵盖了广东、山东、湖北、湖南等25个省(市、区),目前,部分保险项目已经开始进行理赔。

2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生猪产业发展有待提升

多年来,养猪业主要以农村散养为主,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低,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且目前产业发展中,养殖、销售、屠宰、加工等产业链中整体基础设施水平落后,相互之间缺少利益共生、共享机制,从而不利于生猪养殖业“保险+期货”运行模式的推广及品种项目的开发,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的运行成本,阻碍了生猪“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

2.2 综合性人才缺乏

生猪“保险+期货”是现代化的金融产品,而生猪养殖却要求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因此,生猪“保险+期货”产品的开发、运营,需要既具备保险、期货等金融知识,又掌握专业化生猪养殖技术知识的人才。少有人员既懂保险金融,又有养殖实践经验;综合性人才的缺乏是生猪“保险+期货”发展的挑战。

2.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对“保险+期货”项目模式的财政补贴和政策目前仍相对缺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养殖场户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同时,政府在生猪养殖业“保险+期货”运行模式发展过程中,对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未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致使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2.4 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是否能够顺利推广取决于养殖场(户)、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力度。生猪期货品种尚处于上市初期尝试阶段,市场上信息数据的收集、汲取与反响体现不够充分,同时定价制度等一系列体制仍需要继续培育与完善,还需要体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而目前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各自的定价规则、实体操作等规则对方了解不充分,远未达到良好的合作阶段。

3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提升生猪养殖标准化水平,壮大产业发展

完善配套生猪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养殖、销售、屠宰、加工等产业衔接,建立比较统一的行业标准,便于标准化交割,降低生猪养殖企业养殖生产成本与金融对象的参与成本,促使生猪养殖业各环节建立并完善利益共生、共享等一系列机制,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期,还需要加强对综合性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从而满足生猪养殖业“保险+期货”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

3.2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进产品多元化

目前,国家对生猪养殖产业“保险+期货”运行模式的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相对匮乏。加大对养殖场(户)的补贴力度,将部分临时收储的财政支出和部分目标价格调整为畜产品收入价格保险保费补贴,降低养殖场、养殖户等企业购买生猪保险的投入成本,从而提高养殖场(户)投保积极性,探索一条养殖场(户)、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政府适度参与的可持续推广的发展路径。通过探索创新,逐渐开发出几种对“保险+期货”参与各方容易理解接受和性价比高的产品,减少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场(户)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场(户)的损失。

3.3 完善市场合作机制,加强跨界监管

在生猪养殖产业“保险+期货”运行模式中,对于保险来说,除了为农业生产提供常规的自然、意外事故和疫病风险保障之外,与期货的合作还创造了市场价格风险保障的可能性;对于期货来说,以生猪养殖业期货价格保险作为中枢纽带,实际上是帮助期货市场对接养殖场(户)等实体经济企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交流学习、互派业务人员等方式加强三方相互合作力度,一同设计开发畜产品风险管理的投资组合。加强期货与保险两者之间的跨行业监管,生猪养殖产业的“保险+期货”运行模式的运行端在期货公司,但销售端却在保险公司,故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并出台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消除养殖场(户)对保险公司赔偿能力的疑惑和犹豫。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的开展,给生猪养殖户、保险公司及期货公司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是传统产业与金融工具的有机结合,该模式的发展应用,有效分散和规避了生猪价格风险,解除了养殖场(户)的后顾之忧,是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是解开“猪周期”的金钥匙。□

猜你喜欢
期货保险公司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棉出口良好 ICE期货收高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