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研究进展

2023-01-03 17:43蒋妮李俊峰李敏毛小荣
肝脏 2022年3期
关键词:肝性类固醇脑病

蒋妮 李俊峰 李敏 毛小荣

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Acute Severe Autoimmune Hepatitis, AS-AIH)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中少见表现之一,其诊断困难,病情进展快,治疗争议,总体预后差。本研究聚焦AS-AIH患者治疗,综述目前AS-AIH患者的治疗及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及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及评价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是AIH的一个特征性表现。目前数据表明,皮质类固醇治疗6个月时生化缓解率在60~80%之间[1-3]。在急性重症表现中,皮质醇类固醇反应率变化较大,即8~97%[4-9]。其原因包括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一旦发生肝衰竭,可能会因治疗不及时影响预后。

有些研究得出AS-AIH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较好反应性[6],研究中纳入了34例AS-AIH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诱导方案包括泼尼松龙(1.5 mg/kg/d)或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1 g/d)3 d,随后泼尼松龙剂量为63.2±13.7 mg/d。33/34患者对治疗有反应,没有患者需要肝移植。在这项研究中,高的有效率归因于发现时MELD评分较低,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静脉注射剂量较高。

有些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在Yeoman等[4]报道的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23例AS-AIH患者中,5例(22%)为I/II级HE,其中10/23(43%)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反应,余患者者接受了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LT)或其他治疗。同样,在一项有121例AS-AIH患者的研究中[9],共有110例患者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19例患者出现了肝性脑病,包括11例未接受和8/110例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中,67例(61%)有反应。只有1/8的有肝性脑病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有反应。类似,有个纳入16例AS-AIH患者的研究[5],其中有10例经历了高级别肝性脑病,INR的中位数为5.36(1.7~12.2)。有12/16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治疗。一位患者(胆红素400 μmol/L, INR 1.7),对皮质类固醇在3 d内作出了反应;一个病人出现严重感染,随后死于播散性曲霉菌病。其余10例患者均接受了LT。

Fujiwara等也证实AS-AIH合并肝性脑病对皮质类固醇反应不佳[7]。在他们对20例AS-AIH患者的研究中,19例患者接受了皮质类固醇治疗。在没有肝性脑病的AS-AIH患者(n=5)中,所有患者都对激素有反应;在AS-AIH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n=13),只有2例对糖皮质激素有反应;在2例迟发性肝衰竭患者中,1例对糖皮质激素有反应,1例需要LT。

儿童AIH对免疫抑制剂敏感,起始剂量为2mg/kg·d,除以脑病为主要表现的爆发性病例外,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满意,缓解率高达 90%[10]。

妊娠期及产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AIH变化,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妊娠期内AIH患者有20%出现病情变化,流产及死胎发生率在19%左右,早产率也高,而产后约52%可出现病情活动或加重,但目前对妊娠期AS-AIH人群治疗尚无报道[11],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新冠肺炎(COVID-19)对人类危害极大,造成严重社会经济、医疗负担。有研究发现[12]肝硬化合并COVID-19的患者比COVID-19感染患者无基础疾病死亡率更高,和普通肝硬化患者死亡率大致相当,而对AS-AIH尚无研究报道。因此,冠状病毒对AS-AIH患者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上,需谨慎对患者选择皮质醇激素的使用,初始选择的剂量为0.5~1.5 mg/kg/d,需要在开始治疗后评估疗效,以评估LT的必要性。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预测指标 对于AS-AIH的患者,预测患者对皮质类固醇反应对于决定进行肝移植的时机至关重要[13]。肝性脑病级别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相关,肝性脑病级别越高,皮质类固醇激素反应越差;其中INR>2.46可预测失败;入院时MELD评分≤28分、或UKELD评分≤57、组织学上无MHN、治疗后4 d内胆红素和INR的改善与皮质类固醇的高反应率相关[5, 7, 9, 14-18]。HLA DRB1*03的存在可预测皮质类固醇失败[19]。急性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生存和预后因素(SURFASA)评分可以预测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反应,当SURFASA评分低于-0.9,患者对药物治疗有反应的概率高于75%;当SURFASA评分在-0.9~1.75时,患者对治疗的有效情况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当它>1.5时,患者进行LT或者死亡的概率在85%~100%[20]。

(三)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评价指标

1. 转氨酶 一旦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血清转氨酶不建议作为治疗评价的标志物[4,14-15,17]。研究观察到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血清ALT水平均降低,因肝细胞再生不良和肝细胞严重破坏时均会引起转氨酶降低[7]。

2. 胆红素和国际标准化比值 血清胆红素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水平可能是较好的评价标志。研究发现,皮质类固醇激素治2周后未能改善治疗前高胆红素血症与早期死亡率相关[21]。观察肝衰竭患者3.7±0.6 d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胆红素和INR水平恶化与不良预后相关[8]。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第3天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增加基础20%是一个不良的预后标志物[22]。PT是治疗前两周改善的最佳标志物,而其他标志物(如胆红素)的恢复可能较慢,建议在在开始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第3~7天评估治疗效果,并决定是否停药[15-16]。

3. 感染 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导致细菌性败血症或真菌血症,从而使LT过程复杂化。研究发现,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AS-AIH患者中,从治疗开始感染的累积发生率在第7天为6%,第10天为17%,第14天为35%,第21天为54%[23]。在使用皮质类固醇的同时,密切监测(感染指标)是必要的,在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可经验性给予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4. 评分指标 有研究发现,UKELD下降<2分可预估治疗失败,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68%[15]。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前7 d之间,MELD平均下降4分,是AS-AIH患者治疗有效的反应[16]。

总之,在AS-AIH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有可靠的预测、评价指标来帮助判断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避免延误治疗。在皮质类固醇治疗7天后,胆红素、INR/PT、UKELD、或MELD没有改善,应立即对患者进行LT评估。对于病情最严重的人群(如LT患者),皮质类固醇治疗第3~4天则需要进一步评估。

二、其他类型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他类型的免疫调节剂在AS-AIH中没有公认的作用。AS-AIH时,不建议使用硫唑嘌呤,原因包括药物代谢不良和胆汁淤积引起不良后果,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ester, MMF)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仅在小型观察研究中显示有效,而在AS-AIH中没有特异性[24]。Yeoman等[25]在他们的AIH治疗组中描述了一个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失败组。在治疗失败组(n=13),11例患者在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失败后接受二线免疫抑制治疗,9例患者为通过其他治疗(他克莫司,n=7;MMF,n=1;血浆置换,n=1)后好转。

需警惕MMF会引起孕早期流产和胎儿畸形,故避免使用禁止使用[26-27]。其他免疫治疗,包括他克莫司、环孢素、利妥昔单抗等,在AIH中有一定可行性,但在AS-AIH中治疗效果有待考证[28-29]。

三、血浆置换。

据报道,血浆置换用于AS-AIH,因各种因素混合存在使得很难证明其在影响无LT存活率方面的独立益处和真正作用[30]。

四、肝移植

对于失代偿期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或类固醇激素反应欠佳的AS-AIH,LT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据估计,约有10%的AIH患者需要LT治疗,在AS-AIH患者中LT比例应是明显升高,部分AS-AIH患者唯一有效治疗办法为肝移植[18]。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过程中需同步评估LT,尤其是在病程早期,发生败血症、高级别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之前。

AS-AIH的LT结果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的其他病因相似1年生存率80~94%[31]。尽管与非AIH患者相比,AIH患者移植后排斥反应(急性/晚期)的频率增加,但急性或慢性AIH患者的排斥反应频率相似[32]。一些报道显示,与慢性AIH伴肝硬化相比,AS-AIH患者的生存率可能更高[33]。

在最近的一项关于儿童AS-AIH研究中发现,泼尼松治疗使 9 例 AIH 肝衰竭患儿中的 4 例康复,另外 5需要肝移植[34]。AIH的移植率为9%~55%,儿童 AIH 移植的患者的5 年存活率为84%~91%[35]。

复发性AIH在肝移植后很常见,与慢性病患者相比,最初出现ALF的患者AIH复发的可能性较小,移植后1年发生率为8~12%,5年发生率为36~68%[36-37]。肝移植前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的升高、移植时肝内存在严重坏死性炎症活动可能与移植后复发性AIH有关,移植后能否完全停用皮质类固醇应依赖于这些因素[36]。

四、总结

AS-AIH 较为少见,因其不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以及常伴随药物、病毒诱发因素等混杂原因,对其及时诊断造成困难,故其真实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且目前无标准的治疗规范,对AS-AIH患者预后影响极差。期待未来有更多基础及临床研究开展,帮助对AS-AIH患者提供有益的诊治。

猜你喜欢
肝性类固醇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类固醇治疗肾病综合征儿童致激素性青光眼的相关进展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面部整形术后水肿的治疗进展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类固醇激素的低温等离子体质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