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利用

2023-01-03 03:32杨子澜
教育界·A 2022年31期
关键词:废旧材料区域游戏幼儿园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快速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并在教师一定的引导下对幼儿的语言、认知思维、学习习惯等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在幼儿园里,每天都会有非常多的教学废料和生活废弃物,如果将这些废旧材料再次利用,应用到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当中去,使其变废为宝,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还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这对幼儿园教育及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废旧材料;幼儿园;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快乐,还可以学到一些必备的技能和知识。而游戏道具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的关键部分,也是直接决定区域游戏活动开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游戏道具的采购一直是幼儿园的一笔大开销,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价格高昂的游戏材料的出现,游戏材料的采购成本也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目前很多幼儿园开始积极应用废旧材料制作区域游戏材料。

一、合理应用废旧物品,制作多样化游戏道具

(一)应用废旧物品,降低游戏道具采购成本

游戏道具是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关键素材,而将废旧材料合理地制作成游戏道具,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区域游戏材料的种类,还能够降低幼儿园的游戏材料采购成本。将废旧材料应用于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也会得到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予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废旧材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其理解“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价值观[1]。

在废旧材料的选择上,一部分的废旧材料可以直接应用到区域游戏之中,还有一部分的废旧材料则需要进行再次加工。教师需要根据材料的类型,合理地对其进行分类,并制作成适合幼儿游戏的道具,发挥出废旧材料的真正教育价值。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进行加工,将其制作成裙子、帽子、衣服等游戏道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幼儿一同参与到“变废为宝”的环节中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贴、画等一系列方法将塑料袋制作成装饰品。在完成了游戏道具的制作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场时装走秀,让幼儿们穿上自己制作的衣服和饰品,在欢快的音乐之中开始表演。自制服装、饰品,再进行走秀表演,不仅可以让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激发其表演才能,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对于其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表演的所有道具都是幼儿自己亲手制作的,这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区域游戏活动,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

(二)应用废旧物品,调动幼儿游戏兴趣

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十分重要。以往幼儿园采购的大部分游戏材料都存在玩法单一的问题,这也导致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甚微,并且单调的玩法也只能够在短時间内激发幼儿的兴趣,长此以往,幼儿很容易失去对该游戏的兴趣。但是废旧材料则不同,其具备了更高的可塑性、多变性,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废旧材料加以改造,这有利于持续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长期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应用废旧材料,将其变废为宝,也是一种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市面上很多游戏道具都是一次性的,无法反复应用,因此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能够很好地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要想合理应用废旧材料,首先需要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认识废旧材料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中组织幼儿开展“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让幼儿回家以后寻找家中废弃的鞋盒、纸箱、塑料袋、饮料瓶等,并有选择性地将其带到幼儿园来。教师再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到废弃的塑料制品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环保对于保护家园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再组织幼儿利用手中的废弃材料一同搭建房屋,充分发挥想象力建造起自己心目中的家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积极地参与,有的幼儿用纸盒搭建起了“高楼大厦”,有的幼儿则用塑料袋和树枝制作出了一棵棵“大树”,还有的幼儿将饮料罐拼接起来制作成了“大桥”等。在这样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环保的意义,从而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应用废旧物品,创设良好区域游戏环境

(一)利用废旧物品创设良好区域游戏环境

要想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首先要为其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构建起一个有趣的区域游戏环境,这不仅仅可以对幼儿的探索能力进行培育,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区域游戏带来的乐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的图书角放置一些有关于环保的书籍、绘本,并做好引导工作,带领幼儿进行观看和学习,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这些书籍的内容,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节约、环保的意识。在进行游戏“搭建房屋”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吸管拼接”作为游戏主题,然后再让幼儿去寻找和搜集各类纸盒、纸箱,进行辅助搭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应用各种废旧材料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这类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是幼儿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2]。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将一些废弃纸杯制作成娃娃,为其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并将家里的旧衣服带来给娃娃们制作衣服。在这样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废旧材料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幼儿也能学会观察,养成节约、环保的良好品质。传统的幼儿区域游戏区域都是固定的,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只能在固定的区域中进行,活动范围、灵活性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封闭式的游戏区域转换为开放式的区域,让一个个区域相互连接,提高幼儿游戏的灵活性。例如,将各个游戏区域互相连接以后,幼儿们要去“农场”“花店”买一些物品的时候,就要先去“银行”取钱,只有取到了钱才能去买东西。如此连贯的游戏过程,能够提高幼儿的灵活性,培养其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通过自然资源创设良好区域游戏环境

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还应给予幼儿艺术学习的机会,合理利用大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帮助幼儿提高审美能力,使其学会感受生活、自然之美,并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持续提升。想象力是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幼儿年龄较小,认知不足,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其思维模式和成年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保护其想象力,并抓住幼儿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走进秋天”的活动,带领幼儿一起走出幼儿园,走进户外看一看秋天的景色,并让幼儿想一想:秋天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幼儿的好奇心会被教师的问题所调动,开始自主思考和讨论。有的幼儿说,秋天的天气会更冷,有的幼儿说秋天树叶会变黄掉落等。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拾取树枝、树叶、花瓣等自然资源,一起将“秋天”带回幼儿园,然后再让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用这些物品创作一幅自己的画。有的幼儿用彩笔将树枝涂上颜色,装进了透明的玻璃瓶里,有的幼儿则将树叶、花瓣粘贴在纸上完成了一幅画。每个幼儿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独属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十分喜爱这样开放式的游戏活动,因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相对更高,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培养,教师再加以鼓励,幼儿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三、合理应用废旧物品,丰富幼儿区域游戏选择

废旧材料的种类和幼儿的游戏活动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提高幼儿的实践效果。教师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收集废旧材料,还要通过收集多样的材料来丰富幼儿的游戏选择。在收集过程中,只要教师细心寻找,就能够在生活之中发现很多适合开展幼儿区域游戏的废旧材料[3]。在细心的基础上,幼儿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开始自主留意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一同参与到游戏材料收集的过程中来,如幼儿开始收集纽扣、旧衣服、纸箱、塑料瓶,还有一些大自然的资源,如石头、落叶等。

在幼儿进行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幼儿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再引导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以此来提高废旧材料的利用率。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在课后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袋子,如纸质袋子、塑料袋、尼龙袋等,再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袋子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裁剪、绘画等形式对袋子进行装饰。有的幼儿在袋子上画上了彩虹、动物等图案,有的幼儿将袋子裁剪成了塑料小花的模样,并为其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又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使用各类废弃材料制作一张全家福,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和鼓励,让幼儿们自行发挥。此时有的幼儿就会选择使用矿泉水瓶,将其进行修剪,再选擇一些纸张进行裁剪,制作成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有的幼儿会选择包装盒进行裁剪,将其做成放置全家福的相框,再用纸张剪成小人,并将其贴在包装盒中;还有的幼儿使用旧报纸进行折叠和裁剪,制作成了家人们的衣服等。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意愿,让其选择各类不同的材料,发挥想象力进行游戏,制作成一个个不同的全家福作品,这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还有效培养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合理应用废旧物品,提高游戏材料利用价值

在开展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注重利用废旧材料,但是很多时候收集的大量废旧材料往往是针对某一个游戏活动或者某一个环节而准备的,在完成了该游戏之后,还会剩余非常多未使用的废旧材料,而这些材料最终很有可能会再次浪费。为此,教师应当带动幼儿思考,开动脑筋,寻找这些材料的用途,最大化地发挥出废旧材料的价值,提高其利用率。例如,在用纸箱搭建房屋的游戏活动中,剩余了一些纸箱,而经过长时间的放置这些纸箱会变软,不能够再次用于搭建房屋。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彩色的笔给纸箱上色,并在上面画画,将一个个旧纸箱制作成漂亮的小桌子,使其物尽其用[4]。又例如,班级的图书角有一些废旧的书籍,教师可以从中进行挑选,找出一些难以修复,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的书籍,将其当作是手工课的材料再次利用。除此之外,废旧报纸也可以让幼儿进行绘画或是随意的涂鸦,在绘画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将旧报纸团成球状,制作成报纸足球,让幼儿用来进行足球游戏。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废旧材料的利用率,并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将废旧材料应用于幼儿的区域游戏之中,能够提高区域游戏材料的丰富性,还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使其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霞.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废旧材料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26(15):317-318.

[2]贾梅.试论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利用[J].神州,2018(32):156.

[3]汪莉萍.谈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对策[J].才智,2018(19):25.

[4]陆苗.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利用分析[J].意林·儿童绘本,2020(51):26-27.

作者简介:杨子澜(1998—),女,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幼儿园。

猜你喜欢
废旧材料区域游戏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材料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游戏中的应用与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