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地标农产品
——如东蘘荷品牌的思考*

2023-01-04 09:07韩益飞徐长青
上海蔬菜 2022年3期
关键词:如东如东县

韩益飞 徐长青

(1.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400;2.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通 226400;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农业农村局,江苏 南通 226400)

蘘荷[Zingiber mioga(Thunb).Rosc.]又名阳荷、阳姜、阳霍、茗荷等,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其嫩茎、嫩芽和花苞芳香微甘,花苞里的花蕾清新爽口,可凉拌、炒食,也可酱藏、盐渍,是夏末初秋时节的一道美食,凉拌蘘荷、蘘荷炒毛豆、蘘荷炒文蛤等是江苏如东的地方特色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相传,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将如东蘘荷带到了日本,从此日本人有了食用蘘荷的习惯[1]。蘘荷营养丰富,每100 g蘘荷含有蛋白质0.71 g、18种氨基酸、维生素C 2.49 mg、膳食纤维素1.51~1.59 g、有机硒0.8 mg/kg、花青素0.17%,及棕榈酸、柠檬烯等多种风味物质。据《本草纲目》记载,蘘荷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便秘、糖尿病、高血脂有辅助治疗效果,是食药兼用的天然膳食纤维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食品的不断追求,蘘荷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如东蘘荷的栽培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2021年6月,农业农业部授予“如东蘘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AGI2021-01-3312),为如东县发展蘘荷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契机。

1 如东蘘荷产业的发展优势

1.1 自然条件优越,林地资源丰富

蘘荷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喜阴,可利用林地种植。江苏省如东县林地资源丰富,现有国有海堤防护林1 333.3 hm2,沿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公路等加宽造林及一二级骨干河道两侧景观绿化面积4 666.7 hm2,成片果园2 000多hm2。如东县地处北亚热带沿海地带,日照充足,雨水丰沛,气候温润,地势平坦,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质地为沙壤和粉沙壤土(俗称夜潮土),耕性优良,通气透水,导热性好,适合根茎类蔬菜生长。如东县丰富的林地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蘘荷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1.2 栽培模式多样,种植技术成熟

蘘荷种植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多年采收[2-3]。近年来,如东县农技人员创建了蘘荷设施种植[2]、林下种植[4-5]、粮蘘夹种[6-8]等多种栽培模式,并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根茎繁殖、适时定植、覆盖保墒、合理间套作遮阳、防旱防涝、采收等生产技术,促进了蘘荷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江苏省地方标准——《茗(蘘)荷生产技术规程》(DB 32/T 1110—2007)[9]的制订和执行,促进了当地蘘荷的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蘘荷规模化种植户达1 000户,种植总面积1 100 hm2左右,年产量10 000 t以上。

1.3 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

以往,如东地区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蘘荷,但主要供农家自己食用,上市销售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后,如东蘘荷开始在周边农贸市场销售;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企业采用传统工艺对蘘荷进行加工后销售加工产品,同时蘘荷开始销往日本市场;20世纪末21世纪初,如东地区每年销往日本的鲜蘘荷和盐渍蘘荷达1 000 t;蘘荷主要以鲜荷为销售产品,目前除南通及本地周边市场外,上海、苏州等地有少量销售。近年来,蘘荷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产量有限,蘘荷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随着如东蘘荷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和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蘘荷产品的周年供应和远距离销售,蘘荷的销量和产品附加值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2 制约如东蘘荷产业发展的瓶颈

2.1 如东蘘荷繁殖速度慢,供应期短

如东蘘荷主要以根茎繁殖育苗,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严重影响蘘荷的种植规模。如东蘘荷一般集中在7~9月采收,供应期仅2个月左右。即使采用设施栽培,红蘘荷最早可于5月上市,鲜荷供应期仍较短。供应期短导致如东蘘荷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影响了种植户发展规模生产的积极性。

2.2 如东蘘荷的深加工技术和贮藏技术薄弱

蘘荷含水率较高,鲜荷经低温冷藏仅能保鲜1个月左右,如东地区传统的蘘荷加工产品,如酱蘘荷、糟蘘荷、腌(渍)蘘荷等供应量较少,目前仅如东地区市场可常年供应腌(渍)蘘荷。由于缺乏深加工技术,蘘荷主要以鲜品供应市场,而集中上市季节售价较低,且销售渠道窄,降低了种植效益,制约了蘘荷产业的发展。

2.3 如东蘘荷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如东县相关部门对发展蘘荷产业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宣传力度不强,市场拓展手段缺失,除如东及周边地区外,各地城乡居民对如东蘘荷缺乏了解,加上部分消费者不适应蘘荷独特的棕榈酸、柠檬烯等风味物质(中药味),如东蘘荷的知名度不高,影响了其销售市场的开拓。

3 做强如东蘘荷品牌的措施与建议

要做强如东蘘荷品牌,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发力,共同打造如东蘘荷特色品牌。

3.1 加强规划引导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宏观规划与政策引导,以打造如东蘘荷特色品牌为目标,出台持续稳定的扶持激励政策。首先,重视如东蘘荷销售市场的开拓。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鼓励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开拓如东蘘荷鲜品和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其次,鼓励如东蘘荷规模化种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支持和鼓励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利用或租用如东县现有的生态林地、公益林地等种植蘘荷,对规模种植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资金扶持;鼓励经营主体申报如东蘘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与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对在做强如东蘘荷地标农产品和打造如东蘘荷特色品牌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3.2 打造如东蘘荷区域公共品牌

各级农技部门以如东蘘荷荣获国家地标农产品称号为契机,在申报如东蘘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及地理标志商标的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叠加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如东蘘荷区域公共品牌;加强蘘荷系列食品的开发与宣传,借助各类媒体宣传蘘荷的保健功效,提高如东蘘荷的市场覆盖率,增强如东蘘荷的知名度、社会认可度,通过品牌战略带动如东蘘荷产业的发展壮大。

3.3 加强科技创新

如东县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如东蘘荷的品种普查、收集与筛选认证、提纯复壮等工作,对蘘荷品种进行改良,并申请新品种保护权;利用组织培养等现代技术手段[10-11],提高如东蘘荷种苗的繁殖速度,切实打破制约如东蘘荷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传承传统蘘荷加工方法的基础上研发加工新技术,实现蘘荷加工产品常年供应的目标[12-13];探索适应如东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的蘘荷栽培技术,创新栽培模式,提高如东蘘荷产量、稳定质量,延长如东蘘荷鲜品的供应时间;修订现有的省级蘘荷种植地方标准,同时加快制订蘘荷产品的全产业链管理制度与标准,尽快出台如东蘘荷的质量控制规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3.4 加强品牌管理与宣传

采用政府委托或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对如东蘘荷地标农产品品牌的管理及其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管理,规范统一标识,非如东蘘荷品种及未按地方标准种植的如东蘘荷产品,不得以如东蘘荷的名义进行宣传与销售。如东县农产品网络平台应在醒目位置宣传如东蘘荷地标农产品;加快研发如东蘘荷的加工新技术,鼓励餐饮企业、加工企业、各类商超,开发、生产、销售如东蘘荷特色菜肴和加工产品;充分利用县域内沿海、沿路、沿河地块应用林下种植技术,成片、成带发展如东蘘荷休闲观光农业,扩大如东蘘荷的影响力;举办如东蘘荷采摘节或开采节,在上海和北京及南京等大型城市举办如东蘘荷专题推介会、发布会、展销会、招商会等,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如东如东县
A Cool Journey
English Corner·英语角
The First Lessons
如东经济开发区及其产业规划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教师作品
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小学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A Harvest season.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