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文化与工程建设融合浅析
——以太湖大钱水闸改造工程为例

2023-01-04 13:07王旭强郑鱼洪王红方
中国水利 2022年9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大钱水闸

王旭强,郑鱼洪,王红方,丁 琤

(1.浙江省湖州市水利局,313000,湖州;2.浙江省湖州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313000,湖州;3.浙江兴川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13000,湖州)

一、太湖溇港和大钱港

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控制太湖蓄泄的水利工程体系,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完善于两宋,与太湖堤建设相始终。 溇港是太湖南岸内陆与太湖相通的水道,在形制上垂直于环太湖大堤,具有灌、排、引、泄、降、蓄、调、分、运等九大功能,历经两千年文明积淀,变涂泥为沃土,为流域农耕文明和聚落、村落、城市(镇)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太湖流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016 年11 月, 太湖溇港成功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此后,太湖溇港相继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称号,区域内19 条溇港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多次在国家级学术研讨中被作为典型交流。 太湖溇港成为浙江省、太湖流域乃至全国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

大钱港是太湖溇港之一,为苕溪注入太湖的尾闾河道, 亦是东苕溪故道。 大钱港是杭嘉湖平原低水位区与苕溪高水位区的分界线, 也是溇与港的分界线, 以东有渚溇、罗溇、幻溇、濮溇、汤溇、胡溇等26 条溇,以西有长兜港、小梅港、杨家浦港、长兴港、斯圻港等47 条港。 大钱港历为江南漕运关卡、太湖南岸的商贸集散中心和军事要地。 据《大清一统志》 卷一百三:“明洪武二年(1369年),即元旧址置巡司,并设河泊所;今所裁,而巡司如故。 又设太湖营,守备驻防”。 清代,太湖营在大钱口设有炮台。 大钱港也是古代汛地(塔)的重要标志地(“汛地”为明清时期军队驻防之地)。

1987 年,原国家计委批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计农〔1987〕987 号)明确,大钱港是“东控西敞”的分界线,即大钱港以东均有水闸进行管控,以西没有控制性建筑物,与太湖直接相连。 大钱港口门段朝向东北, 与大部分溇港形制相吻合,历有“清明开闸,重阳关闸”的水闸控制灌溉制度, 来防止秋冬西北风、北风盛行时南太湖底泥泛起和湖流搬运作用引起的河道淤积。 在洪水期,又利用天目山余脉的洪水经“南宽北窄” 的溇港将河道淤泥冲回太湖, 达到回淤和冲淤的自然生态平衡。 此外,大钱港所在地的“一溇(大钱港)一闸(大钱闸)一村(大钱古村)一庙(天后娘娘庙)一坊(大钱节孝坊)一树(古银杏树)一桥(普安桥)”形制至今保存完整。

二、工程建设与太湖溇港文化深度融合

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以浙发改项字〔2020〕201 号和浙发改项字〔2021〕43 号文件批复,概算投资24.2 亿元。其中大钱水闸改造工程总体设计和施工图于2021 年5月完成, 水闸主体工程于2021 年10月动工兴建,预计2023 年4 月完工。工程以太湖溇港文化与水利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为设计理念,整体建筑采用简化的唐代水上城门风格,力求打造环太湖南岸“水上城楼”标志性建筑。

1.“纵河娄横塘”融入整体结构

垂直于环太湖大堤方向的“溇”(长兜港、大钱港、罗溇、幻溇、濮溇、汤溇)与平行于环太湖大堤方向的“塘”(頔塘、南横塘、北横塘),组成“田成于圩内,船行于圩外”的格局体系。 这一“溇港圩田”体系孕育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使太湖流域获得“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财富之区”的美誉。 在工程总体框架结构中,以“六纵三横”立柱、横梁的形式将太湖溇港“纵溇横塘”体系融入工程建筑。

2.“天下第一弧”融入上部结构

我国四大淡水湖泊中,仅有太湖湖岸线比较规整光滑。太湖南岸湖岸线号称“天下第一弧”,是一个圆心角133°33′、 半径29.6 km、 弧长68 km(西至江苏宜兴,东至江苏吴江)的光滑天然弧线。 将这一弧线融入大钱闸改造工程,同时充分考虑古时汛塔造型,采用“西高东低”的弧线与塔楼完美融合,其中西部塔楼塔顶高程为43.3 m,东部为35.2 m,高差8.1 m。

3.“南宽北窄”融入汛塔造型

通常溇港形制“南宽北窄”,如古旧地图上显示, 谢溇港南面宽七丈,北面宽一丈; 宣家港南面宽二丈八尺,北面宽二丈二尺。 同时,溇港沿岸分布有古桥、河埠等束水建筑。 天目山余脉洪水经过溇港区湖漾体系时,水流受迫于越来越窄的河道,逐步由缓流转变为激流, 挟迫泥沙直入太湖,不能落淤,这也是湖州籍的世界级河工专家——明代治水名臣潘季驯“束水攻沙”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工程中将太湖溇港“南宽北窄”的形制融入汛塔造型设计, 新建塔基宽11.8 m,塔腰宽9.04 m。

4.“大钱古村”融入闸体立面

大钱村建于宋代之前,相传四面环水,中间有一个“铜钱眼”,四周分别为“铜钱”四个“眼睛”,呈现“塘”“浦”“圩”“田”形制,故名大钱村。村内拥有老街、元明巡检司、大钱节孝坊以及寿安桥、普安桥、永安塘桥、平安桥、永庆桥等10 座古桥,彰显着当地乡村富民文化。 重建大钱水闸闸体立面上刻有来源于大钱古村落布局的精美“钱币”纹案,寓意“吉祥如意”。

三、经验与启示

1.项目规划中融入水文化,从源头上念好“谋”字诀

坚持规划从源头上引领水文化,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融合, 在项目规划中融入水文化,使项目与水文化融为一体。 首先,在《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湖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等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浙江省深化“文化浙江”建设战略思想;其次,在项目建设理念上,重点提出工程建设融入并带动 “水文化”“数字化”“生态化”“标准化”等建设;再次,在立法条例制订上,尤其是即将出台的“湖州市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 明确提出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研究和利用太湖溇港遗产价值的活动;最后,在项目谋划上,全面开展水利遗产普查工作,出版大中型水库志、太湖溇港志、水利志等丛书, 建设水利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园等场馆,拍摄治水名人、幸福河湖、水利诗歌、水文化传说等宣传视频。

2.工程设计中融入世界遗产元素,在结构上念好“活”字诀

太湖溇港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伟大创举,是人类治水、治田的智慧结晶,是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按照“金名片”换来“金效益”的融合发展理念,将其生态价值、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活化利用, 把握推广应用前景,方能将水文化发挥到极致,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大钱港是一条具有特殊意义的溇港, 其地理区位优势非常突出,人文元素荟萃,通过工程设计使修建于其上的大钱水闸控制性建筑物与世界级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充分融合,展示、活化、传承水利遗产,重新焕发千年溇港文化的巨大魅力。

3.工程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在造型上念好“传”字诀

大钱古村是大钱港发展和延续的历史见证, 该村富民文化非常繁荣,对其的研究、挖掘、传承和利用极具现实意义。在落实水利部部署开展的水利遗产普查工作中,发现该村拥有6 项工程遗产、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大钱水闸是环太湖393 km 滨湖大道的重要节点,是长三角地区环太湖滨湖文化带、产业带、风光带、旅游带的辐射地, 是文旅融合的一张“金字招牌”。 在大钱闸立面造型设计中,坚持念好“传”字诀,实现文化彰显、内涵创新,挖掘特色、融合再造, 充分融合并展示大钱古村的历史,彰显水文化,延续地方文脉。今后还会在水闸内部展示大钱古村的地域文化,打造水文化与工程融合的典范。 ■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大钱水闸
2022年“引江济太”水量调度达6.08亿立方米
酸沉降背景下太湖流域碱基离子流失特征模拟研究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现代化水闸设计与运用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
太湖流域典型桃园氮素投入特征及其对桃果产量的影响
太湖流域蔬菜生产区氮输出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