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推进稻谷订单生产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3-01-04 13:46魏广彬
南方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金坛常州市稻米

魏广彬,朱 萍,张 铭,徐 蕊*

(1.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常州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农村工作局,江苏常州 213200)

订单农业是指在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产品的经营形式[1],其本质是以销定产[2]。订单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出路,也是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途径。2020 年中央1 号文件指出,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3]。绿色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随着基层农技推广力量的日渐薄弱,农业绿色化生产技术的普及遇到一些困难,迫切需要改变原来单纯依靠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机制,需要调动更多力量来保障绿色生产技术的落实,以保障农产品质量、节约生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解决种粮农民和加工企业联结不紧,农技推广和订单生产联结不紧等问题,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立足本土资源,用系统化思维探索形成了优质稻谷“五位一体”全产业链订单模式,为推进水稻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1 发展紧密型订单生产的必要性

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拓展业务、开发市场的过程中,其农产品通常面临严格的质量要求[4]。没有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企业就难以获得质量安全稳定的农产品,就要长期面临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粮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水稻、小麦更是重中之重。自2004 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8 年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品种的选育、选择上以追求高产为主要导向;农民有粮不愁卖,也就不去也不需要去了解市场,只管把田种好、把产量种高,而不去关心品质;稻米加工企业想要做品质稳定的中高端大米,只能自己建基地种植,规模难以做大,且多数稻米加工企业做加工、销售可以,对种植却是门外汉,种植水平低、产量低、效益低,能坚持下来的很少。有意愿扩大中高端大米市场的企业迫切需要发展紧密型的订单生产。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 年粳稻的保护价从2017 年的3.0 元·kg-1大幅下调到2.6元·kg-1,降幅达13.3%。当年苏南地区普通稻谷价格应声下跌,但南粳5055等优质食味稻价格却稳定在2.9 元·kg-1以上,让广大稻农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的力量,“优质优价”得到一次充分的体现。此后,各级政府大力推广优质食味稻,育种单位也加大了优质食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苏南地区,南粳3908、南粳晶谷、宁粳8 号、宁香粳9 号等新品种相继育成,南粳5055、南粳46、宁香粳9 号等优质食味粳稻几年之内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价格优势也逐渐减弱。因此,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持续低位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农民对粮食价格的预期,让稻农持续增收,稳定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2 稻谷订单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般的稻谷订单生产通常只有稻米加工企业或粮库与种粮大户两方参与,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1)订单合同的履行缺少第三方监督,当稻谷市场价格高于订单协议收购价时,很多农户不愿按约定履行协议,可以“同甘”,不能“共苦”,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2)订单协议通常只约定稻谷的品种、数量、质量安全等基本指标,而对稻谷品质、种植过程特别是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缺乏指导和监督,难以实现高质量的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够高。3)订单企业没有能力或意愿把订单户集中起来开展农资的集中采购,从而利用规模优势来降低农户的农资成本,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凝聚农户的手段。

3 “五位一体”全产业链订单模式

“五位一体”全产业链订单模式指在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下,在行业协会(联盟)的组织和协调下,以稻米品牌建设为核心,由稻米全产业链涉及的加工企业、种粮大户、农资供应企业、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五个方面的主体共同参与,开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并规范农资使用、技术应用、可追溯管理等过程的订单模式。

4 常州市金坛区的主要做法

4.1 以联盟为纽带,协同推进订单生产

以实施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为契机,常州市金坛区与南京农业大学紧密协作,利用当地丰富的稻米加工企业资源,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组建包括稻米加工企业、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农资供应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内的“小而紧”的产业联盟(协会),协同开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其典型代表有指前标米协会和沁雪糯稻产业联盟。

2019 年,金坛区指前镇政府牵头,组建由指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江南春米业有限公司、茅山制粉有限公司、苏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稻米加工企业,74个种植大户,常州市金坛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常州腾升商贸有限公司三家农资供应企业,建幸农机专业合作社、大荡圩农机专业合作社等4 家合作社组成的常州市金坛区指前标米协会。该协会以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高端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指前标米”为目标,以稻米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2021 年,指前标米协会共组织落实优质稻谷订单1 533 hm2,占该镇水稻面积的73%。其中南粳46、南粳5055、宁香粳9 号等优质食味粳稻333 hm2,镇糯19 号、镇糯20 号等优质糯稻1 200 hm2。该模式中,指前镇政府全力支持下的指前标米协会理事会起着管理公用品牌、组织和监督订单生产、会同农技推广机构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协调农资集中采购的核心作用;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为订单种植户提供耕整地、育插秧、施肥、打药、收割、烘干等机械化服务,不负责订单的组织。

同样是在2019年,常州金坛江南制粉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沁雪糯稻产业联盟,132 个种粮大户,丰悦农机专业合作社、兴阳农机专业合作社、倪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加入其中。与指前标米协会不同,该联盟政府介入较少,联盟理事会主要发挥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工龙头企业直接负责品牌管理,并会同高校、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制定稻谷种植技术规程;订单生产的组织和监督、农资集中采购的组织、生产过程的监督主要由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如兴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31人,总水稻种植规模213.33 hm2,其中与江南制粉开展优质糯稻订单种植有86.67 hm2,与金秋稻米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粳稻订单种植有126.67 hm2;兴阳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掌握的订单资源,吸引和引导社员开展农资集中采购,并由合作社提供集中育秧、烘干等服务。丰悦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培丰村委会牵头组建,村委会引导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集中经营,合作社再把土地发包给种粮大户,并约定农资须由合作社统一采购、零差价供应,须在合作社进行集中育秧和粮食烘干,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须按合作社的统一要求进行。合作社作为江南制粉的受委托方按订单协议收购大户稻谷,并为大户争取有关农业项目,该合作社2021 年共组织落实订单186.67 hm2。倪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与丰悦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同,2021 年组织落实订单面积200 hm2。2021年沁雪糯稻产业联盟共落实糯稻订单2 487 hm2。

4.2 以订单为平台,协同推广先进技术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从2018年起即出台专门政策,支持优质稻谷订单生产,对订单收购稻谷500 t以上、较国家最低收购价加价5%以上的稻米加工企业进行补贴,同时要求企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制定绿色生产技术标准,监督订单种植户按标绿色生产,建立生产台账,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自2020年起,还要求企业选择部分示范水平较高的订单农户或利用其自营基地建设若干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百亩示范方(每2 000 t订单至少建设1个,涉及订单500 t 以上的镇至少建设1 个),鼓励企业给予百亩方建设主体一定补助。通过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双轮驱动,更大程度调动农户采用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插喷同步封闭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绿色高效技术的积极性,增加示范方数量,提升示范方建设水平和示范效果。2021 年该区订单农户共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百亩示范方62 个,全面示范了机械化塑盘基质育秧、侧深施肥、插喷同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江南制粉自行出资为其每个百亩示范方配备太阳能杀虫灯一个,并对每个认真做好生产记录的订单农户补贴100元。

4.3 强化项目协同,聚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金坛区本级专项资金支持稻米加工企业发展订单生产、落实示范方,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支持种粮大户参与订单生产、建立示范方,双向推动订单生产发展和示范方建设。基层农技推广项目聚焦核心示范户的打造,也要建设示范方。金坛区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支持稻米加工企业组织订单农户进行培训。培训方案、培训对象由开展订单生产的农业龙头企业提出再由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审核并组织落实、承担合理费用,“培训谁、什么时候培训、培训什么、谁来讲”基本上由龙头企业说了算。从而提高了培训对象的精准性和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同时,培训时企业会利用自有资金为参训农民安排礼品或提高用餐标准,或把参训情况和订单收购价格、额外补贴等挂钩,从而大大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2021 年,金坛区共组织此类培训20 场次,累计培训2 370 人次,常州金坛江南制粉有限公司、江南春米业有限公司等6 家企业参与,实现了农民、企业、培训机构三赢。通过订单经营的参与、示范方建设的实践、技术理论的学习,订单大户的契约意识、风控意识、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示范户的示范内容也从技术拓展到经营模式。

5 取得的成效

5.1 订单加价收购增加农户收入

金坛区粮企订单收购稻谷价格普遍较国家最低收购价上浮10%以上,自2019年以来,金坛区累计订单面积13 600 hm2,70%的种粮大户参与订单生产,农资集中采购3 533 hm2,助农增收7 600 多万元。在糯稻行情最好的2019年,订单种植糯稻比种植常规粳稻每667 m2增收700 元以上。2021 年稻谷价格低迷,订单收购又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保护了农民利益。2021年糯稻市场价格2.56元·kg-1,茅山制粉公司的订单收购价保持在2.8 元·kg-1以上,农户每667 m2平均增收150 元左右。黄春海、郭明生、李代忠、陈金锁等一大批大户尝到了订单种植的甜头,纷纷扩大订单规模。

5.2 农资集中采购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指前标米协会积极与金坛农资公司、金坛种子公司等农资企业对接,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2021 年集中采购稻种36.5 t、化肥800 t,以及867 hm2稻田的农药,零差价供应,农户节本70余万元。指前镇大户黄春海,种植面积153 hm2,通过参与农资集中采购,节约成本8万余元。

5.3 提升科学种田水平增产降本

指前镇种粮大户王三喜,在2019年之前一直采用高含量高价格复合肥,每667 m2用肥成本在200 元以上,2019 年金坛区大幅增加水稻百亩示范方数量,王三喜经指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推荐被列入其中,并在当年开始应用“测土配方+侧深施肥”技术,不但产量有所提高,且熟相更好、出米率更高,用肥成本也降低了40%。

5.4 加工企业粮源更稳更可靠

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以前,江南制粉、茅山制粉、苏标农业等粮食加工企业原粮主要来自外地,本地收购只占20%左右,随着更多大户参与到订单生产中,到2021 年,这三家企业本地订单收购原粮占比增加到80%左右,不但来源更稳、质量更可靠,还提升了品牌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苏标农业,2021 年优质米销售规模较2020 年增加2 000 t 以上,增长了3 倍。

6 小结

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优质稻谷订单生产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了当地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壮大。指前标米协会成立仅两年,“指前标米”品牌就入选常州市十大农产品公用品牌,但还存在农资集中采购比例不够高、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覆盖率偏低等问题,使得整体的标准化程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工作:1)加大对稻米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只有品牌更强,溢价更高,企业才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订单收购价格,才有实力对农户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做出更高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2)探索农资采购低息贷款、企业为农户提供反担保、在田粮食抵押贷款[5]等机制,解决订单户融资难问题,让更多农民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到农资集中采购中来,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品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3)发展更多具有订单生产组织能力、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能力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把标准化的最终实现落实到生产性服务组织上。

猜你喜欢
金坛常州市稻米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
金秋 金坛 金蟹 更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