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肉桂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3-01-04 13:46窦章坡
南方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肉桂幼树乳油

窦章坡

(柳州市鱼峰区三伯岭林场,广西柳州 545006)

肉桂(Cinnamomum cassia)是樟科樟属多年生常绿乔木,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和绿化树种,其树皮、枝叶、花果均可入药,具有暖脾胃、通血脉、治腹泻等功效。桂皮还是天然食用香料和药品,提取的桂油可制作杀虫药剂,在食品、医药、添加剂等行业用途广泛。肉桂在广西分布广泛,以人工栽培居多,做好肉桂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肉桂产业提质增效。

1 种子育苗技术

1.1 种子采集

肉桂种子采集时间为2—4 月。选择10 年生以上的肉桂母树,要求树干通直、树皮厚实、含油量多、无病虫害;当果实颜色变为紫黑色时分批采摘,堆放在平坦干燥处3~4 d,待果皮软化后搓洗去皮,并去除杂质、瘪粒。肉桂种子属短寿命型,最好随采随播;如无法及时播种要进行砂藏,在室内阴凉处铺一层15 cm 厚、含水量约40%的细砂,上面可铺3 层肉桂种子。贮藏期间注意保持细砂湿润,贮藏时间不可超过20 d。

1.2 圃地整理

选择靠近水源的平缓坡地育苗,要求为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地块。深翻后晒土,每667 m2施腐熟的有机肥2 200 kg、钙镁磷肥120 kg 作基肥。按宽1 m、高20 cm 起畦作床,耙细耙平床面土壤,在苗床间开35 cm排水沟。

1.3 催芽播种

3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播种。播前把种子放入0.3%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用清水洗净后浸泡1 d,捞出后用木箱催芽,待种子长出胚芽即可播种。

裸根苗与容器苗的播种方法不同。1)裸根苗可直接在苗床上播种,按行距20 cm、株距5 cm 进行条播,播后覆盖1 cm 厚细土,并加盖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每667 m2苗床播种12 kg 左右。2)容器苗则是把催芽的种子直接播种到规格为10 cm×10 cm 的无纺布育苗袋中,每袋播种1 粒,再把种子周围的基质轻轻压实。培育容器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容器育苗方法应用较多。

1.4 播后管理

播种后,搭遮阳棚并覆盖透光度为30%~40%的遮阳网,防止烈日灼伤幼苗。每天早上喷水1 次,如天气干旱可每天早晚各喷水1 次,保持苗床土壤湿润。裸根苗播后20 d、幼苗长至5 cm 高度时,揭去覆盖的稻草。

幼苗出土后,每7 d 喷布1 次0.5%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预防病虫害。肉桂苗期易发生根腐病,导致须根腐烂后蔓延至主根,最后根系全部腐烂、幼苗死亡。多雨季节、苗床排水不良易引发此病。防止根腐病,要加强苗床排水,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带出苗圃地。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500倍液喷布幼苗和苗床,控制病害蔓延。拔除病苗的苗床要用5%福尔马林药液浇灌消毒,必要时挖除病穴及周围土壤并更换新土。

播种后30 d,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后用清水洗苗,此后每15 d 喷施1 次。当幼苗长出5~6 片叶时,每667 m2苗床施复合肥40 kg。培育裸根苗的苗床上生有杂草时,要人工拔除,并避免损伤苗木根系。冬至后,减少追肥量,控制浇水次数,并撤除遮阳网晒苗使叶梢老熟蜡黄,以提高次年移栽时的成活率。苗木出圃前15 d 喷布多菌灵1 000 倍液。肉桂苗期要防治鼠害,可使用敌鼠钠盐混稻谷进行灭杀[1]。

2 栽培管理技术

2.1 选地整地

肉桂喜高温高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6~30 ℃,要求年降水量1 200 mm以上,环境相对湿度在70%~80%。肉桂幼树需要一定的荫蔽,可以促进幼树生长,防止强光灼伤枝叶;但成树在充足阳光照射下可促进韨皮部形成油层,提高桂皮含油量。因此,肉桂造林应选择海拔500 m以下、坡度在30°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以上层林为稀疏林或半阴坡为好。要求避风向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磷钾元素、土壤pH值在4.5~5.5的砂壤土和壤土林地[2]。

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节进行整地。较为平坦的林地可进行全垦,翻土深度在20 cm 以上,风化20 d 后清理杂草、杂灌和树根等杂物;以行距1 m 开环山的种植行,行宽40 cm,把行面土壤打碎、整平,按40 cm×40 cm×40 cm 挖栽植穴。坡度较大的林地采用带垦或穴垦,带垦以行距1 m 开环山种植行,行宽30 cm;穴垦按40 cm×30 cm×30 cm 挖栽植穴;株行距为1.0 m×1.2 m,每667 m2栽植600~700株。

2.2 造林

使用1年生苗木造林,要求裸根苗高20 cm、地径0.5 cm 以上,容器苗高15 cm、地径0.3 cm 以上。裸根苗起苗前浇一次透水,带宿土起苗;保留顶芽和顶部2 片叶片,剪去其余叶片。容器苗可直接运输至造林地,撕掉容器袋后造林;苗木要求顶芽完好,主干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造林在3 月至4 月初进行。栽植穴内施腐熟有机肥1.5 kg、钙镁磷肥0.25 kg,回填一层表土[2]。把苗木放入栽植穴内,舒展根系,分层填土并轻轻踩实。待填土至略低于穴面时,浇一次定根水,再覆盖松土至略高于穴面。用稻草覆盖苗木基部周围土壤,以保持土壤湿度。

2.3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当年6—7 月进行一次松土、除草,第2 年及第3 年分别在3—5 月、7—9 月进行带状或块状松土、除草一次,松土深度为10 cm左右。至林分郁闭为止。

为增加幼树荫蔽度,可在幼林空地间作玉米、木薯、木豆等高秆作物,满足肉桂生长对环境的要求,避免烈日灼伤幼树。待成林后可间作阴生药材,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充分利用林分土地。待林分郁闭后停止间作。松土及作物耕作要避免损伤苗木根系及茎基,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幼林期,每年在春季、秋季新梢抽出前各施肥1次,以氮、磷肥为主。每株施尿素0.25 kg 或复合肥0.25 kg[3]。在幼树基部30 cm 处挖施肥沟,撒施肥料后覆盖土壤。

栽植第2 年开始,每年在秋冬季节肉桂休眠期修剪1次,修剪原则为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剪除主干下部1/3 高度以内的全部枝条,同时疏除病虫枝、过密枝、枯枝、寄生枝和过多的萌蘖枝,以增强林分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修剪工具要保持锋利,剪口尽量贴近树干,避免影响桂皮质量。

2.4 成林抚育管理

栽植4 年后,肉桂基本郁闭成林。此时要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生长量和桂皮质量。

每年冬季要结合采收枝叶和清园,剪除病虫枝、弱枝和过密枝,增强通风透光性能,促进主干生长。桂皮、桂枝和桂叶兼收的林分要在成林后进行第一次剥皮。培育大桂的林分可进行适当间伐,最终密度为每667 m2保留50~70株。在砍伐后60 d内,肉桂树根基部会萌发出新的芽梢。在芽梢长至30 cm 时,选择粗壮芽梢留养,抹除其他细弱芽梢,并加强抚育管理,以形成异龄复层林分,实现大桂与小桂分层生长,充分利用林分空间。通过留养新梢形成的林分,可有效提高肉桂树皮的厚度,增加桂皮含量,显著提升经济效益[4]。

肉桂成林较幼林期施肥要重视加施钾肥,以氮磷钾复混肥为主,每年3—4 月和8—9 月各施肥1 次,每次每株施复混肥100 g,或施有机肥2.5 kg 加复混肥50 g。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3.1.1 枝枯病

枝枯病常造成肉桂林大片枯死,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由泡盾盲蝽传播,因此防治时要病虫同治,并根据泡盾盲蝽的生长规律进行林地清理、合理修枝、培育无病虫害壮苗等综合防治。

当林分发生病害时,可喷布代森胺600 倍液控制病菌侵染传播,在肉桂新梢萌发期间喷布50%多菌灵加50%磷胺乳油混合液,每10 d 喷1 次,连喷3 次。同时,要加强泡盾盲蝽的防治,可在每年4—5 月和7—10 月害虫盛发期,喷布桂虫灵乳油1 5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 000倍液进行防治。广西林科院针对该病虫害研制的肉桂病虫清,由杀虫剂和杀菌剂混配而成,对泡盾盲蝽和枝枯病具有良好效果,并兼治肉桂多种蛀干和食叶性害虫,可在4—5 月用肉桂病虫清500 倍液喷布防治,对泡盾盲蝽的杀灭率在97%以上[5]。

3.1.2 炭疽病

炭疽病易感染肉桂幼树,可引起嫩叶、嫩芽、花序、果实腐烂,严重时导致幼树死亡。为防治炭疽病,可采取以下2种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冬季结合采收桂叶及时清园,并剪除病枝带出林地烧毁,以减少病园;适时修枝整形,增强林间通风透光,为肉桂生长营造良好环境。2)及时使用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前喷布1∶1∶200 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喷布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退菌特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最好使用上述药剂交替喷布,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

3.1.3 白粉病

白粉病常发生于肉桂苗期和幼树期,造成苗木和幼树干枯、卷缩。病原菌为白粉菌,常在冬末借风传播侵染肉桂的嫩枝,翌年3—5月发病最重。待盛夏高温季节过后,菌丝体萌发并从气孔浸入嫩叶、嫩梢,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开始新一轮传播、侵染。受害肉桂的嫩叶、嫩梢出现不规则病斑,逐渐连接形成白色粉末状病斑,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嫩枝干枯。

防治方法:1)结合采收清除带病枝叶,减少侵染源;2)合理修枝整形,增强林间通透性;3)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4)发病初期可以每667 m2撒施硫磺粉2.5 kg,或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克)600倍液喷布防治。

3.2 虫害防治

3.2.1 天牛

天牛是肉桂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蚀枝干引发树势衰弱、生长缓慢,并引发多种病虫害侵染;成虫主要取食枝叶,影响肉桂生长。防治该害虫,可在成虫产卵期间捕杀成虫并刮掉树皮上的虫卵,带出林地灭杀;用硫磺粉、石灰、水按照1∶10∶40 的体积比混合均匀涂干,防止成虫上树;在幼虫为害盛期,在树干蛀孔内注射40%乐果乳油或敌百虫原液,用黄泥封口熏杀幼虫。

3.2.2 木蛾

木蛾是肉桂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3 月成虫羽化,6 月以初孵幼虫钻蛀肉桂枝干,并取食附近的嫩叶和嫩枝,至9 月转为主要为害主干,导致枝干折断及枝叶干枯。木蛾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2 种。1)在3 月时剪除受害枝干及枯死枝并带出林地烧毁,以减少虫源;当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捉,降低虫口密度。2)及时使用药剂防治。5 月底幼虫孵化期,林间喷布桂虫灵乳油1 500倍液防治,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幼虫蛀入树干时,用80%敌敌畏乳油注射蛀孔并用泥浆封口,或喷布50%氧化乐果乳油800 倍液防治;6 月中下旬,幼虫常在夜间爬出蛀孔取食,可用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喷布枝干表面,毒杀幼虫[6]。

4 结语

肉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极高,对发展经济林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林农收入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肉桂栽培管理中,要抓住育苗造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肉桂造林管理水平,促进肉桂健壮生长、丰产高产,从而充分发挥肉桂资源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肉桂幼树乳油
落叶松成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苹果幼树期的科学修剪
肉桂全身都是宝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
现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