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01-04 15:18赵崇武
南方农机 2022年9期
关键词:种粮粮食农药

赵崇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广西 崇左 532100)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基。粮食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独立自主,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战略问题。所谓粮食安全,就是指保证人们能够随时购买到而且可以买得起那些维持生命和保障健康所必需的粮食,它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关系,也与国家存亡有着密切关系[1]。当前世界粮食危机愈加恶化、严重,粮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要社会和谐稳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就需要牢牢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目前,在粮食安全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但是,我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还需要不断提高保证粮食安全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1 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的主要成效

虽然广西在我国不属于粮食大省区,但是广西粮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容小觑。通过分析广西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制定广西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3]。2021年以来,广西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惠农政策和种粮扶持资金,致力于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大对粮食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广西每年都会争取农业产业化的专项扶持资金,利用这些扶持资金培育壮大一批粮食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广西的粮食产业。广西的一些粮食龙头企业在广西部分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繁育优质稻良种的农业现代化基地、优质稻基地和高品质油茶基地。同时,广西制定了一系列粮食储备和订单收购的优惠政策,政策较好地满足了主要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保障了广西粮食市场的粮食供应,确保了军队和民间的需求粮食。据统计,2021年广西粮食实现“三增长”:全广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2.29万公顷,同比增长0.6%;单位土地年产粮食4 911.7千克/公顷,同比增长0.6%;粮食总产量达到1 386.5万吨,同比增长1.2%。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居安思危,必须认清粮食安全的挑战是长期存在的,要善于发现潜在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粮食供应、种粮政策和粮食产业链的发展,坚持走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的道路。

2 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粮食种植业基础设施薄弱

广西粮食种植业大多没有人工气候室的条件,主要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种植条件的露天种植,由于广西特殊的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部分地区农田水利排灌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建设不完善,以至于广西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所以广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程度较高,这会加大农业的生产成本,也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4]。

2.2 粮食病虫害危机四伏

近年来,广西地区单、双季稻混合种植面积广,单季稻播种期和生育期不齐,非常适合害虫的生长,所以粮食虫害严重[5]。广西粮食品种抗病能力参差不齐,非抗病粮食品种占比高,助长了病虫害的流行。迟施氮肥和偏施氮肥的情况在广西时有发生,这会造成水稻到了变黄成熟的时期,茎叶仍繁茂呈青绿色的不正常生长现象,这也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

2.3 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不足

由于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低下,加上种粮成本不断上涨,虽然安排有一定扶持政策和资金,但种粮收入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农民种粮积极性还是比较低。农村有效劳动力缺乏,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6]。

2.4 化肥农药减量化压力大

近年来,广西化肥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和农作物病虫害类型多样,以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后化肥农药使用量反弹等,化肥农药减量压力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仍然缺乏有效模式和手段。

3 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的路径

3.1 多维度完善粮食种植业基础设施

1)在村屯道路方面,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加强村屯道路建设,保证道路质量,并建立道路管理维护制度,落实道路维护和管理,延长村屯道路使用寿命,以满足粮食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7]。

2)在防汛抗旱方面,因为广西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广西粮食生产在发展中有客观条件的制约性,洪涝、干旱时有发生,所以更要完善灌溉系统、采取先进的灌溉方式,保证种粮的用水标准;同时需要建设好农田排水系统,保证排水出路通畅。此外,还要加强预警防范,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联合制定防范气象灾害风险预案,根据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的信息,加强灾害走势研判,部署落实农业灾害防范措施。下发主要农作物防汛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并通过相关渠道及时发布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层层传递到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强化灾情管理,加强值班值守和灾情调度上报,对重点区域、重要灾情数据进行核查会商并及时上报,及时根据灾情向农业部门申请救灾资金。强化调研指导和技术培训,印发粮食防汛减灾技术指导意见,根据灾情及时派出技术服务指导专家组深入重点地区开展调研指导服务[8]。

3)在建设维护资金方面,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维护除了依靠自身发展以外,还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基础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系,使财政支农资金公开化、透明化并得到有效监督。此外,可以考虑市场化的融资,即成立相关金融机构,设立投资基金,将资金集中投入农业基础建设项目中用于经营,还可以鼓励国企、民企、个体户和外商融资参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3.2 科学防范重大粮食病虫害

1)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想要有效防治病虫害,更多是需要激发粮食品种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可以对粮食作物运用烯丙苯噻唑、水杨酸、苯并噻二唑等抗病诱导剂,诱导粮食作物产生对病虫的抵抗力,使它们能够应对疾病和害虫的侵袭。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转基因技术与传统选育有效结合,选育抗病虫品种是人们早期使用的传统防治病虫害方法,但传统方法存在育种周期长、选育工作难度大等缺点。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使用该技术培育出抗病虫的粮种,与传统育种方式相辅相成,或逐步取代传统育种方式。

2)借力打力,形成合力,有效防治粮食病虫害。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粮食病虫害的主要方法之一。农药防治要注意实施针对性防治,推荐选用具备选择性查杀、毒性较低、无公害、易降解的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顾名思义就是农药的成分来源于植物本身,即植物的根部、茎部、果实等部位,将这些部位通过技术手段加工成为农药成分。不同的植物源农药可以干扰害虫的正常行为、杂草的正常生长或菌类的正常生长,使它们的生长、发育、繁殖受到阻碍。为了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还需要周期性更换农药种类或者混合使用农药配方。常规的喷雾施药方法虽然简单省事,但是除虫效率低,还会造成农药浪费,铺天盖地地喷洒农药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容易造成人畜中毒等严重后果。因此还要注意实施点对点防治措施,采取茎部涂药、根部施药和注射农药等方法,摒弃常规的喷雾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并利用害虫的天敌昆虫也是值得推荐的粮食虫害防治手段,天敌昆虫的种类有中华大螳螂、七星瓢虫等上百种。此外,杀虫灯、捕虫贴也是经济实惠、省时省力的高效物理型粮食虫害防治设备。有色灯和声波频率杀虫灯等杀虫灯,运用光和波原理诱杀害虫,捕虫贴则是利用色和味诱杀害虫。这些技术诱杀害虫数量多、种类丰富,可有效减少或替代农药使用。

3)持续优化监测预警系统功能,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手段。持续优化粮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功能,在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方面,大大提高预报的时效性和防治的指导作用。争取资金加快建设重大病虫观测场、田间监测点,并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分析全区各县乡、村屯的粮食病虫害调查资料数据,落实好广西粮食害虫“三区四带”布防任务,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和对应防治手段情报。

3.3 大力支持粮食产业发展

1)保障种粮收入,有效提升粮农获得感。粮食安全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存亡,所以要改变老旧观念,要把粮食生产发展成为一种有大好前景的崇高事业。应守住农田基本红线,稳中向好发展粮食生产。广泛深入宣传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各项补贴政策等,争取并落实中央支持广西粮食生产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种粮政策的激励作用[9],提高种粮补贴、财政转移性支付等,争取支持粮食高产创建资金,将资金及时下达各地并加紧项目实施,优化种粮补贴资金发放方案,避免“大锅饭”“一刀切”,做到多收多得,提高粮农收益,使其收益高于种植经济作物和进城打工的收益。提升种粮农民的获得感和种粮积极性,改变老弱病残作为粮食生产主力的不合理状况,吸引进城务工村民返乡种粮,甚至吸引有技术、有能力的城市居民下乡种粮。

2)优化创新制度,大力支持粮食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进一步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探索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发展土地新型规模经营,使耕地集中在种田大户、种粮能手手中[10]。正确引导粮食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支持力度,采用高精尖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全力提高粮食加工产品的品质,增强其竞争力,提升粮食产品的附加值。鼓励粮食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种粮农民携手合作,签约粮食订单,有效衔接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规避市场风险,落实粮食“全产业化链条”发展,实现粮食产品附加值的多次增值[11]。

3)积极探索最佳模式,支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广西当前“各自为政”的粮食生产方式,生产要素较分散,不能形成强大合力,很难形成规模经营,无法让粮食种植业成为农业中的“香饽饽”。为了落实更多资金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不断探索提高种粮效益的最佳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种粮积极性低问题提供依据和典型。可以借鉴日本农业协同工会的好经验、好做法,成立广西种粮协会,致力于加强农民、商场等与社区的联系,使粮食种植业成为抢手行业。

4)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保障粮食安全发展有监管。强化考核确保工作落实,除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外,还将粮食生产列入设区市乡村振兴年度绩效考核中;将全广西早稻播种面积的完成情况和全年广西粮食播种面积的具体情况写入全广西高质量粮食安全发展情况公开榜,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任务没完成的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和问责。

3.4 积极落实农药化肥减量工作

1)严把行政许可关口。做好农药登记初审、生产许可证核发和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指导各地做好普通农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工作。

2)加强对行业的监管。部署开展肥料、农药监督抽查工作,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市场监督检查。统一印制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单,规范抽样行为,编印广西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日常监管工作手册供基层管理人员学习参考。推进农药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分管领导带队对群众投诉的农药企业、经营门店进行实地核查,指导属地处理好农药化肥使用引起的舆情问题,并举一反三加强相关工作。

3)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印发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指导意见,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组完成化肥农药零增长推进落实情况督查检查,抓实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及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举办科学安全用药等培训班,系统培训相关人员;发放频振式杀虫灯和赤眼蜂蜂卡替代农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4)推进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督促各地落实属地责任、经销商主体责任、使用者回收义务等,建立回收处理示范点,探索有效回收利用模式。

5)加快广西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将全广西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单位、种植基地、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登记试验单位纳入监管平台管理。

6)强化工作整改。开展全广西农药管理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环保督察组督查检查精神,通报全广西农药管理情况,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猜你喜欢
种粮粮食农药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山西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8亿元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