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区参与对盐田梓村落振兴的启示

2023-01-04 19:35张晔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盐田村落村民

张晔璇

(庆熙大学,韩国首尔 02453)

0 引言

盐田梓坐落于中国香港西贡区,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还蕴含着广博悠久的客家文化和天主教文化。本世纪盐田梓复修工作开展以来,主要采取“政府+天主教教区+保育中心+非政府组织(NGO)+村委会”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而企业的参与度还有所不足,企业应如何参与盐田梓的保护和开发,成了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企业社区参与(Corporate Community Involvement),指企业与它所影响的社区分享其资源的方式,包括企业对社区的所有形式的支持,如慈善捐款、社区项目、雇主支持的志愿服务、赞助、与事业相关的营销和实物礼物等。企业在村落改造过程中针对改造困境开展的一系列社区参与活动,以实现企业对社区的治理功能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1 盐田梓现有治理模式和局限

盐田梓村落的修复和治理工作采用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即社区的经营肩负着典藏、展示、研究和教育、宣传推广盐田梓历史文化的四重使命。同时,治理过程还注重结合当地村民的共同参与,使当地的社会文化价值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1 盐田梓的多方参与治理模式

盐田梓现有的多方治理模式融合了政府、天主教教区、保育中心、非政府组织、盐田梓村委会和西贡圣心堂的六方力量,其中,由政府主理基础建设的管理;由天主教香港教区主理宗教事务,并与西贡圣心堂合作,共同管理盐田梓岛上的圣约瑟小堂;由盐光保育中心承担义务保育工作,并与盐田梓村委会合作,共同挖掘并发扬盐田梓地区的传统客家文化;由非政府组织担任咨询顾问的角色。六方力量共同开展联席会议,共商盐田梓地区的修复和振兴工作。

1.2 企业参与盐田梓治理的困难

1.2.1 当地村民的改造顾虑。企业能否参与村落振兴,需要克服的首要难关就是来自村民的担忧。村民作为村落最重要的守护者,对于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俗有着浓厚且独特的情怀。许多村民担心企业的参与可能会导致村落资源的过度开发。另外,香港地区的村落振兴案例中,曾有村民因担忧治理项目财务状况不清,可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进而对治理项目提出强烈反对意见的先例,部分盐田梓的村民对企业参与乡村改造与开发也存在着类似的顾虑。

1.2.2 部分企业的责任做秀。以往在衡量企业的表现方面,往往仅以财务指标作为评判依据。如今,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逐渐渗透入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寻求实现社会价值,其中,企业社区参与成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对于实践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够透彻,“责任做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可能仅仅把帮助村落实现振兴当成表面功夫,仅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救济式支援,不能帮助村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真正的村落振兴。

1.2.3 政府管理的经验不足。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提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新村落振兴模式,但应用于实际情况时,却面临重重困难。由于政府此前鲜有与企业共同合作参与村落振兴事业的管理经验,可能会出现无法妥善协调各方意见、对企业参与的监管不够及时到位和推进力度不够等不足。因此,若政府在盐田梓的村落振兴事业中采用企业参与这种新模式,可能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

2 企业参与村落振兴的成功经验

尽管盐田梓的村落振兴计划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一直在探索盐田梓振兴的新出路。无独有偶,在两千里外的韩国首尔,也有一个同样有着近3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北亭村,尽管两个村落有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历史古迹和发展历程,但在村落振兴背景下,二者在村社修复、村民安居、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又有很多相同的发展诉求,尤其是在北亭村的复兴治理事业中,企业在参与村落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企业参与盐田梓村落振兴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

2.1 北亭村概况

北亭村位于韩国首尔市城北区城北洞,是朝鲜半岛战后难民的聚集地之一,至再开发工程前,北亭村仍保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貌。2011年,北亭村被规划为首尔市城北再开发整顿区域,土地投资导致了北亭村地区的房地产价格飙升。2016年,对北亭村再开发事业的意见分歧达到了最高点,为缓和与当地村民的矛盾,政府变更了北亭村原有的再开发计划,通过与村民的协商和讨论,确立了以“收复型整治”取代“全面拆迁式整治”的村落再生方案。

2.2 北亭村振兴的治理举措

打造“温暖的北亭村”是韩国企业参与文化村庄振兴事业的典型案例之一,也是首尔市将43家企业的社会贡献活动,集中投入到再开发整顿区域村庄的第一个示范性项目,且整个项目是建立在政府“零预算”的基础上。在北亭村的修复和再开发项目中,政府积极吸纳了企业社区参与的力量,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政府预算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为企业参与村落治理振兴、促进企业与村落的共生发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2.2.1 沟通与协商。为消除村民的担忧,企业与村民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沟通协商,且遵循三个宗旨:第一,双方的沟通协商做到细致充分。尤其是对村民的福利需求、企业的参与范围、项目实施的优先顺序等核心问题,确保深入的调研和探讨;第二,企业对于村落振兴项目的投资避免走向士绅化(gentrification),即防止再开发过程中,中产阶级进入贫民区导致地价、租金等费用的上涨,最终地区原住居民逐渐被挤出市场。企业对于村落振兴的投资以塑造企业形象和践行社会责任为出发点,鼓励企业不单纯以实物捐赠或赞助的形式支援村落振兴,也可以通过引导职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才能捐赠等形式投入村落振兴项目;第三,企业须在不违反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实施社会公益事业。企业需要探索既不违反村庄原有的规划格局,又可以尽量满足居民需求的解决方案。

2.2.2 企划与实施。首尔市社会福利协会成立了中间支援组织,帮助企业和当地村民之间建立起了联系,通过多方努力,最终确定了打造“温暖的北亭村”的项目方案:第一,提升北亭村的居住环境。企业推进了诸如屋顶修理、厨卫改造、家具更换等改善工作,并为村民支援生活必需品;第二,实现村落“文化复兴”。“越-Wall庆典”作为北亭村代表性的村庄庆典活动,面临着预算不足而无法举办的困境,企业通过对该活动的赞助,保护北亭村的传统文化属性;第三,发展北亭村的特色产业。自朝鲜英祖44年(1768年),北亭村就开始为宫廷提供酱曲。依据村民代表的提议,企业建立“大豆大酱体验馆”,并与传统工艺传承者共同开发特色品牌,帮助村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实施“百岁健康计划”。根据村落高龄化的需求,企业为老人提供无偿的诊疗康复服务和心理疏导服务。

2.2.3 管理与宣传。项目初期,企业在北亭村设立了现场支援部,并与首尔市政府、城北区政府、首尔市社会福利协议会等机关保持着积极的沟通;项目中期,企业主要通过首尔市社会福利协会成立的中间支援组织与村民进行调研与协商;项目末期,企业已经与北亭村村民形成了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不再依赖中间支援组织,而是直接与村民面对面共同探索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为期一年的乡村振兴项目中,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也为北亭村的文化村庄振兴打造了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参与文化振兴项目、践行社会责任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使企业得到了当地村民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项目初期,首尔市和城北区政府发布了企业参与打造“温暖的北亭村”启动仪式的相关报道;项目中期,恰逢举办“2016汉阳都城文化节”,企业参与赞助的北亭村“越-Wall庆典”作为文化节重要构成环节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项目尾声,参与村落振兴的企业、北亭村居民和政府相关人士及志愿者齐聚一堂,举行了听取居民意见的成果共享会和关于村庄建设推进成果的报告会,进一步提升了对于北亭村村落振兴成果的宣传效果。

2.3 北亭村振兴的治理成效

在打造“温暖的北亭村”项目中,共计支援1904户家庭,村民对企业参与村落振兴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于居住环境改善的满意度为95.2%,对于生活支援的满意度为96.3%,对于医疗支援的满意度为95.0%,对于公共设施修复及其他领域的福利支援的满意度为89.5%,反映出村民对于企业参与村落振兴的高度认可。

除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外,企业也为支援北亭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帮助,以建设“大豆大酱体验馆”作为重点,由首尔市和城北区政府以公价购买北亭村的土地,由企业为村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赞助,使其发展成为北亭村的新社会经济模式,以实现村落的经济自立。企业在参与村落振兴项目中,建立了与传统乡村的良性和谐共生关系,双方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3 企业社区参与对于盐田梓村落振兴的启示

依托企业社区参与理论作为研究出发点,借鉴企业在首尔市北亭村实践的社区参与案例,对于盐田梓地区探索新型村落振兴道路,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为推动盐田梓地区的村落振兴事业迈向新台阶,需要盐田梓村民、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的相互理解配合和共同协作。

3.1 村民:更新村落的发展理念

村落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持续的经营,而村民作为村落的重要主体,享有并肩负着对于村落的自治权和经营权。由于盐田梓地区的部分村民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盐田梓复修工作的重要性,且担心企业社区参与会引发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缺乏对于复修工作的大局观,导致企业参与盐田梓村落振兴的推进工作进程艰难。

就北亭村案例来看,村落振兴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村民自身。因此,盐田梓村民需要适当转换思维,更新发展理念。作为最了解村落传统文化历史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群体,村民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协商探讨,为实现村落振兴献计献策。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村民的沟通,更加了解村民们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在实施振兴过程中合理地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们的需求。

3.2 企业:制定合理的支援策略

企业参与村落振兴逻辑主要有“公益型途径”和“商业型途径”两种类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在接受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的采访时表示,村落是生态保护的根本,是文化传承的乡魂,如果企业以纯商业的逻辑参与村落振兴,过度追求利润,可能会乡村的价值带来破坏;若企业以纯公益的逻辑参与村落振兴,也可能会面临动力不足、持续性不强的困境。

因此,如何合理应用这两种逻辑,研究制定支援盐田梓村落的策略,是企业社区参与需要思考和衡量的重要内容。企业参与盐田梓地区的村落振兴,应该在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两种逻辑有机结合,探索可持续的、规模化的、能自我造血的新机制,开拓“以实现公益为目标,以商业逻辑做运营”的企业社区参与新思路。

3.3 政府:提供坚实的管理保障

实现村落振兴,从本质上来看,是政府的责任和任务所在。因此,政府的积极引导也在企业社区参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亭村案例中,政府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期项目实施阶段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管理保障体系和与村民进行意见交换的沟通机制,不仅使企业可以客观真实地了解村民的意见,也让企业各项目的实施更加“有的放矢”。

由此,盐田梓地区的治理中,政府部门也注重和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如建立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直接对接机制,能使企业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村落振兴的各类相关政策,也能使企业在实践治理项目中提前规避问题和风险。再如帮助企业和村民建立起中介沟通机制,既能有效帮助村民维护权益,也能更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社区参与行为,从而达成“政府-企业-村落”的三赢。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让村民回归家园,让日渐冷落的村落复活,让特色的人文景观传承下去?如何打造、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关系等等,都是值得深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韩国企业参与传统村落振兴探索,从村民、企业和政府的不同视角提供了有益经验,对于盐田梓后续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同时,以企业社区参与方式融入村落振兴的新途径、新模式,达成了企业创造经济利益、践行社会责任与村落实现经济振兴、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和谐共生局面,也为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盐田村落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从盐田到沙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深圳盐田法援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盐田如镜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