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音乐培训机构的机遇与挑战

2023-01-05 14:55马铮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的机构培训

马铮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双减政策下音乐培训机构的机遇

(一)观念转变——社会更重视艺术教育

给学生减负是当下刻不容缓的关键之举,无奈多年以来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然变成资本逐利的工具,成为教育的主阵地,在资本的推动下,诸多优秀的校内教师也着力校外而无心教学,逐渐演变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混乱局面。在此背景下,众多家庭的主要收入都投进了学科类培训机构,而忽视了美育中艺术教育的价值。导致国民幸福感降低,让课后在各种学科机构连轴转的孩子们成长过程也不断伴随着焦虑和压力,身心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双减政策颁布后,政府打出减负与治乱齐抓、校内与校外共管的“硬核”组合拳,让人们充分感知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艺术教育成为新的热点,人们将唯学科论的目光转到艺术教育上。根据2021年8月16日上海教育电视台记者在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发布的调查显示,诸多校外培训机构纷纷进行转型“突围”,开始转向艺术素养类课程,家长们也对提升孩子艺术素养的需求更高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从早教班、辅导班中走出,沉浸到剧场,去感受艺术美的熏陶。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类校外培训市场重回大众视野。

(二)生源扩增——招生难度下降

在双减政策颁布之前,招生问题是许多音乐培训机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琴行的招生会通过线下发过几百份传单,线上投放广告宣传,但都收效甚微,甚至有的琴行通过压榨教师课时费以打折、送课等方式招生,让很多教师叫苦不迭。因为生源直接决定了琴行是否能持续运转下去,教师的工资是否能有保障,不然生存都成问题的琴行和音乐教师只能被迫改行。因此转业的同行也不在少数。

“双减”政策下,国家鼓励利用课余时间,自我提升艺术修养,将周末的时间还给孩子和家长,去提升音乐、体育和美术素质。有记者近期针对艺术机构培训负责人调查发现,最近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和试课的家长明显增多。①笔者所在的音乐培训机构内任职的教师基本都已招满学员。同样,国图艺术中心培训部负责人芮义蓉也表示,明显感觉到今年暑期到国图艺术中心咨询、报名的人数增加了。②可见,诸多音乐培训机构的招生问题已在政策的助力下迎刃而解。

(三)资源共享——推动校内校外教育资源联动

在此之前,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坚决禁止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校内校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合理联动,受益者显然是学生,可一直以来都没有相关部门负责统筹安排。

但在此次双减文件中特别强调要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并提出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对于“5+2”③中涉及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课程,与校外专业培训机构接洽,开展艺术培训课程。这对于音乐培训机构来说是一种机遇,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机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继而打造一系列优质课程。

(四)监管加强——促进音乐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化

众所周知,各地方音乐培训机构始终没有教育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且近几年来,受利益驱使而没有办学资质的音乐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低工资聘请非专业的老师教学、销售利润大且质量差的杂牌乐器等,不仅损害了家长的利益,更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由此,双减中强调,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这给混乱的艺术培训市场打上了一注严格办学的强心剂,让规范办学这一问题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二、双减政策下音乐培训机构的挑战

(一)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双减政策下音乐培训机构和生源的增加,必然需要大量专业的音乐教师,而教师素养又是能否以美育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提升培训机构的教师素养至关重要。

当前,教育培训机构师资状况总体不容乐观④。其一,在师资方面,很多培训机构的主力军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出来兼职,任职时间不稳定,流动性强,多未签署劳动合同。其学习重心安排在学校中,再加之教学经验的缺乏,很难将重心放在音乐培训上,甚至诸多机构教师连教师资格证都尚未取得,更不用谈因材施教了。其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重艺轻美,易急功近利,迫切想出成果,遂拔苗助长,将考级和比赛以及学习曲目的难度程度作为重心,而所在机构也不断将其作为招生宣传的重点,难免会轻视孩子脚踏实去打基础的过程,让地基扎不稳的学生屡遇瓶颈,迫不得已而弃学或从头再来。其三,“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而培训机构部分教师未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秉着“吃老本”的理念不断将陈旧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不能与时俱进,更有甚者久不练习技能,水平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教学时连基本的示范弹奏都做不到。其四,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在培训机构竟有许多非本专业的教师充斥在其中,即有零基础架子鼓老师培训一个月后上岗、学声乐的教钢琴、学二胡的教古筝等。由此看来,部分培训机构师德修养不足,教学技能半瓶水的师资现状堪忧。

(二)设施有待健全

有少部分培训机构的教学用琴购货渠道为二手翻新市场,琴键已经出现明显的松散情况,针对此现象,笔者在对某琴行负责人询问时,他表示道,一切都是为了节省成本,甚至不惜将定期请专业师傅调律保养的环节也省略掉。如此,致使弹奏效果大打折扣,让专心教学的培训老师苦不堪言,而笔者所在的琴行也仅有两架琴音准是完好的,导致每位钢琴老师都对其爱不释手,盼着每次上课都能用其教学。

此外,还有机构在修建独立琴房时未将隔音效果考虑在内,从而出现了相邻琴房之间上课弹奏声音相互影响的局面,有的琴房选在商场里的大平层,里面每间小琴房只是用厚一点的玻璃板隔开,没有任何的隔音措施,只要架子鼓教室一上课,与其最近的教室就直接听不见乐器声音了,无奈只能选与其相隔较远的琴房上课,才能减缓影响。这也使孩子不得不因受到干扰而分散注意力,让课堂有效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最后,还有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节省费用,从而放弃了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小小音乐厅的展示平台,以至于有的学生学琴数年而从未参加过音乐会,得到上台演出的机会。这种本末倒置将重心放在利益而舍弃教学育人为先的现象令人担忧。

(三)学生家长缺乏以美育人意识

学会一项器乐演奏技能,不仅可以陶冶孩子情操,净化心灵,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让其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用音乐去表达美,创造美,最终成为美的人。但从不同艺术培训机构从事几年钢琴教学的情况来看,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琴童家长都缺乏以美育人的意识,每当有家长来给孩子报名学习时,询问笔者最多的就是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只想让孩子先试一试,先学几节课看其能不能坚持,学好了再决定是否买琴,不然万一后面不想学了琴就没用了。第二,迫切关心孩子何时能考级,并常与其他优先考级的孩子作比较。第三,也有家长会询问考取证书后可否在考学中加分等。

由此可见,诸多琴童家长功利心太强,并非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育人角度出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勤砚也曾说:“原本对艺术很感兴趣、很有天分的城市孩子,因为被家长过度强调‘考级’等‘艺术成绩’而最终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这种状况令人忧虑。”不仅如此,还容易走向亲子关系严峻、不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丑育之路。

(四)与校内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衔接不足

音乐培训机构是学校美育教育强有力的补充,与学校音乐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成为美的人。但是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为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所以具有统一的培养方案计划,很难兼顾到每位学生的个性,而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相对灵活,一般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小班制教学,优势是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但在教学内容上,二者很难衔接,多处于各教各的,互不相融的状态。那么,如何将培训机构与校内音乐教育做好平衡,让两者之间更好衔接促进,是当下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难题。

(五)西乐学习人数高于中乐

就当下的音乐培训机构来看,学习西方乐器的人数仍高于中国民族乐器。因为琴行培训机构、家长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音乐文化和市场导向的影响,多认为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才是他们心中的乐器之王,甚至仅参考哪种乐器学的人多而去选择,从未认识和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如笔者身边有四位竹笛专业和一位二胡专业的同学,到培训机构任职后,同样都是久久招不到学生,其中有人迫不得已加练钢琴来招生教学或改行。

另外,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培养方式也是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中,主修西洋乐器的学生比例多于民族乐器,且钢琴是必修乐器,也是考教资时必考的乐器,所以,在师资方面自然也有倾向于西乐的导向。种种原因之下,中国民族乐器在受人们重视的程度上显然还比不上西洋乐器。由此,如何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唤醒国民对民族乐器的认知与热爱已是当务之急。

三、双减政策下对音乐培训机构的思考

(一)强化师资队伍

首先要严格把关音乐培训机构教师资质,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即便不在体制内,也不能降低其要求,定期对入职老师的专业技能、教学理念进行培训、考核,看其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⑤确保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反思进步,教法推陈出新。如有的机构定期举办大师班请教师上台展示并学习,且每周开展教学研讨会,让老师们一起分享教学心得与困惑。

其次,要提高培训机构中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入职前务必签署劳动合同,在保障双方权益的同时,避免短期任教,导致学生频繁更换老师,影响学琴进度。笔者所在培训机构的劳动合同中,就规定了教师的任职时间不低于一年,并进一步强调了师德要求,也特别针对当下教师离职后把机构学生带走以至于原培训机构生源流失严重的现象进行预防。

最后,要完善培训机构教师的评价体系,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给予虔诚育人教师以褒奖,予以消极教学教师以惩罚,例如有的机构将教师考核细分为职业道德、出勤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工作、学生评教等项目,并针对以上类别实行打分制,最后根据得分进行奖惩。这不仅有利于鼓励教师积极上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助于推进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⑥。

(二)完善硬件设施

培育美的人,除了需要美的教师之外,更需要美的乐器,美的环境,这样才能弹奏出美的音乐,造就美的心灵。首先在培训机构修建初期,就要考虑到每个房间的隔音问题,确保相邻琴房上课期间互不影响,让师生处于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中。其次,还要引进有质量保证的品牌乐器,并定期请专业的师傅给机构内的乐器进行维护保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潜心于教学,不受外在因素干扰,学生才能享受到美的音乐,创造出美的音乐。最后,要搭建一个小小的展示厅,可以定期举办音乐会,给予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如有的培训机构因为空间实在不够,便可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小区或商场租赁场地,来搭建舞台,或者与其他有音乐厅的艺术机构合作,共同承办演出汇报。这不仅可以调动孩子练琴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自信心。

(三)引导家长形成正确育人观念

音乐培训机构有必要去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念。首先,在为孩子选择乐器之时,要做到冷静思考,切忌盲目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不可人云亦云,或只考虑自己的喜好,如奉贤中学附属小学校长何春秀表示他们除了社团之外,还会根据每一个学生制定特色发展计划,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兴趣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光”。

另外,更要做到立足培养兴趣之初心,切忌功利攀比心理,不可急功近利与其他孩子做比较,从而引发孩子焦虑和挫败感,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应以鼓励为主,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度过学琴中的欢乐与痛苦时光,让孩子感受到温暖,更有力前行。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中,以养花、养树为喻,指出父母需要掌握科学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方法⑦。所以,家长也要注意多渠道提升自我,研学教育知识。

(四)与校内音乐教育协同发展

校内校外音乐教育协同发展,初心都建立在育人的基础上。学校除了可以请优秀的机构教师一同与校内教师参与到学校成立的管乐团、民乐团以及合唱团等活动排练这种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促进自身发展,了解各自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音乐美的熏陶。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应做好基本的音乐常识及音乐欣赏教学,校外培训机构向校内教师学习,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学校音乐教育做好补充和延伸。最后,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联合学校组织一些活动比赛、讲座等,鼓励校内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总之,二者之间应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密切联系、相互交流补充,共同携手发展。

(五)推广民族音乐

首先,培训机构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承载深厚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积淀的传统乐器,不断加大对传统乐器的宣传,如举办一些以民乐为主题的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交流展示,促使人们不断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和经济援助,例如让培训机构在民族乐器的报名费用上做适当优惠,多开展一些免费的体验课,鼓励人们报名学习。最后,社会媒体也应积极推广民族音乐,加大对民族音乐家的宣传力度,让优秀的民乐家走进公众视野,不断展示个人魅力,展现民乐风采。如此,必使民乐之风在社会上更加欣欣向荣。

注释

① 李鹏帅.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面临转型“岔路口”[N]. 承德日报,2021-09-08(B03).

② 郑洁.“双减”之后,校外艺术培训将走向何方?[N]. 中国文化报,2021-08-14(001).

③ 所谓的5+2模式,指的是学校一周要有5天进行课后辅导,每次不能小于两小时。

④ 邱昆树,王一涛,周朝成.论政府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的责任担当[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44-49.

⑤ 田晓娜主编,中国学校教务工作实用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04,第34页.

⑥ 张兴主编,校园管理制度,远方出版社,2007.12,第295页.

⑦ 陈鹤琴著,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01,第199页.

猜你喜欢
美的机构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