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清代火炮遗存考

2023-01-05 19:42陆艳
东方收藏 2022年12期
关键词:进步制造保护

摘要:火炮起源于中国,其出现后,逐步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多种不同用途的火炮体系,成为在战争中进行火力作战的重要手段。武器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军事思想和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营口清代火炮遗存的梳理与辨析,探索出晚清时期火器制造的进步思想与技术进步,总结出营口西炮台遗址及火炮遗存的珍贵性,进而引申出加强文物保护及利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清代火炮;制造;进步;保护

火炮起源于中国,1987年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一尊大德二年(1298)铜火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火铳,也是世界上所知最早火炮的鼻祖。火炮出现后,逐步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多种用途的火炮体系,成为在战争中进行火力作战的重要手段,同时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军事思想和民族精神。每个时期,人类都把高度的智慧、技能、想象力和上好的材料用在武器制造上,因而,武器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清代时期的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使用,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设立专业机构成功铸造红衣火炮,从此开启了自己制造火器的历史。

目前,营口清代火炮遗存多收藏于营口西炮台遗址,成为营口清代火炮历史研究的一个缩影。营口西炮台遗址原名为营口炮台,位于大辽河入海口左岸,渤海东岸。营口于1864年成为东北沿海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开港通商,使营口无论从军事地位还是贸易往来方面来说,在当时都占有一席之地。清光绪年间,战略防御工事即被纳入清政府的统一战略部署,在“水陆相依、舰台结合、海口水雷相辅”的海防建设宗旨的指导下,达到筑建炮台的一个高峰期。清政府在沿海七省修筑炮台128座,其中奉天各海口15座、直隶6座、山东9座、台湾9座……营口炮台(因营口炮台位于营口市区最西端,俗称“西炮台”,以下简称为西炮台)是奉天各海口15座炮台之一[1]。

西炮台建于1882年,竣工于1888年,位于营口市西市区渤海大街最西端、大辽河的左岸,形状稍成五边形,占地面积8.05万平方米,为夯土建筑遗址。据史料记载,“有炮十二门:其中,二十一珊克尔兰甫加农二门、十五珊克尔兰甫加农二门、十二珊克尔兰甫加农四门、四珊克尔兰甫加农四门,以及旧式炮五六十门,可以射到下流的辽河河身,对陆上可以射击东、南、北三面。”此段记载中所说的“珊”即是“厘米”的日文翻译,亦是火炮口径的单位,且火炮根据口径尺寸命名。“克尔兰甫”则是“克虏伯”的日文译音。

以上数据说明,仅营口炮台内当年配置的火炮数量已在六七十门。其火力配备不亚于旅顺口炮台、吴淞口炮台、威海卫炮台等沿海重要炮台的军事设施配备。

一、西炮台遗址内出土的清代铁炮

克虏伯铁炮由德国的克虏伯兵工厂生产,德国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奥地利和法国,克虏伯铁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87年以来,西炮台陆续出土有十余尊清代铁炮,其中,形状、大小、完整程度、出土地点不尽相同。在所有出土的铁炮中,尤以15厘米口径的克虏伯铁炮配件最为珍贵。

1875年,李鸿章根据督办海防所需提出,无论是兵轮、炮台还是兵工厂,在采购洋炮时,“专采由商克鹿卜一家,蔽处炮台陆营大小炮亦多用克鹿卜”[3]。所以在晚清沿海防卫的炮台火器配备上,克虏伯炮占比较大。

1990年、2002年,在西炮台遗址北小炮台上先后出土了两个铁铸件,一个为“锥形”,另一个为“拱形”,两铸件出土时相距仅1米。“锥形”铸件通高126厘米,底座为圆柱形大厚沿,周长628、高(厚)40厘米,沿面有透孔12个,锥体最顶端中心有一通孔贯通上下,外形从顶端至下逐渐呈锥形体,与大厚沿合为一体,约5吨重,通体为一次性浇铸而成。“拱形”铸件通长170、宽33、厚20、壁厚约3厘米。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一面有十个透孔,排列有序,直径为6厘米—9厘米不等;另一面为平面。此铁铸件内部中空,內腔正中位置有一纵向筋板,起到整体的加固作用。目测分析,如果将此铸件左右一分为二,则大孔居中,小孔分别占四个角,按视觉常规对折效果,两面的孔刚好重合。2011年8月,某机械制造厂火器制造专家到营口西炮台遗址进行实地调研时确认,这两件“锥体”和“拱形”铁铸件均为德国生产的口径15厘米的克虏伯加农大炮配件。

通过这些零散文物的出土,可以确定当时西炮台内配备有克虏伯加农大炮,为进一步研究西炮台当年的火器配备情况和营口清代火炮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翔实的资料。

营口西炮台内现收藏有清代旧式前装滑膛炮15尊,从5生的铁炮到21生的铁炮,大小相差较大,炮身长度最长285厘米,且为炮筒残炮,最短80厘米。“生的”与前文所提“珊”相同,为厘米的中文译音,均以测量炮口径数据对炮命名。此类炮外形略有不同,部分为清代的“三匝铁炮”。此种铁炮体形略大,射程较远,在清早期具备较大的杀伤优势,但操作起来比较笨重,精准度略有欠佳,比较适用于攻城或抵御大面积敌军的定点炮射。部分炮尾部手托为圆环形,即为舰船炮;若为圆球形,即为海岸炮。部分形体较多的炮形,笔者经查阅徐启宪主编的《清宫武备》一书,参考第189页图片资料,个人认为系清代将军炮。现存此类炮的炮口径在10厘米左右,均以发射实心球形铁炮弹为作战方式;炮口偏小者,则以发射铁砂球,达到击中人体为目标。

同时,诸多铁炮的出土地点遍布西炮台遗址围墙四周,可谓构建了周密的防御火力网,形成水、陆全方位战略布局。在西炮台东围墙下陆续出土的小铁炮已经可以明确证实,西炮台当年的火力配备及海防战略,不完全只限制在海上防御,在对陆路防御上,也进行了一定力量的安排。且在西炮台经历的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也正是从陆路进攻偷袭西炮台,并遭到驻防西炮台内的清军海防马步练营的顽强抵抗。这些历经战火洗礼的火器与清军将士们一同成为保卫民族尊严的英勇壮士。

二、西炮台遗址外出土的清代铁炮

西炮台内现存两尊21厘米口径的前装滑膛炮,也是现存火炮中最大的。遗憾的是炮筒均残,炮身铸有铭文“江南制造总局光绪壬午年造”,说明此炮为江南制造局于1882年制造的。江南制造局是一家借自强运动发展起来的大型兵工厂,设立此局,意在自制西式兵器。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制器之器与制器之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则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思可精,而才亦可集。”[4]19世纪50年代,英国兵工厂开始创制阿姆斯特朗火炮,其是由19世纪英国火炮专家W·G·阿姆斯特朗研制的系列火炮,有前装炮和后装炮两种。此两尊炮为前装炮,是江南制造局仿制的英式阿姆斯特朗火炮,即阿式前装炮。前装炮在江南制造局建成后的生产能力与规模处于长期居首之位,但是在制造前装小炮向重炮的技术过渡中并不十分顺利,主要原因为缺少内行专家。1874年,马格里从欧洲采买机器并考察火炮生产归来,兼任江南制造督办,此时以仿制英国阿姆斯特朗重炮为主导。1886年,江南制造局制造了40磅子、80磅子、100磅子、120磅子和180磅子等规格的前装重炮近百门,标志仿制能力达到新的阶段[5]。

1.皇冠标志铁炮

在营口已经发现的铁炮中,带有皇冠标志的仅此一尊。此铁炮为11生的铁炮,1997年出土于辽河公园东侧沿岸。营口开埠之后,英国领事馆建于辽河大街现营口市人大办公楼附近,与此铁炮出土地点相吻合,可以确定为英国制造铁炮。皇冠标志既是英国制造的标识,同时也是英国生产火器质量合格的标识。

2.仿欧式清代铁炮

2022年8月,回收一尊在营口市辽河老街附近建筑施工时出土的清代铁炮,此铁炮外形与前文所提皇冠标志铁炮大致相同,同为11生的铁炮,炮身长度165厘米,比皇冠标志铁炮长出10厘米,炮口壁较薄,且内壁呈放射状。晚清时期,仿制西方的先进火器已经成为推动清朝火器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江南制造局成立后,前装铁炮的生产能力与规模与日俱增,1867至1876年的10年间,该局以仿制青铜、生铁的小口径前装滑膛炮为重心,造出9磅子、12磅子、16磅子、24磅子和32磅子等多种前装炮约130门[5]。在吸收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加以改良。

3.支架残炮

2021年8月,在西炮台遗址第二期墙体加固保护工程施工中,在南围墙下靠近东面的土堆中,清理出一个残炮部件。炮口处可见准星,部件通长49、炮口内径8、尾部断面外口径21厘米,内口径15厘米,与准星相对方向有三片类似羽翼的结构,均已经不完整,最长为36、最高为9厘米,锈蚀严重。从外观看,此铁部件从准星结构可以断定为火炮前部的残留炮筒,下面的三片类似羽翼的结构初步判断为炮筒的支架。

在此前已经出土的所有火炮中,均未见有支架结构的火炮。此残炮虽然已经不完整,却能够为营口遗存火炮的种类及炮体结构提供了新的研究与探索课题。

三、结语

多年来,笔者一直潜心于对营口清代火炮遗存的研究,并不断总结新的理论见解,现把自己的些许拙见总结如下:

1.晚清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国门被打开,内乱不止,如何自立自强、抵御外夷,成为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洋务运动重臣李鸿章曾经用两个“数千年”来概括清明时期的时局艰难和与西方的差距之大,“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对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洋务运动要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兴办各种新式工业,推动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什么一致主张“师夷长技”来富国强兵,抵制侵略,实现军事自强,挽救民族危机;同样,也不难理解当李鸿章耳闻克虏伯火炮的先进技术及威力时,所寄予的期盼与厚望,从而对兵工厂投入最大力度,积极引进西方兵工技术,进行技术转移。

2.清朝时期的火器制造已经逐渐吸收西方先进的火器生产技术,偏向于西方化的生产模式,引进克虏伯火炮的制作技术,成为当时军事变革的重要手段。晚清时期的海军和陆军的近代化转变的突出标志就是火器的升级换代,相对先进的火器进入中国后,促进了清政府军事发展,在中国火器发展中有开创之功。

3.西炮台配备十二门克虏伯火炮和五六十门旧式铁炮,在当时清政府对各沿海炮台军工配备中,属比较中高的配置。旅顺口、吴淞口、威海等地区炮台是由多个群体炮台组成的,而营口仅一处炮台便配备有六七十门火炮。另外,这个数字与目前留存的部分资料中“西炮台当年配备有五十二尊炮”存在误差,通过查找几个资料记载,“五十二尊炮”的说法应该能够确定是不准确的,遗憾的是目前具体炮的配备数字还未能从现有资料中查阅到,有待更进一步确认。但从六七十门火炮的数字中可以看出营口所处大辽河入海口处的位置之重要、清政府对西炮台海防工事之重视,从而更加提醒我们加强遗址保护及利用的重要性,要积极努力地传承历史、弘扬精神、牢固记忆。

参考文献:

[1]于珍.辽口要塞·西炮台[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2]王兆春.中国火器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40+342+344.

[3]吴汝纶.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M].中国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4]孙烈著,张柏春编.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M].濟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180.

[5]孙烈著,张柏春编.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225.

作者简介:

陆艳(1973—),女,汉族,山东荷泽人。本科,营口市西炮台遗址陈列馆文物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物保护与利用。

猜你喜欢
进步制造保护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分析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