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吕昭平团队发现超高强钢新的抗辐照损伤机制

2023-01-06 13:53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22年4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溶质剂量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基于前期研发的共格析出强化的超高强度钢,发现新的抗辐照损伤机制,该研究对开发先进抗辐照结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并成功应用于新型多主元合金体系。国际著名学术刊物NatureMaterials于2022年5月30日以“Superiorradiation tolerance via reversible disordering-ordering transition of coherent superlattices”为题报道了这一研究进展。

先进核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需求的终极方案,然而目前以ODS钢为代表的耐辐照金属结构材料在高剂量辐照后仍面临着增强相失稳和抗辐照性能恶化的困境。严苛的辐照服役环境和高安全性需求,使得开发具有优异高温强度、高强韧、抗高剂量辐照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的先进金属结构材料成为制约未来核能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

针对此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团队合作发现,在前期自主研发纳米共格析出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中,其小尺寸超高密度共格有序析出相极易被辐照溶解,但在高温(400~600 ℃)辐照下因其极低的相变势垒和短程溶质重排主导的动力学行为而发生原位动态有序-无序转变。这种局域相变在限制溶质和点缺陷长程扩散的同时,通过增强溶质和缺陷的局域重组,持续湮灭辐照缺陷并稳定高密度析出相,使得该新型超高强度钢在超高剂量离子辐照(>2 000 dpa)后无空洞肿胀和辐照硬化发生,从而表现出极为优异的耐辐照性能和力学性能,这一新的抗辐照机制不同于以往借助错配界面吸收缺陷所导致的低稳定性,使得材料的抗辐照性能几乎不受辐照剂量影响,为研发耐强辐照、高强韧结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论文的共同通信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和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杜进隆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蒋虽合研究员、曹培培博士研究生和北京科技大学吴渊研究员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持续资助。

(摘编自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网)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溶质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游泳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藏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