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受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生态作用分析

2023-01-07 03:37孙雅慧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5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水体重金属

孙雅慧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引言

环境污染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几大类,这几类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均会对园林植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最为深远。同时,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想达成保护园林植物的目标,就需要深切了解环境与园林植物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为此,对于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进行研究极为必要。

1 环境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影响

1.1 水污染的危害影响

水污染中的固体污染物污染指的是,在水体中存在很多固体污染物,致使水体外观环境严重恶化,并且水体的浑浊度加大,甚至改变水体原本的颜色。在园林植物培育中,如果采用此类被固体污染物污染的水源灌溉园林,则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的问题,致使土壤自身的透气性和含水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而有机污染则是指,水体中涵盖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采用此类水体浇灌园林植物时,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危害,但如果水体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严重超标,并且长期使用该类水源浇灌园林植物,则容易引发植物徒长或者倒伏的现象[1]。同时由于氮分子的大量积累,还会对园林植物的品质构成影响,使其自身的抗病虫能力降低,极易遭受病虫害的威胁。而当灌溉的水体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时,不仅会使园林植物下方的土壤大量富集重金属,还会使部分园林植物由于吸收重金属而产生毒害问题,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比较大的威胁。

1.2 土壤污染的危害影响

土壤污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以及垃圾污染等。其中,对园林植物危害较大的一类污染问题以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为主。

有机污染指的是,土壤中残留大量的化肥以及农药,在与土壤内部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后会起到一定的防病虫害作用,但经过转化和降解后的物质很可能对有益生物造成威胁。尤其是长期使用同一类农药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失去农药本身的作用,并对园林生物的健康生长构成威胁。

而无机物污染则指的是,以重金属为代表的污染问题,由于重金属物质很难随水流迁移,也不宜被微生物所分解。因此,会在土壤中富集大量重金属物质,当其中的硫酸盐大量积累后,便会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极易威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另外,土壤环境中存在大量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情况下,并且固体废弃物及垃圾中的部分物质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后,会使土壤自身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土壤肥力的同时,形成不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2]。

1.3 噪声污染的危害影响

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人以及动物的机体健康构成威胁,植物的健康生长也会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与噪声频率和强度直接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声波刺激的作用下,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从而促进植物生长,但当声波刺激强度过大时,则会导致植物细胞破裂,不仅威胁植物健康,还可能导致植物死亡。有研究显示,85-95dB 的噪声便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带来不利影响[3]。主要影响机理为,噪音可对植物细胞的分裂速度带来直接影响,并且增加细胞呼吸强度,当其内部的水解酶以及氧化酶活性被激活后,细胞破坏率便会随之增大,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1.4 大气污染的危害影响

大气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可以被分为急性、慢性和隐蔽危害几种。其中的急性危害指的是,当环境空气中出现高浓度污染物时,致使园林植物叶片大面积枯萎和脱落的危害表现;慢性危害则是指,空气环境内的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植物叶片造成影响的一类危害;而隐蔽危害指的是,空气环境存在污染物,但并未对园林植物产生较为明显的危害,但实则上,处于被污染的空气环境中,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机理会发生转变,使得园林植物的生长态势明显降低。对于园林植物危害较大的一类大气污染物包括氯化氢、氯气、氢气以及氟化氢等[4]。根据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园林植物的受危害程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此外,当大气污染物为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时,在遇到雨水天气时,便会产生酸雨。酸雨的产生不仅会对植物叶片造成影响,甚至会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系,导致部分树种被限制生长,部分植被群落受到严重损害。

2 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中园林植物发挥的生态作用

2.1 水污染中的净化作用

有研究显示,部分园林植物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有毒物质的能力甚至超过水体中有毒物质浓度的几千倍。也有部分植物具备吸附转化的能力,即将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吸附后转化为无毒物质。

为此,在借助园林植物来改善水环境时,可以优先选用一些具备富集和转化能力的植物,达成净化水体的目标。常见的吸附能力较强的植物包括芦苇、水葱、浮萍以及金鱼藻等。其中的芦苇吸附功能较强,能够吸附近20 种化合物。而水葱则具备较强的灭菌作用。除此之外,女贞、银杏以及臭椿等还对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通过控制大气污染问题,减少地面水体的污染率,从而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2.2 土壤污染中的修复作用

土壤污染中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危害较大的一类污染源为重金属。因此,在建设园林时,需要优先选择一些具有吸收重金属能力的植物,并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在园林内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土壤修复系统。

对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则需根据园林区域土壤的自身特点和污染程度以及所需要达到的预期修复值,科学选择园林植物。在园林植物搭配和布局合理的情况下,可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被大量吸附,当园林植物所吸附的重金属达到一定值时,可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干燥处理,将其中的重金属物质回收,之后再种植具备吸附能力的植物,争取将土壤区域的重金属全部去除,从根本上改良土壤环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发挥园林植物的修复功能,需要优先选择污染物积累率高,具备体内富集污染物功能以及能够同时吸附多种重金属的园林植物。

2.3 噪声污染中的减噪作用

园林植物自身的外部形态不同,所发挥的降噪作用也存在直接的差异。研究显示,降噪能力较强的园林植物普遍具备叶子健壮和重叠排列的特征,同时分枝和树冠偏低的树种也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文献研究中显示,森林会优先吸收部分对人体危害较大的高频噪声以及低频噪声。

研究数据显示,每百米防护林便可降低30%的汽车噪声以及25%的摩托噪音,宽度为40 米的林带可降噪15 分贝左右,而宽度为30 米的林带则可降噪8 分贝左右[5]。基于上述研究,要想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噪作用,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就必须采取植物密植的方式,利用常绿植物来达成减噪目标。此外,也可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将园林植物修剪成降噪效果较好的绿墙,用于隔绝和吸附噪声。

2.4 大气污染中的降尘吸附作用

园林植物在大气污染中的降尘作用主要体现在林木的挡风作用层面,主要表现为,在林木的遮挡之下可使风速减弱,被风携带的灰尘颗粒也会被部分遮挡,而部分大颗粒灰尘则会直接下降到地面。此外,园林中有部分树木的叶片表面凹凸不平,带有绒毛且能分泌部分汁液可吸附一定的灰尘。当空气环境中的大颗粒灰尘和细小灰尘被吸附和降落之后,将会使大气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目前来看,园林植物中具有较强降尘能力和吸附灰尘能力的树种有沙枣、核桃和圆柏等。

园林植物在大气污染中的吸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有毒气体的吸附以及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方面。部分园林植物可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吸收后将其转变为无毒物质,通过园林植物的吸附作用可很大程度降低空气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浓度,使空气环境得到有效净化。而吸附二氧化碳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有效平衡,改善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碳氧失衡问题,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2.5 其他作用

(1)具备调节园林气候的作用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显示,绿地和植被覆盖面积较大的区域,人们在酷暑时期中暑的几率可得到有效控制,且在冬季来临后,植被还可起到让气候温和的作用,降低冬季严寒侵蚀的几率。目前来看,由于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热岛效应的爆发频率也愈发频繁,这将对城市空间的居住舒适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急需加强对园林建设的投入,通过扩大园林植物的覆盖面积来消除热岛效应影响,对城市居住空间的气候进行调节,增强其舒适性。

(2)具备平衡城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园林植物的大量培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园林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并未其中的生物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可起到平衡生物环境的作用。同时,植物以及生物同处于园林中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的目标,如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生存空间与食物,而动物则可为植物提供天然的养料,植物与植物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物种多样且丰富的园林较于单一品种的园林,植被生长量更好,且园林生态更为稳定,可以营造较好的园林空间环境。

3 发挥园林植物生态作用的选配建议

(1)要遵循多层搭配原则

对于园林植物的选用,既要考虑美观性,又要考虑园林区域的生态建设需求。因此,在选配园林植物时需要注重低矮植物的合理搭配以及植物色泽的合理选配,形成组合各异的构成形式,这在提高园林植物和景观层次感的同时,也能增强园林透光度和透气度,增强植被生长效益,起到优化园林生态环境的作用。

(2)考虑植物的季节性特征优化植物搭配方法

因植物存在季节性的特征,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时,要想提升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则需根据区域气候条件选配适合不同季节培育的植物,确保园林在不同的季节能够呈现不同的景观,同时能够保证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均能起到一定的生态作用,如可以优先选择一些抗旱能力和抗冻能力较强的常青树种(冬青、松柏等)。

(3)优先选用具备吸收有害气体作用的树种,改善城市空气环境

城市空间内容的生产活动增多,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虽然短时间内少量摄入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影响,但长期得不到净化很可能积少成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要求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作用,则需在植物选择上加强重视,优先选用一些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的树种。如垂柳、银杏、刺槐和梧桐等具备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而紫薇、厚皮香、珊瑚树等则具备抵抗二氧化硫的能力,且此类树种均有一定的观赏性。

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我国对生态建设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为了更好的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作用,有效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要求相关的园林建设者能够认清园林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了解环境污染问题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影响。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在了解园林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类型进行合理选择,对植物进行科学布局,在园林内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修复系统,确保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还需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争取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环境污染对园林植物的危害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水体重金属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