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分析

2023-01-07 08:53王旭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1期
关键词:支模施工方脚手架

王旭

(山西昌兴致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横向对比各类建筑施工工艺,高支模施工由于具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施工中。为保证高支模施工工艺能够发挥应有效果并保证施工安全系数,施工方案应立足项目实际和施工现场情况,以全局性、整体性的理念贯穿施工各环节,确保施工从准备阶段到方案成型再到后续施工等环节能够有细致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托。除此之外,施工监督环节应落实监督管理规范,监督施工各环节、各工序均能符合工程需要,避免由于人为失误降低建筑高支模施工整体质量水平,确保建筑项目以高水平交工。

1 工程背景介绍

“辰兴颐郡西区”工程项目由山西省晋中市辰兴颐郡房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基于CFG复合地基模式,占地面积达15.2万m2,北至龙湖大道,西至农谷大道,南邻化章南街。项目整体规划12幢小型高层住宅楼,以筏型钢筋混凝土作为主楼楼板基础设计,地下一层层高5.6m,顶板厚度为160mm,墙体截面厚度为350mm;一、二层框架剪力墙作为基本结构形式的底层商铺;地库设计层高4.5m,以平板式筏板和下柱墩作为基础进行施工,顶板厚度为320mm,墙体截面厚度为300mm;低层商业中心坐落在项目北侧。

2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概述

高支模是建筑项目中高空作业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即借助建筑支撑模板的搭建,从而完成高度超过8m、以具有固定形状且跨度大于18m,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的混凝土构件为主的建筑施工。不仅如此,为保证高支模施工在建筑设计、构件安装和楼体测量等工序中发挥应有作用,需确保采用的是垂直且高度超过8m的模板构件。当高支模的支撑模板满足测量安装标准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从而增加模板与楼体主体结构的紧密稳定。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技术工艺,能够在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房屋建设项目工程能够以高稳定性顺利交工。

结合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高支模工艺因其显著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从而得到建筑行业的普遍认可,且该技艺也具备独特的工艺特点:①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许多建筑项目都规划为超高层建筑,建筑主体结构承受极大压力,从而稳定性受到影响。②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和地质条件会对楼体稳定性造成干扰。③建筑工艺需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因此为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各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做好实地调研,明确建筑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等情况,并基于施工需求进行问题的妥善解决,尽可能降低外在因素对高支模建筑工艺的影响。然而,站在客观角度来看,许多单位却并未对这些不可预测性因素加以重视,资金预算也与实际所需有所差距,这就为项目建设后期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各建筑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方案,切实提升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主体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整体安全性满足施工标准。

3 高支模施工技术核心关键点

3.1 前期筹备

施工单位以高支模施工工艺进行建筑作业时,应严格落实标准施工程序:以实地勘测数据为依托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通过放线测量后进行模板搭建和梁体安装,并且以高支模工艺标准进行验收,在结构施工流程后进行混凝土模板材质的养护,达标后方可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

施工单位需在实施高支模工艺施工前,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图纸的各类细节,明确设计需求等详细信息,并且借助标尺进行立杆的精确规范标记。

埋件作业是混凝土浇筑工序前的重要环节,做好预先工作,能够使楼体的框架结构与高支模模板紧密相连,从而提高建筑主体的安全稳定性。剪刀撑的设置能够避免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模板出现摇晃和断裂,其距离可以进行科学调整,以协助施工流程规避各类障碍物,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能符合施工标准。

综上所述,运用高支模技术进行建筑施工前,专业技术人员需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并与设计方保持高效沟通,结合实际所需,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3.2 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建造高支模模板的过程中,建筑方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分析。一般来说,高支模工艺所需的模板、方木和钢管等原材料由于材质不同具有差异较大的工艺参数,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原材料的成本投入不同。因此在项目施工前,建设方应立足建筑需求进行材料放置等成本造价的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材料搭配方案,保证所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符合施工要求。

3.3 模板安装

施工方应借助测量仪器确定轴线,并对具体位置进行标注,从而在得出模板水平控制线后再进行模板的安装。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楼面模板安装进程中模板结构的稳定性做好观察,在对梁板的钢筋组成部分进行绑扎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程序。

准备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严格高支模施工方案要求对模板进行安装,对水平方向的控制线、轴线、梁线的位置进行精准把控,严把模板安装标准,处理好各类安装细节,确保模板安装质量,保证高支模施工作业的安全系数。

安装过程中,通过梁底钢管的铺设工作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在后续施工作业中,也要将加固作业做到位,才能保证模板安装的整体程序满足施工标准,确保模板搭建的安全稳定性能[1]。

3.4 高支模的验收工作

在制定高支模支架的设计和规划方案时,应保持建筑方与施工方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结合双方技术团队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降低建筑工程在施工进程中各类错误的出现率。高支模在搭建完成后,应由施工方进行自检验收,当检测部门完成相应验收工作后,整合检查结果报告建设项目监理服务机构,由第三方监理服务机构在自检结果的基础上,对高支模工作进行二次验收。

在高支模验收环节中,第三方监理服务专家将项目环境与高支模板施工的实际结果横向比较,对高支模施工质量进行反复检验,如果检测结果达标,则启动下一施工程序。由于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检验需一定时间,应避免问题在未解决时继续施工,以免多次返工延长施工周期。因此在各施工流程结束后第一时间进行质量检测,提高问题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成本损失。

在高支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阶段,施工方必须根据施工方案预先设定检测标准,为后期各环节的质量检测提供具体参照标准。检验人员不能盲目相信自身从业经验,而应将科学检测方法与个人经验相结合,及时排查高支模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高支模施工符合安全施工的各类需求。

3.5 混凝土浇筑工序

在高支模施工进入混凝土浇筑工序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浇筑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细致检测,挑选出具备合适配比、满足施工性能的混凝土材料,从而确保浇筑质量。在浇筑过程中,浇筑人员必须严格落实施工规范,以高标准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

常见的浇筑次序为先中间,后四周,以扩散方式开展浇筑工作。将高支模模板的中心作为混凝土倾倒起点,逐渐向四周进行扩散浇筑。施工人员应对高支模的模板安装细节持续做好把控,精准确定水平方向控制线、梁线和轴线等各类重点定位线的位置,以高水平的施工标准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混凝土实际浇筑工序中,相关技术人员应保障混凝土倾倒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水平。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满足施工需要,应立足施工项目的设计特点,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项目混凝土浇筑工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精准排查,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处理。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对高支模施工工作质量进一步检测,从而确保浇筑工作的高质量完成[2]。

3.6 钢管检测

钢管检测的检测内容包含管壁横截面的厚度、所选钢管自身的材料性能等。立足以上检测数据对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水平进行深入剖析。不仅如此,实际检测工作也并非只拘泥于上述内容,在对高支模工艺施工技术水平、实际施工质量、高支模模板的各类性能也需要进行细致检测。检测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变通性,根据检测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式,从而保证钢管检测数据的准确、合理、科学。

3.7 高支模的拆除

与其他施工环节较为不同的是,高支模为建筑物带来了高稳定性,却为模板拆除带来了极高的风险。拆除环节是高支模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为确保拆除工作能安全顺利完成,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高支模施工的应有时间和顺序开展拆除工作。

在高支模实际拆除过程中,只有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完成验收工作后,方可开展工作。施工人员必须将拆除时间进行精确计算,确保高支模的拆除工作能够在混凝土强度范围内进行。高支模的拆除顺序应从中间开始,由上而下地向两侧递进,各施工方必须严把拆除作业各流程顺序,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

4 高支模施工质量把控策略

4.1 严格把控高支模施工的管理方法

在开展高支模施工之前,施工方的管理人员应对各类建筑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高标准检查,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施工方要对相应技术人员做好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以较高技术系数完成施工工作。管理人员需对各环节进行施工质量的把控,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在开展高支模技术施工之前,需预先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警示或设置防护围栏,避免非施工人员意外进入施工现场出现施工风险。②在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工作时,相关技术人员应避免使用各类器械对脚手架进行暴力拆除,注意施工力度,避免脚手架各部位出现非弹性形变,降低脚手架使用寿命,对拆除后的脚手架各类零部件进行精准分类保存。在脚手架的第二次使用前,应事先检查脚手架各部位是否完整,避免有质量问题的零部件再次使用。③在脚手架搭建时,从顶部开始,在水平方向上每2.2m的间隔均要设置拉杆,以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满足施工需求。④应重视脚手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当细节问题被发现时不应掉以轻心,应立刻向施工方报备并第一时间停止施工,同时与施工方和设计方沟通进行高支模的拆除。不仅如此,高支模底部的加固工作也是在脚手架安装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对保证脚手架稳定、提高高支模底部稳定性能有着重大意义。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在任何时刻都不应被施工方所忽视,这是保障高支模施工得以安全开展的基础,也是推动高支模施工工艺进步的动力。

4.2 高支模施工工序的控制

高支模施工能否按照规定流程落实直接关系到施工整体质量水平。设计人员需根据实地考察的具体数据进行高支模施工方案的制定,从而保证施工方案与施工需求相符且具备较高科学合理性。与此同时,设计人员也应重视建筑项目选址所在的外部环境,在全面收集与整理信息后进行深入剖析,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管理人员也应履行对原材料的检查责任,审核人员需针对高支模施工各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各环节通力配合保证建筑项目以高水平完成交付。

4.3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高支模施工的工程质量,也是决定能否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相关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也对高支模施工的质量管理效能有着较高影响,施工方应将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依照制度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和风险转移能力培训,保证培训所学内容充分与实际相结合,进而提升施工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对先进技术和施工方式的熟练程度将对工程风险转移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施工工作开展前,应对施工人员就最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进行细致培训,确保施工方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水平满足建筑标准。

5 结语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支模施工工艺在运用于高层建筑项目时具备诸多技术要点:从前期筹备到原材料选择,从高支模模板的安装、验收到后期拆除,从混凝土浇筑到钢管检测等。只有将每一环节都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建筑物投产后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支模施工方脚手架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