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急救护教育开展的有效策略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08 10:37尹军余和祥
智库时代 2022年13期
关键词:应急培训专业

尹军 余和祥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学生作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群体成员,能够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会为个人自救、他人救助以及行业救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开展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必要性

(1)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急救教育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开展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将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2)铁路行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日常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铁路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人员流动频繁,会有较多的突发疾病和突发意外情况出现,需要采取紧急救护的情况时有出现。处理紧急突发情况,不仅需要在车站、列车上设置急救药箱,更需要有一批懂院前应急救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3)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需要。学生安全是校园安全稳定的头等大事,不仅要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要培养师生的安全、救护技能,要引导师生珍爱生命,也要教会师生怎么在关键时刻保护生命。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急救教育是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4)学生成长发展与急救教育推广的需要。目前校园急救教育基础薄弱,加强全民急救教育刻不容缓。青年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不应只是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应提升普及性很强的应急救护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高职业素养,为全社会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职学校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的可行性

(1)有开展急救的专业力量和急救设施设备。学校配备专门的医务室,通过与上级红十字会合作,校医室的工作人员均取得了相关的资格和技能证书,为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紧急情况提供专业的院前救护。另外学校医务室、红十字会还配备有简易呼吸器、医疗出诊箱、氧气袋、一次性氧管、血压计、快速血糖仪、担架、轮椅、拐杖、止血带、急救包急救假人(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自动除颤仪等紧急救护设施设备。

(2)急救教育运行机制良好。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校园应急救护和急救教育,积极探索消防事故、交通安全事故、自然灾害、运动损伤、防溺水事故、实践教学事故等方面的急救教育,着力打造安全急救品牌项目。同时,强化机制创新、阵地建设、队伍培养,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急救教育活动,初步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校园应急救护与急救教育的有序开展,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3)应急救护师生队伍不断壮大。学校以学校医务室、应急救护室为抓手,利用上级医疗单位和校外合作医院的资源,对学校医务人员、教职工、学生队伍分批次进行专业培训,学校先后选派了5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应急救护培训并获得了相关证书。同时,以大学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护校队、宿舍长等学生干部为中坚力量,通过干部培养、专业培训、课程教学和岗前安全培训等,每年举办校内培训20期以上,培训人数超过5000人次。近年,我校2名学生通过选拔,入选广西代表队(共6人)参加全国第三届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并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应急救护教育向长期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生命教育和应急救护教育入课堂、入行业。学校作为一所行业背景高职学院,学生的主要就业背景与行业密切相关。为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岗位安全意识,学校在实训室配备了专门的行业安全实训室,主要讲授行业的格式安全、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且必须要考试考评通过。同时,在学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等课程中也设置了专门的章节,普及生命教育和应急救护教育。

三、行业类高职院校应急救护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对策

(1)推动应急救护职业化,强化职业素养。学校作为一所行业类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工作中,可坚持专业特色和岗位实习相统一,以专业为背景、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岗位为基础,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应急救护的科学性、专业性。一是推动急救教育课程建设。学校继续深化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急救教育推进机制,相继开设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灾害救护 生命自重》《急救护理学》《急救在身边》等主要课程,对于轨道交通、乘务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轨道安全教育课程,与此同时,相关专业学生还应取得应急救护培训的证书,作为行业入职的必修项目。对于全校学生以结合职业技能考证、实训、实习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班会课、安全教育课等教育培训课程,按年级、分层次做好应急救护知识普适性宣传教育。二是以学校“火车头文化”为契机,让应急救护活动融入“行业”元素,让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结合学校的法纪教育活动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爱国卫生运动、新生军训、应急疏散演练、火车头文化活动节等专题活动为契机,以大学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为依托,广泛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1-2场应急救护主题讲座,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系列宣传工作、校园广播站“应急救护知识”专栏、多途径推广“红十字应急救护掌上学堂”等系列宣传教育工作,拓宽校园宣传教育渠道。三是以各路局订单班、专项培训班为载体,将应急救护教育纳入定向培训课程,深入推进急救护教育入职业、入行业。学校作为一所铁路类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的也是相关铁路、轨道类行业。学校每年会承担相关路局的订单班、新入职职工专项培训,行业安全教育、应急救护是培训进修的必修课程,对于特殊工种实操技能培训类学员要求会更高。(2)推动人才队伍多元化,强化协同育人。着力打造一支“内外融合、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应急救护专业队伍,不断强化协同联动育人。一是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的救护队伍。学校近年以来,通过与校外专业医院合作,深化合作模式,在原有体检、应急医疗和应急培训的基础上,提升对应急救护专业人员(校医)的专业培训,提升校内医护人员在应对校园紧急事件、突发意外以及自认灾害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打造一支救护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专兼职辅导员和学校武装保卫专干力量的应急救护的培训,提升辅导员和保卫人员处理应急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让辅导员和保卫人员在处置现场的一线发挥应急救护专业技能,降低学校安全稳定的风险。加强对重点特色专业教师、行业类实训室负责人员的应急救护专业培训。学校运输管理学院主要面向铁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提供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高铁客运服务、城轨运营管理和物流运输等,这些专业类学生上岗都需要受过应急救护的专业培训。因此,作为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应取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才能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的应急救护学习和培训。三是打造一支业务精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红十字会成员、团学组织以及青年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以点带面,主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让应急救护教育宣传活动走进班级活动、走进社团文化、走进志愿者社会实践。班级大讲堂作为学校多年的学生特殊活动,旨在锻炼和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结合安全教育、应急救护、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安全、院前救护、危机事件的处理的重要作用,提升整体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现场处置力。(3)推动活动平台多样化,强化阵地建设。推动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实施项目拉动,强化阵地建设。通过应急救护教育基地项目建设,让应急救护宣传知识上墙,搭建应急救护宣传长廊。通过学校的官方微信、学工在线、易班平台等线上宣传平台,发挥线上宣传优势,及时将应急救护知识推送给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学校红十字会协会、学生会、护校队等学生组织,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讲座、志愿者服务、无偿献血以及应急演练活动等,始终让学生感到应急救护“救”在身边,大力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生命救护理念。(4)推动数字赋能信息化,强化共享互通。依托应急救护培训“互联网+”模式,根据上级部门的系统培训平台(如红十字应急救护掌上学堂),优势的网络培训资源,线上课程、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展应急教育直播等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网络培训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培训授课模式,用数字资源赋能应急救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给应急救护带来大的发展机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用户带来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体验,通过声光电等技术应用,让用户真实体验到灾害发生的场景、应急救护的过程以及救护的手法和技能要求等,让应急救护成为“精准服务”。(5)推动急救教育品牌化,强化示范引领。以“世界急救日”“世界红十字日”等纪念日为契机,不断拓展线上线下急救宣传教育阵地,强化急救教育活动实效,打造具有本校行业特色的急救教育活动品牌;加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借助本校的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各类优势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急救服务空间,着力打造应急救护服务品牌。通过品牌示范引领,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急救知识的学习培训,借助“社会实践”“三下乡”“乡村振兴”“春运暑运”“四连双报到”等服务活动,将急救教育向周边社区、帮扶乡村、铁路行业及社会辐射。

四、结语

学校作为一所铁路行业类高校,在开展学校师生应急救护教育、行业安全教育、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通过课程建设、活动情境教育、行业职工培训等,打造学校应急救护的特色品牌。但同时,学校因为缺乏医学类专业,在专业的技术力量、师资队伍以及急救救护宣传教育普及等方面还存在加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完善。

猜你喜欢
应急培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