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体系革新与探究

2023-01-08 10:37蒋宜静张倩
智库时代 2022年13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

蒋宜静 张倩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而人才的需求总是同社会的发展相同步,在乡村振兴发展大背景下,我国对于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不断攀升。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其同国家发展向适应。因此,如何科学定位城乡规划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的努力方向。

一、乡村振兴与城市规划

(一)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如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调在党的领导下,全面统筹乡村发展全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其全面参与到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中,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乡村与城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板块,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要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从城乡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城乡之间的融合互补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从城乡发展的长远来看,城乡发展相互补充且互为完善,城市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农村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农村的资源要素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唯有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新局面。

(二)城市规划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

(1)优化生态系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多是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这给城乡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导致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坏境不断恶化,可供耕种的土壤面积不断减少,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乡村居民,迫使其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生路。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构建体系,通过制定完善的环境标准、健全的法律政策、系统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等来促进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城市规划则是落实这些规划的有效途径。乡村生态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属于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城市规划,能够从宏观角度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规划与建设,使得其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促使乡村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完善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影响下,乡村人口势必会有所增加,而乡村较为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支撑这一庞大人口的活动,而加快乡村规划能够有效解决这一不足。首先,城市规划将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乡村现实与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设计,逐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淘汰落后设施,用科技含量较高的基础设施予以替代,并逐步扩大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促进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修缮乡村交通道路、完善乡村网络通讯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而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关系到乡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加快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借助城市规划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城市规划能够从城市建设的标准出发,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还可以借助其资金技术,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来满足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提高其生活的便利。

(3)优化农村布局。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基于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提出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以及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其中,乡村空间的规划是政府应当解决的重要内容,而借助城市规划,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城市规划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在严格遵循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乡村建筑的功能,明确内部不同资源、建筑的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还能够立足于实际,进一步完善同乡村发展建设相关的配套体系,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乡村内部各功能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当前,城市规划在乡村战略的推进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人才数量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将乡村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要求从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环境等方面来推动乡村的发展,而要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就需要大量的城市规划人才,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当扩大招生数量,提高人才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其二是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同于城市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这对于相关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加快城市规划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创新思维等,促使其能够根据乡村发展现实提出更具创新性的规划和方法,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其三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关人才能够将其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并针对乡村现实展开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凸显乡村特色。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改革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设核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满足社会需求。

三、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乡规划在社会融合、文化传承、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在高校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我国仍存在一些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科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共同推动下,城市规划越来越强调专业技术同人文、政策等多方面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影响其发展变化。首先,在当前城市规划教学体系中,高校往往以“学分制”方式来展开学生的专业教学,通过将课程的成绩转换成学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学分的获得,并非由学生自由选择,而是教学计划的硬性规定,而可供选择选择的选修课过少,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其次,“班级制”的教学组织模式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多数高校的课程往往随班级设置,学生无法根据自己需求选择课程。此外,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科研、产业平台也未向学生开放,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1]

(二) 教学内容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善的现状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高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课程教育中,人们往往将其定位为一门技术性学科,以现代“工匠”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使学生具备城市规划工程应用的技能,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发现学生对于实践类作业的驾驭能力远超实践报告类作业的驾驭能力,即学生很会“画图”,却不会“写文章”,而对于“画图”,也有不知“画”的原因和目的,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学内容同实际相脱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对城市规划教材知识的讲授,未能够将其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无法拉近学生同所学知识的情感距离,很容易因其知识的距离感而大大削弱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因未能够正确区分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对乡村生活和人文风俗等情况不够了解,在工作中理所当然地把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手法应用于乡村的规划和建设,从而影响了其工作效率。[2]

(三)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学科专业被定位为工程应用性专业,强调学生技术性知识的习得,因而,其教育模式往往承袭传统应试教育“传道、授业、解惑”式被动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居于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这一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城市规划专业应用人才,基本解决了社会这一类人才的急迫需求,但随着我国城市与城市规划专业的不断发展,创新性在其中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而在此模式下培养起来的人才往往远远不适应城市发展复杂性的需要。其次,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因而,在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实践性内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而当前,大多数城市规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训,长期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城乡规划理论知识同实践的差距,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3]

四、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与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新农村建设迫在眉睫,社会、政府对于城市规划这一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对其要求也随之提高,而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城市规划教学改革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在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明确城乡规划课程教育目标。城乡规划课程教育不是科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做准备的,更不是通识教育,不是为了提高全民素养,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从事城乡规划工作人才的专业教育。其次,结合社会发展现实树立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展开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在教学中每一环节应当以此为导向,抓住教学重点。[4]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快速融入市场发展?如何帮助学生就业?等等,这些均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内容。只有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充分保障学生的专业性,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5]

(二)重构知识体系

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资源环境,为学生研究型学习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高校应当整合教学资源,将专业教室、图书资料、实验室、社会研究基地、实训场所等教学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其提供充分的环境保障。其次,改革“学分制”教学制度。一方面适当放宽学分获取的硬性规定,丰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重视过程性学习评价,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上课下的城市规划知识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此外,还应当打破“班建制”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形成“导师+学生”的组织模式,让学生根据自我研究兴趣选择教师和研究内容,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意识和学习效率。

(三)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同市场发展相符合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当提高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差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多个实践活动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感悟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其实践运用能力。[6]其次,体现专业地域性。在城市规划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城市规划知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为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生活实际中政府的城乡规划相关方案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7]此外,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对于高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因而,高校应当加强同企业的交流合作,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实训基地、制定双导师制等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高校城市规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9]

(四)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传统教学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加快转变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在城市规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工匠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这一模式缺乏对学生探究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以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8]教师可以以学生自我学习、合作探究为教学主要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过程,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城市规划相关科学研究、实践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高校应当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从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健全培养评价管理等方面来加强建设,为我国城乡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专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中小型遗址保护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