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

2023-01-08 17:18李晓春
智库时代 2022年4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业出版物

李晓春

(四川民族出版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快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以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等纸质出版物为主,更多体现出了阅读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使传统出版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一定的考验,传统出版业编辑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做好转型工作,以应对新媒体时代提出的挑战,实现传统出版行业的长效发展。

一、新媒体数字化影响概述

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不管是在模式还是在服务上,因为受到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影响而展现出独特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纸质载体的出版物(报纸、期刊、图书),随着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纸质出版物销量逐渐下降,呈现出了纸质出版物与新媒体数字化并存的状况。在今后,纸质出版物可能会遭受社会的淘汰,被新媒体数字化所取代[1]。

新媒体时代展现出了较强的互动性。以微博为例,注册微博账号的人可以是信息的传递者,我们随手转发一条信息,就可以让我们成为“编辑”“记者”或者读者,诸多突发事件都是经过一个个个体转发以后形成的,而这是纸质出版物无法做到的。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出版单位开始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开通微博账号,虽然粉丝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粉丝对其关注度普遍偏低,这也标志着传统出版单位的官方微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是作为一个发布重要信息以及与少量读者交流的平台存在。

二、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发展困境

(一)发展前景茫然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化趋势发展更为显著。在这种环境下,给传统出版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例如部分报社、期刊社开发使用终端阅读器,之后又将新闻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掀起了新闻网络化的热潮。在网络海洋中,以内容为重点的报社、期刊社、出版社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步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中,报纸、期刊、图书等纸质出版物朝着网络化趋势发展,这也证实了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不断缩减。换句话说,纸质出版物面临着全面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出现融入网络媒体的思想理念,从整体角度入手,分析我国网络化的发展格局,盈利者数量相对较少[2]。当前,纸质出版物网络化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其并非只是依赖点击率来换取广告收入。实际情况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提供编辑内容的依然是传统出版单位,但是这些容易受到技术供应商和用户的忽视。

(二)盲目电子化

结合当前的情况来说,纸质出版物网络化相对较为混乱,体现出无序性,大多数出版单位没有做到高效合作。电子化是纸质出版物在网络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变化,只体现出了电子化特点,没有体现出网络化风格。因为纸质出版物的纸张和印刷成本较高,加之因读者数量大量减少而导致印刷数量减少,很难实现盈利模式。并且因为受到内容电子化的影响,纸质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内容相同,读者会选择更具优势的电子出版物,而并非纸质出版物。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出版物地位不断下降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充分普及的时代,报纸、期刊、图书等纸质出版物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渠道不断增多,人们的阅读方式偏向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业的地位逐渐下降,单一的纸质出版物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总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智能电子设备出现后,纸质阅读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传统出版业深入改革,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更多新元素加入其中,促进传统出版业成功转型,摆脱对自身发展不利的因素,从而实现传统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3]。

(二)缺少现代化的出版机制

传统出版行业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产业,其出版方式在当前依然以纸质载体为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出版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稳定地位,还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机制进行改革优化,提高出版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在传统出版业,工作机制方面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出版行业稿件来源比较单一,编辑依然采用人工约稿或者作者投稿等方式来完成稿件的采集工作,这种处理模式无法体现现代出版业的发展特点,不能更好地提高作者投稿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稿件数量和质量。其次,传统出版业在用人机制上相对比较传统,大多数出版单位在经营发展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用人机制,固化晋升模式,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出版单位内部人员的科学管理,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严重阻碍了传统出版业更好地发展。

(三)传统出版业后备人才比较匮乏

行业发展容易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显然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在改革发展初始阶段,出版业人才大量涌进,促进了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人才引入不断增加,形成良性循环,导致该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出版的纸质出版物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但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因为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经济发展远远不如之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出版行业人才的进入,从而制约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从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角度分析,其在时代的影响下,需要及时调整组织结构,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才流失。

四、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理念

社会是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出版行业为了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展,不被社会淘汰,需要调整传统的思想理念,从实际入手开拓发展思路,转变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在出版业的经营发展中,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更好地迎合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出版单位编辑可以从分散的数据库中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以此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只有具备能够从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传统出版业才能更好地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并且,传统出版行业需要在摸索发展中和时代发展充分结合,开发各种新产品,从而促进传统出版行业更好地发展。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出版物市场情况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合理设计出版物外观,这也是当前传统出版业编辑应重点关注的内容[4]。另一方面,在挑战与机遇同时存在的环境下,传统出版业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在行业发展中,编辑需要及时调整传统出版物过于单一的模式,结合多媒体的实际特点,凭借多维度阅读的优势,让传统出版物展现出多维度、多样性的特点。在选题策划、立项以及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产品精准定位,加强产品高维度的开发利用,让传统出版物种类更加多样,提高出版物的自身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传统出版业更好地发展,满足新媒体时代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二)重视分析市场变化规律

为了促进我国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应该结合时代发展规律,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确定好出版物在市场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精准定位,实现出版物的科学开发,生产一批更好且更能满足市场发展要求的出版物,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变化,阅读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媒体阅读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比例随之升高,但是依然有一些人习惯阅读纸质出版物。所以,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纸质出版物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占比,需要做好出版物的选题策划,这也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出版物编辑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传统出版业编辑应该注重对编辑出版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让其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应该注意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保证在将传统编辑出版优势充分发挥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媒体环境下提出的多元化要求,综合当前读者的实际需求,根据时代发展情况,合理选择出版内容、优化设计,让营销模式更具灵活性和规范性,促进传统出版业更好地发展[5]。

(三)加强传统出版业编辑内容的把控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改变传统编辑工作中的不足,把新媒体和自身优势充分融合,打破传统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提高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印装质量,增强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地位更加稳固,吸引更多的读者。针对当前的发展来说,传统出版业在经营发展中,除了要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之外,还要坚持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发挥其独有的价值,增强纸质出版物自身的影响力,创新和调整出版方案,强化出版能力,树立自身品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读者的依赖性和信任度。受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为了保证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应该适当提高读者的依赖性,创建品牌,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在种类多样、更新效率快的背景下占据一定地位。鉴于此,传统出版业应该注重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尽量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加强编辑人员培养,调整转型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影响力,弘扬优秀文化,在读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强化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传统出版单位的长效发展,充分展现传统出版业编辑个性化的特点,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主动创新。

(四)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机制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出版业编辑应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注重经营发展理念的调整,促进市场与产品的高度结合,在两者之间营造良好的关系,在对市场发展趋势和读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情况下,创建集销售、市场、规划、设计于一体的交流平台,促进出版行业一体化发展,保证出版物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出版单位应该精准定位,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打破传统工作机制的束缚,在综合考量读者需求的同时,保证出版计划编制、操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始终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注重目标客户群体的选择,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出版物,尽可能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例如,近几年,我国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编辑需要抓住机遇,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版计划,把工作重点放在经典著作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从读者阅读习惯的角度出发,保证读者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让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更新读者对传统出版业编辑的认知。

(五)推动传统出版业产业链发展

对于新媒体来说,其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给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拆分了传统出版业的目标用户群体,争夺了部分读者资源,这也预示着传统出版业除了需要在行业内竞争目标客户群体之外,还需要把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和新媒体的竞争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传统出版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经营发展模式,容易被社会淘汰。所以,传统出版业管理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案进行创新,让其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且把新时代的出版理念应用其中,促进传统出版业的全面转型。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读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版单位应该结合时代发展情况,把各种出版物通过语言、影视等方式展现给读者,吸引读者的关注,从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版物展示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让读者结合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这种多样化的选择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实际需求[6]。这种具有特色的阅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传统出版行业的稳定发展。只有这样,传统出版行业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占有一定的地位,将劣势转变成优势,在文化传播和精神提升方面发挥作用,在市场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编辑为了稳定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拥有专业的组稿能力、编辑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辨别能力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可以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完成编辑工作。当前,随着各种新媒体设备和技术的出现,人们在信息采集方式上展现出多元化特点,信息种类不断增加,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新速度更快。所以,传统出版业的编辑人员应该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精准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分配,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设计并编辑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内容,对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出版业的有机结合将起到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流通渠道发生了变化,信息流通方式更加多样,体现出了较强的影响力。对于传统出版业编辑来说,怎样才能在这种环境下稳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成为了编辑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出版行业运营发展中,纸质读者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编辑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行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应结合新媒体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传统的思想理念,开拓思路,做好新媒体与传统出版模式的衔接工作,努力拓宽发展道路,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本文通过对当前传统出版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为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业出版物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2020最美的书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