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五林”模式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

2023-01-08 14:55○文/
绿色天府 2022年11期
关键词:林长林长制护林员

○文/ 李 杰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辖6镇14乡、162个村,总人口17.4万。平武县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位于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7.46%,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近年来,平武县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探索“五林”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金山银山。

森林瑜伽

生态体验-野外观鸟活动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林”基础

平武县建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县级林长,其他县级领导任副林长,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的林长制责任体系,划定县级副林长责任区域,细化明确各责任单位职能职责,在县林草局设立林长制办公室,负责落实林长制日常工作。在绵阳市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建立林长制运行规则、林长巡林、工作考核等5项工作制度,创新林长巡林“四单一函”工作机制和“共性目标任务清单+差异化目标任务清单”,让林长“清家底、明任务”,做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有力推动林长制由“建机制”向“见成效”转变。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印发重要工作提示函72份,适时发布林长令2次,执行巡林任务20254次,发现并解决问题4417个。

平武县探索创新“林长+”工作机制,启动了“林长+警长”工作试点,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勤联动联防联控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两长”机制,挂牌成立国家公园基层警务工作站6个,熊猫警长与护林员开展联合巡护,林草综合执法工作延伸至林区网格化管理最小基本单元格。专题部署“林剑2022”“林蜂”专项行动,全覆盖开展“三清”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林木林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地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查办林业行政案件48件,收缴非法猎捕工具200余件,救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7只。

完善补偿机制 激发“营林”活力

平武县积极争取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和林农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及时兑现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让林农共享“生态红利”。同时,支持组建造林专合社15个、森林管护专合社2个,按有关规定承接财政补助造林项目和森林管护项目,让老百姓在参与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中致富增收。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巩固生态护林员岗位982个,努力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激发护林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巡林实效。积极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依托平武的丰富森林资源,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在碳中和、造林绿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目标。

关坝生态体验活动-自然观察节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管林”质效

平武县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数字林草建设,广泛运用“3S”技术、无人机、红外相机、大数据平台、基因测序等现代科技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森林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工作,有效提升生态保护建设的质效。

建成自然资源监测统计分析平台,持续开展“天地空人”一体化巡护工作,推行“监测即报”熊猫护林员APP,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地方专业扑火队带装巡护2500人次,野外巡护信息及时反馈,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同时,集合县域所有重要地理信息及森林防灭火指挥所需扑救队伍、水源、物资储备、重要目标等相关信息,建成“平武县森林防火指挥辅助系统”,一旦发生火情,能够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分析确定火点周边可通行道路、水源点、半专业队伍距离、附近防火物资储备库距离等,为指挥员提供实际可控的指挥数据。

敢于改革创新 巩固“护林”成效

平武县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林长制工作的动力来源,持续保持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WWF、北京山水等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引入新理念,探索新机制,构建了多种保护模式并存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推动林草保护交流合作上台阶。

近年来,先后建成全国首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地——老河沟社会公益保护地,建成政府监督、社会组织主导并具体管理的公益保护地模式,并在其外围扩展建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第一个公益保护地——高村乡福寿保护小区;建成全省首个自然保护小区——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积极探索村级林长体系建设与公益保护模式有效衔接,建成社会组织参与、村民自治的公益保护地模式,“熊猫故乡关坝村十二年的‘两山论’践行探索”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自然教育艺术课

生态农产品进超市

坚持绿色发展 依法“用林”富民

平武县依托森林生态资源优势,确立了“熊猫家园·秘境平武”的旅游形象定位,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生态资源就地转化、带动林农增收的有效手段,加快推进生态价值转换。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产业,先后荣获“全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等称号。成功创建市级及以上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人家、星级森林人家及自然教育基地54个。同时,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杉木、桤木等用材料,厚朴、黄柏等“三木”药材及核桃、果梅等经济林木重点产业。全县生态旅游、康养年收入约10亿元,人工商品林年产值约8000万元;厚朴、黄柏等药材年产值约4500万元;核桃、果梅等林果年产值约4000万元。2022年6月下旬,县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在成都市举办的“平武县林业产业项目推介会”就15个林业产业项目达成投资意向。9月下旬,省林产联合会组织5家企业深入平武,就木材加工、中药材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猜你喜欢
林长林长制护林员
关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思考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和五项配套制度
岚县创新林长制工作机制
达川区
我省举办林长制改革专题培训班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全区林长制工作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安徽省林长制条例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